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远亭 《新湘评论》2008,(11):63-63
这是一封国家领导人写给子女的书信。在信中,刘少奇针对儿子刘允若因为和同学关系不融洽,提出转学、转专业的要求进行了细致剖析.在讲道理的同时举出事例,耐心地劝导和教育儿子,抛弃自己的错误思想.接受组织和同志们的帮助和批评。捧读这封书信,刘少奇同志对自己、对家人严格要求,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的高尚品格给我们很大的鼓舞和激励。  相似文献   

2.
海波 《党建文汇》2002,(14):25-25
刘少奇的第一次婚姻,是他19岁在宁乡读中学那年,母亲为拴住已投身革命,走得离家越来越远的小儿子的心。在邻村说了一个农家姑娘。刘母以病重为由骗得儿子回来。而儿子踏入家门进的却是洞房,坐了一夜板凳,讲了一夜自由……周氏姑娘无论如何不能接受重返娘家的劝告。惟一要求刘少奇在将来有儿子时,送给她一个养老。刘少奇深深同情这位封建礼教的牺牲者,把自己名下的30亩地划给周氏,  相似文献   

3.
1925年,刘少奇和何宝珍(又名何葆贞)夫妇的长子刘允斌降生在苦难的中国南部大地上。在血与火中为革命奋斗的刘少奇夫妇.不得不把两岁的儿子送回湖南宁乡县老家寄养。1938年7月.党组织把母亲早已牺牲的刘允斌接到延安与父亲刘少奇团聚。这年秋天.13岁的刘允斌入延安保育小学读书.心灵受到共产主义思想的滋养。  相似文献   

4.
杨攀 《学习月刊》2012,(14):8-10
新中国建立初期,刘少奇高度关注执政条件下党员的管理问题,在《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1—7册收录人的文献中,涉及刘少奇党员管理思想的有指示、批示、讲话提纲、批注、书信、电报稿、修改件中加写的文字、文章等多种文体,其中直接谈到党员管理问题的文献就有27篇。  相似文献   

5.
刘源 《党史文苑》2009,(3):11-12,17
已故国家主席刘少奇同志的儿子,中共中央委员、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政委刘源中将。于年前出席萍乡市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并发表讲话,深情怀念伟大的父亲刘少奇。  相似文献   

6.
史全伟 《学习月刊》2010,(23):15-16
刘少奇是终身学习、酷爱读书的典范。他善于进行理论思考和理论创造,善于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大胆探索,提出自己的见解。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是刘少奇首先提出了"学习毛泽东"的口号,也是刘少奇在党的七大所作的《修改党章的报告》中,通过自己多年的学习和实践,首次提出并全面系统论述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李桂芳 《湘潮》2023,(3):28-29
<正>文物源起这封信是刘少奇于1958年5月29日给侄孙女刘维孔所写。信纸长21.2厘米,宽15.4厘米,呈长方形,略微发黄,保存完整。信长6页,字数近1500字。2022年1月,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工作人员在刘少奇夫人王光美住所处征集到此信。在生活上,刘少奇严于律己,家风严明,为全党树立了典范。他写给侄孙女刘维孔的书信,虽然是讲些家长里短的小事,但谈得更多的是学习成长和为人处世的大道理,体现了一个伟人的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8.
在培育良好家风方面,刘少奇为我们作出了榜样。他写给亲属和家人的一封封弥足珍贵的书信,虽也讲些家长里短的小事,但谈得更多的是学习成长和为人处世的大道理,体现了一位革命家的家国情怀。这些家书,语重心长,谆谆嘱托,催人奋进,既反映了刘少奇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优良作风,也彰显了他把家庭教育融入党的理想信念教育和作风建设的精神风范。  相似文献   

9.
怀念伟大的父亲刘少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故国家主席刘少奇同志的儿子,中共中央委员、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政委刘源中将,于年前出席萍乡市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并发表讲话,深情怀念伟大的父亲刘少奇。  相似文献   

10.
刘少奇在世时,他的子女没有高干子弟的优越感,而且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为人民做出了贡献,这是与刘少奇对子女严格要求分不开的。在教育于女方面,他坚持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革命的人生观、无私奉献的价值观、艰苦奋斗的苦乐观,培养孩子们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规范他们的行为。刘少奇常常教育孩子们说:“爸爸是人民的儿子,你们一定要做人民的好儿女。”“不要因为是我的文儿,而对地迁就”1949年8月,刘少奇的长女刘爱琴从苏联莫斯科通讯技术学校毕业后回国,不久,有关部门把她分配到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担任俄语教师,一边教俄语,一…  相似文献   

