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孙中山主持下于广州举行。这次大会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在这次国共合作中,廖仲恺全力协助孙中山制定和执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改组国民党,创建黄埔军校,统一广东财政,积极支持工农运动,同国内外反动势力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他为国共合作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成为同中国共产党人真诚合作的典范。  相似文献   

2.
正笔者从台北国民党党史馆获得几通未曾公之于世的信札,对于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的时代情境和当事人的个性特色颇有帮助,兼具史料与鉴赏价值。其中,毛泽东的亲笔信札有3封,都是他担任国民党要职时写给国民党中央的短笺。1921年7月,出席中共一大之后,毛泽东即返回湖南领导农民运动。1923年6月,毛泽东出席了在广州召开的中共三大,大会接受共产国际的指示,决定与国民党  相似文献   

3.
《军队党的生活》2008,(1):70-70
▲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年1月20~30日,在孙中山主持下,中国国民党在广州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同意共产党人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大会通过了有共产党人参加起草的、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宣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从而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大会选举有李大钊、谭平山、毛泽东、林伯渠、瞿秋白等10名共产党员为委员和候补委员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是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大革命高潮的起点,有了国共合作才促使全民族的  相似文献   

4.
张家康 《湘潮》2012,(6):4-7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和许多共产党员一样,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并以积极的工作态度,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他在国民党中央机关工作了3年,担任过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组织部秘书、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等职。  相似文献   

5.
从1923年6月12日到6月20日,中共三大在广州开了9天。三大闭幕后,实现了我党历史上两个"第一次":一是在共产党人的积极帮助和参与下,国民党一大于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宣告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开始;二是毛泽东第一次进入了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层。  相似文献   

6.
从1923年6月12日到6月20日,中共三大在广州开了9天。三大闭幕后,实现了我党历史上两个"第一次":一是在共产党人的积极帮助和参与下,国民党一大于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宣告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开始;二是毛泽东第一次进入了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层。  相似文献   

7.
广州是毛泽东长期生活、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1923至1926年,毛泽东曾多次来到广州从事革命活动,他先是在广州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参加讨论和起草各项决议案及大会宣言,在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局委员、中央局秘书,成为负责中央日常工作的三名成员之一;第一次国共合作后,毛泽东和许多共产党员一样,在广州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并以积极的工作态度,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他在国民党中央机关工作了3年,担任过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等职,并主编过《政治周报》,还担任过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在广州所从事改造中国的伟大实践和对中国革命和发展道路进行的睿智探索,是其人生中的一次重要历练,对于其后来的崛起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毛泽东在羊城留下的深深足迹,也永远印刻在了广州人民的记忆中.  相似文献   

8.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又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大革命时期,党中央机关设在上海,通过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指导全国党的工作。上海党的工作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在全国党的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一 1924年1月,从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开始了国共合作的大革命运动。上海党积极发动各阶层人民群众参加反帝反军阀的斗争,推动大革命运动的发展。到1926年9月,第一次工人武装起义之前,是上海党工作的第一阶段。在此期间,上海党主要开展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利用国共合作的有利条件,加强了党的建设,发展了党的力量,领导了上海的统一战线工作。 1923年中共三大之后,党中央于9月初从广州迁到上海,11月24日召开了三届一次执行  相似文献   

9.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在统一战线旗帜下,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和黄埔军校顺势而建。通过毛泽东、孙镜等国共党员的合作努力,上海执行部顺利完成黄埔军校一期生在沪招考工作,在为军校提供了大量优质生源的同时,也体现出招考工作的若干特点。  相似文献   

10.
胡松涛 《湘潮》2023,(10):14-15
<正>白面书生上“梁山”,率领百姓打江山毛泽东本是一介书生。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国共合作后,蒋介石拿到了“枪”——他在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中任校长,后兼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毛泽东拿到了“笔”——他当选为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1925年10月兼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  相似文献   

11.
《湘潮》1990,(6)
廖仲恺是国民党左派领袖。他积极协助孙中山先生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年国民党改组后,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先后担任工人  相似文献   

12.
第一次国共合作前广州党组织与国民党的关系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究其原因,中共中央对国共合作的认识和陈独秀与国民党的关系直接影响了广州党组织与国民党的关系;广州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内部组织结构的变化对两党之间的关系有较大影响;孙中山及国民党政治倾向的变化是影响广州党组织和国民党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有的党史书说戴季陶曾出席1926年1月在广州举行的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但事实上戴季陶并没有出席。 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戴季陶反对国共合作,为排斥共产党大造舆论,为此遭到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的严厉批评。11月中旬,  相似文献   

14.
方志敏,1899年8月生,江西省弋阳县人。1922年8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3月转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他先后任国民党江西省党部执行委员兼农民部部长、中共江西区委工委书记、江西省农民协会秘书长。1925年冬,党组织派他回家乡开展农民运动。1926年4月,他作为江西省代表赴广州参加第二次农民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15.
1924年,共产党与国民党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然而,1927年,在大革命如火如荼进行之时,蒋介石集团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使长达三年之久的国共合作分崩离析,最终导致大革命失败。关于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原因,历来众说纷纭。本文尝试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出发,探析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和共产国际三方之间的矛盾,并从中找出第一次国共合作最终破裂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6.
周以栗,1897年10月生,湖南长沙人。长沙师范学校毕业,曾在周南女校等当教师。期间,周以栗认识了徐特立、何叔衡等,并通过他们认识了毛泽东,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24年,周以栗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春,周以栗任国共合作的国民党湖南省党部第一届执行委员、省党部中共党团书记,参与统一战线和工农革命运动的领导工作。1926年,周以栗任国民党湖南省党部组织部秘书、青年部部长,参与组织领导了轰轰烈烈的湖南农民运动。1927年初,根据党组织的指示,到武汉筹办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后任农讲所教务主任。大革命失败后,周以栗任中共河南省委…  相似文献   

17.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创办及其历史功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开办的培养农民干部的学校。它以国民党的名义开办,但共产党人在其中起了主要领导作用。从1924年7月到1926年9月,农讲所一共开办了六届。广州农讲所的学生在各地农村宣传发动农民群众建立农民自卫军,开展反对地主豪绅的斗争,掀起了各地农民运动的高潮,对推动全国农民运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正台湾国民党党史馆馆藏档案中存有毛泽东的一些亲笔信。孙中山当年非常重用毛泽东和其他共产党人,经常赋予重责大任。1924年3月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工作人员的薪资册上,记录有毛泽东、恽代英、罗章龙的"月费",即薪水,每月120块大洋。由于党务经费并不丰富,开销了3年之后,上海执行部的薪水就入不敷出。1924年9月28日,毛泽东在上海写信给国民党  相似文献   

19.
(一)1924年1月,在孙中山的主持下,中国国民党在广州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上,国民党元老罩振认识了后起之秀毛泽东。它振也是湖南人,祖籍桃源马鬃岭乡。早年东渡日本求学时加入同盟会,是孙中山先生的战友。国民党“一大”期间,毛泽东曾登台演讲。他用浓浓的乡音说:中国革命的同盟军,是广大受苦受难的农民,我建议,设立农民部,专门研究领导农民运动。毛泽东关于设立农民部的建议,深得军振的赞赏和支持,并获得会议的通过。这次会议,军振被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毛泽东被选为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会后,军振设家…  相似文献   

20.
李甫 《广东党史》2002,(3):41-41
1924年1月,孙中山在广州召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改组了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在会议后成立了国民党中央党部,安排了各部部长,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