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生力军,实现中国梦需要每一位有责任担当的青年共同努力。关怀伦理着眼于人的关系性属性,关注个体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等方面之间的相互联系,强调关怀的道德内涵、责任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出关怀的特质,两者之间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关怀伦理所倡导的榜样、对话、实践与认可的方法又为当前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育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基于关怀伦理视角,运用实证研究方法,了解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现状,进一步探析培育大学生责任意识的现实路径,以助益于大学生成长为有责任担当的新时代公民。  相似文献   

2.
建构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核心的终极关怀价值体系,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任务。这既需要牢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又要立足于传统文化的根基,正确认识和辩证分析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学终极关怀的当代价值,丰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是全党要牢记的根本问题。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是关系中国共产党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是理解党的百年奋斗成就与历史经验的根本问题,更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胜利和荣光的现实需要。中国共产党是伟大正确光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人民至上、强化责任担当、发扬斗争精神,为践行初心担当使命贡献自身力量。  相似文献   

4.
随着当代社会生活的急剧世俗化,随着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初见成效,人们在强烈地关注终极关怀问题的同时,回归传统文化根基的意识也日益自觉了。从而,为探寻合理的终极关怀。首先必须充分认识其文化根基性。当然,在民主社会和全球化时代,终极关怀的多元化也是一个基本的现实。因此,为形成当代社会合理的道德结构,必须充分理解终极关怀的文化根基性和多元化,在传统整体性终极关怀的文化根基上,吸取西方个体性终极关怀的积极因素。只有这种在根基和多元互动中建构起来的终极关怀,才可能在实质价值和形式结构两个方面都比较合理,并对当代社会生活发挥建设性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负责同志往往把压力传导当成是解决一切问题的"金钥匙",以压紧压实责任来倒逼工作落实,这本无异议。但更要看到,干部过重的心理负担也会导致压力悬空、责任落空、工作抓空。因此,一味地讲究压力传导还有待商榷。领导在传导压力的同时,更需要有效的关怀疏导,努力做到压力传导"硬性约束"与关怀疏导"柔性激励"相结合,才能更好促使干部担当作为,推动工作落实。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治理"与"管理"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彰显了党和政府在社会治理理念上的重大转变。这一思想上的重大转变就要求我们摒弃之前固有的社会管理方式,创新社会治理方式,而人文关怀是社会治理的终极价值目标,是社会治理成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人文”是相对于体现自然现象的“天文”而言的,本义是要按照人伦常理的为人之道去充盈心灵、修身养性,在超验追求的精神生活中实现人生的某种意义和价值。人文之修为不能没有物质条件的支撑,“人文关怀”必然地包含着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的关怀。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内含着物质关怀与精神关怀、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个体关怀与类群关怀等不同层面。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不同,人文关怀的目标诉求与着力重点也不相同。在稳步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中的当代中国,作为人文关怀之重要方面的思想关怀,应该着重关注个体的思想困惑和精神痛苦,解惑去苦、丰富生命的意义应该是当下思想层面之人文关怀的诉求指向。  相似文献   

8.
悖离与重建:走向生命关怀的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是人。道德教育应该对人的生命进行终极关怀,遵循生命的内在原则,指导个体学会关心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理解生命和珍惜生命,承担起提升人的生命境界、提高人的生命质量的重大历史使命。然而,在当前科学理性的主宰下,道德教育被工具化与功利化、严重脱离"生活世界"以及过于强调强制与灌输,遮蔽了道德教育的基本价值诉求——生命关怀。我们要使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建立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平等民主的主体际关系,使"敬畏生命"成为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等途径,实现道德教育的生命关怀的基本价值诉求,促进生命价值与意义的体悟与实现,追求生命本真的存在与超越,达到生命的安顿与愉悦,成就个体的幸福人生。  相似文献   

9.
儒家哲学所体现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传统的精神支柱。作为一种民族形式的哲学思想,它有自己一以贯之的学术追求与价值体认,即自己对于人、社会与世界的独特思考与体认。这种问题意识是以独特的人文视角对于人生、社会的合理化提供终极关怀的意义。在一定的视角上,也即以自身的人文视角体认大化、发现问题、寻找意义与实现价值的学说。本文对此进行了演述。  相似文献   

10.
牟宗三将中西哲学作为人类哲学的两大骨干:西方哲学是"知识的学问",它以"自然"为主导观念,其主要内容为讨论"形成之理"的本体论和讨论"实现之理"的宇宙论;中国哲学是"生命的学问",它以"生命"为主导观念,性理、玄理和空理构成了其主要内容.在中国哲学中,释、道两家只是"旁枝",而儒学才是中国哲学的"主干";作为"主干",儒学作为"生命的学问",其主要内容:一为主观方面的修身,二为客观方面的家国天下.牟宗三认为,因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儒学是西方哲学发展的方向,故可实现对西方哲学的超越和"转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