11.
刘少奇1950年至1963年间写给子女的书信有多封存世.在这些家书中,刘少奇提出了许多家庭教育的观点.主要有如下几个:“解决世界观问题是很要紧的”;“丝毫不搞特殊化”;“解决思想问题,不能操之过急”.这些观点,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刘少奇在子女家庭教育方面的优良风范和高超艺术,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党史天地》2009,(6):41-41
1961年春.正值共产风、浮夸风、瞎指挥达到顶峰.全国陷于饥荒的艰难时刻,国家主席刘少奇布衣还乡.回到生养自己的老家——湖南宁乡。  相似文献   

13.
刘少奇是我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他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系列光辉论断.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刘少奇的重大理论贡献中,非常突出和重要的是他对毛泽东“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由于刘少奇的努力,毛泽东提出的这16字方针得以顺利贯彻和实施.从而遏制和纠正了建国前后城市经济建设和工人运动中出现的“左”倾倾向.  相似文献   

14.
在春秋末年,有一个聪明绝顶的人物叫范蠡。他有三个儿子,二儿子犯了死罪被关在楚国,他让三儿子去找好友庄生求救。可是家人坚决反对,认为大儿子谨小慎微,深知人情世故。而老三游手好闲,什么都不懂,重担该归大儿子挑。范蠡无奈,只好反复叮嘱大儿子:“找到庄生后千万别管他怎样办事。”见到庄生后,大儿子送上黄金和书信,庄生说:“你可以回去了。即使你弟弟被放出来,也不要问为什么。”可大儿子却用自己私带的黄金在楚国的达官贵人中间四下活动。庄生以廉直闻名于世,威望很高,轻财重情。他告诉楚王说,某个星宿的出现对楚国有害…  相似文献   

15.
1957年整风反右时,章士钊曾上书毛泽东陈述对自己的"批判不公";他的著作出版受到康生阻挠时,向毛泽东告状断然拒绝"改变原稿";"文革"时他反时打倒刘少奇,苦劝毛泽东"化豺狼为玉帛"……这些当时极为敏感和棘手的问题,在他和领袖的书信交谈中显得平淡如水,有的事情还奇迹般地得到解决。在那个大讲"阶级斗争"的年代,他们之间的书信往来和由此产生的传奇故事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6.
1942年的山东抗日根据地危难重重。刘少奇来山东负有特殊使命。"群众是共产党的母亲,党是群众的儿子。"刘少奇为中国共产党人正确建立和处理与人民群众的亲密关系确定了根本基调。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研究刘少奇对群众路线的阐发和开展群众工作的经验,对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坚定信仰,增强党性,密切党群、干群和军民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1961年初春.刘少奇主席回到老家湖南宁乡县炭子冲。一天早晨,刘少奇在山边小路散步,路过一根电线杆时,发现卜边贴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们饿肚皮,只怪刘少奇。打倒刘少奇!”字迹亚歪斜斜,笔厕稚嫩.显然是小孩子写的。  相似文献   

18.
(续第一期)刘少奇是一位身居高位的人民公仆。他,因平凡而伟大,因伟大而显得平凡。他把人民群众看成是自己的亲人、衣食父母,把自己看成是人民的儿子。是儿子就要为父母、为亲人办实事、办好事,因此,为人民服务就成了他终生的追求。人民的衣食住行怎样?人民的精神状态如何?我能为人民办些什么事?这些都是他始终思考的主题。(续第一期)  相似文献   

19.
何立波 《党史纵览》2008,(12):15-18
2005年8月.新版35集电视连续剧《铁道游击队》在荧屏播出。该剧有一段情节.描写了“铁道游击队”护送刘少奇过津浦铁路时扣人心弦的故事。由于篇幅的限制.剧中没有对“铁道游击队”护送刘少奇和刘少奇关心“铁道游击队”进行详细的描述.实际上.刘少奇与“铁道游击队”之间.有着一段值得称颂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2009年11月12日.是刘少奇逝世40周年纪念日。刘少奇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是久经考验的卓越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一生写了大量的著作.都成为革命历史文献。刘少奇的著作和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刘少奇遗留给后世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