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所谓人权外交是指把人权的基本原则运用到对外政策中,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一种准则。综观冷战前后美国人权外交演进的历史,尤其是自卡特以来历届美国政府的对外政策,不难看出人权外交已成为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日益走向完善化和制度化。那么,如何着待美国人权外交战略?我们应如何应对?本文试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2.
美国人权外交的特征和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概括了美国人权外交的特征 :理论上花样翻新 ,用道义掩盖真相 ;将人权问题经济化、政治化 ;人权外交与现实武力结合使用 ;“双重标准”界定别国人权。分析指出了美国人权外交的实质 :为美国的全球战略目标服务 ;在全球推行美国价值观念的需要 ;美国文化传统的内在要求。文章认为 ,对于美国的人权外交 ,中国一方面要注意和美国对话 ,同时在事关国家主权问题上要针锋相对 ;另一方面应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 ,建立有利于全球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相似文献   

3.
奥巴马执政伊始的外交理念可归纳为:淡化意识形态的实用主义、国际问题上的多边主义、与对手谈判的灵活外交和着重软实力恢复美国形象等.在实质上,奥巴马外交与共和党没有根本不同,体现出美国外交政策的连续性,抛弃单边主义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因此,在无法脱离战后形成的美国全球战略大框架下,面对持续的金融危机,奥巴马政府的外交政策仍将面临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4.
美国全球战略中的文化扩张与渗透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国际关系中,“文化扩张”主要指一国将其传统价值观传播或强加给其它国家,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在激烈竞争的国际舞台上,许多国家都程度不同地以自己的文化观念影响着国际关系。但是,没有一个国家能像美国那样,把文化扩张和渗透作为外交战略的组成部分,在对外关系中极力推行“文化帝国主义”。冷战结束以后,美国调整了全球战略,企图利用其全球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和千载难逢的机会,称霸世界。对外文化扩张和渗透作为美国全球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美国对外文化关系中的霸权主义倾向更加明显。美国推行文化霸权主义的主…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外交、学术界对美国全球战略重点大致提出如下几种看法:(一)美国战略重点仍在欧洲;(二)美国战略重点已东移到亚洲;(三)美国战略重点在欧洲,但正在东移;(四)美国实行的是两洋并重战略;(五)美国战略重点是确保经济安全;(六)战略失落论。笔者认为,以上看法均未能准确把握冷战后美国战略调整的动向,因此有必要对这一问题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实际上,美国官方及学术界往往是根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美国文化战略就是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今,在全球化和信息化加速发展的时代,美国文化这一极具辐射性和渗透性的软实力,正和政治、经济、军事等要素一样,成为美国对外扩张的重要方式之一。在美国成为文化超级大国的过程中,其独特、高效的运行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美国文化战略的运行机制如法律制度设计、商业化运作及其开放战略和文化外交战略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向外输出美国民主、传播美国价值观,是美国全球战略与对外政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美国输出民主战略具有隐蔽性、渗透性、强制性。冷战后美国历届政府输出民主战略各具特点:老布什政府注重巩固冷战成果,试图构建世界新秩序;克林顿政府积极实施扩展外交,试图建立民主国家大家庭;小布什政府着力实施“反恐”战略,划定输出民主的重点战略地区;奥巴马政府提出“负责任主权”、“巧权利”的概念,输出民主战略出现新动向。  相似文献   

8.
和谐世界与全球治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锦涛首次提出的“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主张既是对邓小平和江泽民国际战略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对中国新时期全球战略的总结。“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新的全球战略的主要标志,体现了中国的全球治理观,以这一战略指导的中国外交是一种“和谐外交”。中国提出的“和谐世界”理论与国际上流行的全球治理理论有许多共同之处,在和谐外交的根本目标、国际规制、行为主体、重点领域、主要策略等方面,既共享了国际社会普遍的理想价值,反映了人类在全球化时代的共同愿望,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9.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为《外交政策》杂志撰写了以《美国的太平洋世纪》为题的评论文章,全面论述了21世纪亚太地区对美国的重要性以及美国的亚太战略。这是奥巴马政府全球战略进一步调整的先声。其核心观点就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心即将移向亚太。  相似文献   

10.
“9·11”事件后,随着美国在全球范围大张旗鼓地强力反恐,反恐成了其内政、外交中的头等大事。分析美国近年来的一系列“举措”,我们发现,反恐既是美国的目的,也已经成为其推行全球战略的有力手段;美国既希望建立一个多边合作的反恐机制,也常常以反恐为契机推行单边主张;美国称反恐是自卫,但同时强调反恐必须先发制人。美国能最终取得反恐战争的胜利吗?反恐将成为美国更加强盛的起点、还是走向衰落的开端?在“9·11”事件近两周年之际,分析美国的反恐战略及其行为,的确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思考。一、目的还是手段近些年,美国受到了日益严重的…  相似文献   

