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山西发展生态农业的模式与实践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山西有自然生态环境独特多样的自然资源条件,土地资源尚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因此,山西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应采用不同模式,即立体农业模式、综合农业模式和多级循环利用农业模式等。山西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应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民脱贫、增收为目标,以科技为先导,以生态农业示范项目建设为重点,实施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在理论指导上应体现既重视生态恢复重建又要同步发展农业经济的指导思想,以满足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薄一波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独立解放,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奋斗了80多年。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他在山西工作和战斗了十多个春秋,是山西党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建国后,他曾数次到山西视察和指导工作。1982年2月,他任中共中央党史工作小组成员,1988年又担任中央党史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相似文献   

3.
《先锋队》2011,(7):32-33
2010年,工行山西分行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总行党委的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服务山西经济为己任,充分发挥了大型银行金融先锋队的作用,在建设一流现代金融企业的征程中续写了改革发展的辉煌篇章。  相似文献   

4.
容和平  刘康 《先锋队》2012,(13):26-27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山西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煤炭是山西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但是,煤炭资源具有不可再生的特性,煤炭资源在若干年后枯竭,必然导致煤炭产业消亡,同时,没有形成替代产业来弥补山西煤炭产业所带来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会使山西经济发展萎缩下降。因此,笔者在此提出产业空洞化的定义即山西煤炭资源枯竭,煤炭产业在未来若干年处于衰退阶段  相似文献   

5.
处于经济全球化中的山西矿业经济,矿产资源有效回采率和利用效率不高,矿产开采粗放化,对生态环境破坏比较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生态保护法律与专门的矿山污染防治法律,人们的资源理念与生态理念陈旧,且现行矿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在激励与监督机制方面严重不足。为此,应实施矿产资源规划战略,制定矿产资源规划地方性法规,充分发挥地方经济与生态环境立法的功能,充分发挥人大的监督作用,以使山西矿业规范化、法治化、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风正一帆悬──山西省1996年纠风工作纪实周礼仁,王泽斌,李蓉在偏处内陆的山西,部门和行业的各种歪风,严重限制了山西经济的发展,也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1996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省纪委的安排部署,省、地、县各级纠正行业不正之风...  相似文献   

7.
阎锡山这位中国现代历史舞台上显赫且特殊的人物,在本世纪前半期的风风雨雨中,曾对山西的经济和历史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特别是他在修筑同蒲铁路中的胆识,令人称道。 阎锡山纵观山西经济的发展认识到,铁路是现代中国最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战争的工具。他认为:“交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枢纽。”要想与省内外沟通,发展山西经济,必须修一条贯通山西南北的主干铁路,并辅以若干支线。1927年5月,阎锡山聘请德国工程师穆兰为测量队长,筹备测量工作,制订修路计划。次年8月,山西省议会议决:由建设厅筹办同蒲路,争取在1929  相似文献   

8.
山西经济结构为重型结构,资源与环境问题非常突出。文章通过对山西绿色GDP核算的研究,提出山西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树立绿色GDP的理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完善山西资源开发和环境损耗的经济补偿机制;以绿色GDP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将绿色GDP纳入干部的考核体系中。  相似文献   

9.
《山西十年改革建设》一书由山西省委办公厅主任武正国主编,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约三十万字。该书回顾了山西于年改革和建设的历史,分析了各个各领域中的改革和发展进程,以翔实的资料,展示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山西在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社会发展,民主与法制建设、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实事求是地指出了目前山西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介绍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1953年到1956年,随着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贯彻,山西的手工业同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一样,逐步完成了由私有经济向公有经济的转变,广大手工业者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巨大变革。一解放初期,中国工业基础薄弱,手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山西也不例外。据统计,山西1952年手工业生产总值达1.37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近25%;1953年全省共有较大的手工业作坊4.2万户(不包括小手工业者及家庭副业),从业者20余万人,生产总值1.8亿元,约占全省国民经…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主要探讨世界性知识经济浪潮的兴起,对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影响以及需要采取的对策。目前山西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仍是完成从工业化的初中期向中后期过渡的升级优化任务。在此情况下,山西产业结构调整既要适应体制转轨和市场的变化,又要应对知识经济扑面而来的挑战,其任务十分艰巨繁重,亟待未雨绸终,早作准备。并对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山西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思路、目标任务、重点和措施提出了一些粗浅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WTO),全国范围内将形成新一轮开放、竞争和发展高潮,山西作为开放度很低的内陆省份,必须认真研究加入世贸组织对全省经济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制定应对措施,促进全方位、大规模的对外开放。WTO新一轮谈判将于2000年展开,农业和服务业被定为谈判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改革开放2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四大以来,我们山西正是由于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贯彻于兴晋富民的伟大实践中,才有效地推进了山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一、破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各种思想障碍,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思想条件山西是个革命老区,具有优良的革命传统;山西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为全国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是推进山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宝贵财富。但是,由于地处内陆,山川阻塞,…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山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自游击战争发展最迅猛的地区,对壮大党和人民的力量,坚持华北抗战的胜利,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朱德在山西抗日前线的近三年时间里,直接指挥八路军对日作战,对山西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在风云变幻、政坛人物走马灯式地更换的民国时期,阎锡山从辛亥革命开始一直在山西掌权达38年之久,他长期盘踞山西,拥兵自重,诡谲多变,翻云覆雨,左右逢源,奉行“中的哲学”。但是,“中”是手段,随着形势和利害关系的变化,阎锡山立场可以随时变换。但最终,阎锡山还是在人民解放军的凯歌声中,结束了他在山西的统治。值得一提的是在抗战期间,  相似文献   

16.
唐越 《党史文汇》2009,(1):F0002-F0002
2008年12月9日,"改革开放与当代山西历史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太原举行。省委副书记薛延忠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直有关部门领导和全省社科领域有关专家学者80多人参会,对改革开放30年来山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的辉煌成就、发展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深入研  相似文献   

17.
作为能源大省,山西的工业化进程、产业结构变动和经济体制改革等发展战略的形成,都与建设能源基地的战略目标息息相关,与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同步进行。把山西建成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是山西在“改革开放”和“中部崛起”战略中发挥优势、率先突破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8.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1953年起,山西开始组织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开始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至今已半个多世纪.2005年是山西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之年.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调整,煤炭经济形势日益严重,我省煤炭工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大规模关并压产,传统的产业优势逐渐消失,新的优势产业尚未形成;另一方面作为我省支柱产业的煤炭由于超负荷开来造成生态恶化、环境污染。针对我省资源、环境、经济的矛盾,面临着不能不挖,又不能这样挖的窘境,文章提出从经济安全的战略高度看待资源问题;不断战胜落后观念和体制的束缚;抓住WTO带来的挑战,在合作与竞争中发展自己;树立效益第一的营销思路,变数量型为效益型的对策。山西要发展,必须依靠科技,既要科学地保护资源,又要合理有效地持续开发利用资源,走一条具有山西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0.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山西外贸总量增速前高后低,总体增速低于上年。山西外贸总量增速的回落不仅仅是受国际经济周期性因素的影响,更主要的是受产业结构的制约和影响,即对资源性产品过度依赖。要保持山西外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一步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积极开发技术密集性产品;加快服务业发展,提升服务贸易水平;推进科技创新,实施科技兴贸;采取必要措施规避风险,大力推行外贸市场多元化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