11.
在东亚,中国安全形势面临着重大威胁,出现了非常严重的"东亚困境"。美国因素的存在可以说是中国面临东亚困境的重要根源。近年来,美国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这对中国经济、外交和军事领域都形成了严峻挑战,并使周边国家敢于挑衅中国或者鼓励了周边国家对中国的挑衅,导致中国在处理与之相关联的周边事态方面面临更多的羁绊。在美国"再平衡"中国的时期,中国必须寻求新观念和新战略,"平衡"和化解美国全球战略调整所带来的威胁,以便破解当前中国面临的东亚困境,并维护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12.
当前,美国全球战略不断调整,政治经济外交重心全方位向亚太地区转移,矛头直指中国。本文根据现实主义的基本理论尤其是权力转移视角,对美国战略调整,世界权势的转移做出自己的解读,并做出预测。认为战略东移的原因在于世界权力的中心的东移,进程受到世界权势东移进程的影响,目的在于维护美国的权势霸权地位。亚太地区的崛起是其经济发展一种必然,中国作为其中心,不可避免地成为当前国际政治格局的挑战国,中国必须承受住当前美国的最坏战略判读。不过中美之间不会发生大战,双方的权势转移更大可能通过局部摩擦或者区域冲突来实现。  相似文献   

13.
刘贵今 《党建》2013,(5):62-64
精彩导读在美国全球战略的棋局中,非洲从来没有被真正忽视过。在非洲扩展软、硬实力,正是美全球战略目标的重要构件。美对非的官方援助因附加政治条件,往往"花钱不落好"。美国等西方大国的干扰,使中非关系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4.
一、邓小平全球战略思想:问题的提出与理论依据。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特别是冷战时期),人们在谈论全球战略时,一般都是指美国和苏联的全球战略。那么,在世界趋向多极化的过程当中,是不是就只有真正意义上的“超级大国”可以有自己的全球战略?事实并非如此。世界上各主要力量都提出并具有自己明确的全球力量部署战略,这种部署就是一种全球战略。那么,中国是不是有自己的全球战略?应不应该拥有自己的全球战略?可以说,我国政府虽然没有正式使用“全球战略”的概念,但邓小平对此实际上已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和观点。根据李忠杰教授的查证、研究,在《邓小平文选》第二、三卷中,邓小平共4次使用“全球战略”这个词,但都说的是美国和苏联的全球战略;而在1998年出版的《邓小平思想年谱》中则有十余次使用“全球战略”这一概念,其中,既有涉及中美关系的,也有直接从中国自身角度而提出的。比如,1980年4月15日,邓小平在会见世界银行行长麦克纳马拉时,说到:“对我们中国来说,考虑问题历来不从中国自身利益一个角度考虑,而是从全球战略来提出问题,考虑问题的。这是邓小平第一次在中国自身战略的意义上使用“全球战略”这一重要概念,以后又从各个方面使用这一概念,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全球战略”思维。因此,我认为邓小平是具有全球战略思想的,并就此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而深刻的战略性思维。  相似文献   

15.
冷战结束以后 ,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但由于当前各极之间没有形成真止意义上的力量对比的均势 ,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多极化 ,可称之为“一超多强” ,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的外交在当前国际政治中无疑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而了解美国外交无疑也是十分重要的。但美国的外交是一种易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的外交 ,因此 ,要了解美国的外交 ,首先就应理解影响美国外交决策的因素。从国内因素看 ,影响美国外交决策的因素大体可分为政治体制因素、社会因素、主导思想因素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美国外交史上贯穿了一系列的争论,这些争论反映了不同外交思潮对美国外交政策决策影响力的争夺。纵观美国建国以来的外交思潮不难发现,争论的背后隐藏着同样的目标,即美国的优势和霸权地位,为此,美国外交实际上是实用主义的。多种外交思潮实际是美国外交实用主义这个根本在不同历史时期或者同一时期不同阵营的不同表现而已。一、美国外交史的主线冷战结束以前,美国外交史可以分为三个大的历史时期:大陆时期,1776年—19世纪90年代;地区时期,19世纪90年代—20世纪40年代;全球时期,20世纪40年代—冷战结束。在这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美国外交政…  相似文献   

17.
冯峰 《红旗文稿》2014,(6):23-26
正美国的对外传播战略,作为美国全球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服从并服务于美国的全球战略。在美国的对外传播战略中,其官方话语作为阐述美国政策的载体,承载的使命不仅是表达、传递美国的外交政策,为美国外交政策的政治正确性、法律合理性和道德正义性进行辩护和宣扬,而且潜移默化地渗透、输出美国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这一战略不仅维护了美国的核心价值观,以及美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和制度安全,而且有利于增强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霸权地位,并"反证"美国全球霸权的政治"正确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冷战期间,美国人权外交的主要对象是苏联而非中国。冷战后,中国成了美国人权外交的主要对象。冷战后,美国强化对华人权外交的根本原因是美国依然坚持冷战思维,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冷战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政文 《唯实》2014,(10):92-94
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对美国外交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从其外交实践来看,充分暴露了美国外交的恶质性,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严重后果。特别是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对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及中美关系产生了严重冲击和影响,甚至有导致中美之间发生"第三方冲突"的危险,需要我们认真加以应对。一、美国奥巴马政府的恶质外交众所周知,美国外交的目标是追求其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2006年1月18日,美国国务卿赖斯在乔治敦大学外交学院发表题为“转型外交”的重要演讲。赖斯在讲话中说,由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以及疾病、贩卖人口和毒品等全球性威胁的出现,美国需要采取新型外交战略,即转型外交。所谓转型外交,就是美国要和位于世界各地的伙伴国一起努力,“支持每个国家、每种文化中民主运动和民主机制的发展,最终实现结束世界上的暴政的目标”。其实这所谓的“转型外交”还是美国对别国软硬兼施的惯用手法。从赖斯的讲话内容来看,美国外交的根本意图是要力图破除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