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世人皆知张学良因“皇姑屯事件”与日本关东军结下“杀父之仇”,但是,极少有人知道日本关东军与张少帅早年曾经有过一次让世人切齿的“杀子之恨”。张学良1915年和于凤至结婚以后,先后生下一女二子。1920年春天,张学良  相似文献   

2.
谷雨 《广东党史》2007,(6):18-22
西安事变发生后,在中国共产党的调停下,蒋介石基本接受了中共提出的停止其"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方针。于是张学良亲自"送蒋"回南京。表面看,张学良从接替他父亲张作霖的帅印以来,从"拥蒋易帜"到"逼蒋抗日"到"送蒋回京",处处都体现了其对蒋的"赤诚之心"。尽管在"逼蒋抗日"中的那份"赤诚之心"蒋难以接受,但以事件本身来看,张学良还是要拥蒋成为领导全国军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真正"领袖"的,但实际上,张学良对"领袖"的"非  相似文献   

3.
张作霖最喜欢3个孩子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一生娶过6位夫人,生有8个儿子,6个女儿。张作霖平生最喜欢3个孩子。一个是大小姐张首芳,她是张作霖子女中的老大,小时候在张作霖的马背上突过围,尝过高粱米掺野菜的滋味,在艰苦条件下长大,因而最受父亲的疼爱。另一个是长子张学良。他与父亲的事业好像有一种奇缘,他出生于19OI年6月4日,那天,张作霖平生第一次打了个大胜仗,从此而飞黄腾达。由于张作霖与冯德磷拜了磕头兄弟,那时冯德股已有5个儿子,因此,张作霖把张学良排行第六,叫他“小六子”,以后一直未改口。张学良长大后即随父鞍…  相似文献   

4.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关键是如何处置蒋介石的问题。这不仅是关系到蒋介石生死存亡的问题,而且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问题。笔者认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首倡者无疑应该是发动事变的当事人,而不应该也不可能是其他任何人。直言之,张学良才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首倡者。这从事变前后张学良的一系列言行中,我们可以看得很清楚。一、事变发生前,张学良“爱护介公,八年如一日”。他总觉得“抗日不应该反蒋”——这就为事变的和平解决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说:我是在东北长大的.张学良说:“我知道,是老师张伯苓说的,我们是同师同年.西安事变前,周恩来曾与张学良作过一次会谈.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先介绍一下,张学良将军在当时是一位复杂人物.他在中原大战中支持蒋介石,改旗易帜,一度是蒋介石十分器重的人物.他为了追求强国措施,还曾与意大利法西斯独裁者墨索里尼的女婿交友很深,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也有一定交往.张学良的所作所为,期望的是国家统一、民族兴旺.但是随着日本关东军的炮声,蒋介石“绝对不可抵抗”命令的下达,他一步步认清了蒋介石的庐山真面目.尤其是张学良依照蒋介石的命令率军“围剿”陕北红军连连受挫后,蒋介石一直不同意他恢复被歼灭的编制,使他逐步弄清了蒋介石排除异己的阴谋;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渍散,仍能打败装备精良的东北军,这不能不使张学良的脑子里产生很多疑团,并心生敬佩之情,因此他急于要弄清楚中国共产党“抗日反蒋”的方针底细.  相似文献   

6.
邹蕴 《党史纵横》2001,(2):45-45
二三十年代,溥杰与张学良有过一段颇为密切的交往。 那是 1928年初,溥杰应张学良之邀,一起到南口参观奉军的工事。检阅了奉军的队伍之后,溥杰向张表示了想投奔奉军的愿望。当时溥杰的想法是,要想恢复爱新觉罗家的昔日尊荣,就得有枪杆子在手。张学良听到溥杰的请求时,有些犯难。因为他俩是朋友关系,如果溥杰从军,就成了上司与下属的关系了;再者溥以皇弟的身份从军,不合适;更重要的,是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视溥杰的哥哥溥仪为君主。但是溥杰不理会张学良的难处,继续坚持自己的要求:“这只是我们之间的事情,就看你答不答应 !”…  相似文献   

7.
张学良的早年教育,与他的父亲张作霖有很大关系。张作霖文化素养很低,自称是“绿林大学毕业”。他在与对手的角逐中,常吃苦头,深感文化在实现个人野心过程中的作用非同小可。因而,张作霖极不愿意让自己遭受的痛苦再在儿辈身上重演。他决心要把子女培养成文武全才,特别是对其长子张学良,更是倾尽心血,全力栽培。张学良7周岁时,张作霖就特聘当地的儒学名流为其启蒙。张学良的启蒙老师是台儿县举人崔骏声,后来又续聘海城名师杨景镇、白永贞、宋文林、金梁、张梦九等为张学良讲授经史典籍。张学良聪颖好学,饱览经史子集,研习诗词歌赋。当时,张学良的陪读者,有姐姐张首芳,弟弟张学铭,堂兄弟张学诚,表兄赵兴德等人;而张学良的成绩最好,深得老师嘉许。有许多资料佐证,张学良文学造诣很深,可能这与他在启蒙时期受过私塾汉语老师的教育密不可分。以后张学良又师从高洪文。徐启东及英人普莱德·伊雅塔学英语。  相似文献   

8.
一、张学良选贤佐二弟 1922年金秋。 奉天城大南门里的大帅府。 忽一日,张作霖坐在卧室雕花太师椅上,边嘴叼二尺半长、缀有翡翠嘴的大烟袋吸旱烟,边对张学良说:“小六子,眼下,咱们在直奉战争中失利了,已经退回关东。这你都知道。有件家务事儿,我放心不下啊……” “嗯?”张学良困惑地问,“什么事儿?”张作霖吸了口烟,说:“你二弟学铭,脑瓜有点笨。将来他要干一番大事  相似文献   

9.
1936年“西安事变”后,一味实行“攘外必先安内” 国策的蒋介石被张学良、杨虎城二位抗日爱国将领扣押起来.南京政府闻讯,惊骇. 军界何应钦立即动员讨伐;宋美龄等人则在绝望中期待着蒋介石的顾问端纳能够最先了解西安事变的真相.端纳曾任过张学良的顾问,对张甚为了解,相信张绝不会杀害蒋介石,遂先后以个人名义和宋美龄发电西安.后一封电报并告张:端纳将亲飞西安面晤.在南京方面,“戏中有戏”的状态下,端纳持宋美龄亲笔信秘密飞离洛阳.在洛,端纳收到来美龄电话,说张学良已回电报,同意你赴西安;并嘱告,一定救出蒋委员长.在西安,张学良派管家爱尔德前往机场迎接端纳,在返回途中,爱尔德向端纳简述了西安事变经过;端纳也把南京的谣传告诉了爱尔德.待见张学良时,张告:“事情一发生,我就给你发了电报.”当得知南京扣了电报,端纳不知时,张愤怒之极.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李人毅多次对战争遗址进行实地考查,在档案馆里查找原档,并面对面采访了冒着敌人炮火起草中共《"九一八"抗日宣言》的赵毅敏、为保卫家乡勇当义勇军的王玉楼、烈士苗可秀夫人王儒贤及当时健在的慰安妇等历史见证者,掌握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国难来袭——"九一八"延续的记忆》一书记述了中日甲午陆战中,中国军队喋血平壤的惨烈场面;对赔款割辽、日俄分赃、南满铁路易主于日本、张作霖之死、以及少帅张学良易帜等重大历史事件都  相似文献   

11.
边吉 《党史纵横》2001,(12):48-48
周恩来,张学良。中国近代史上大写的名字。缺少他们,中国近代史就会失去重心。张学良一生中结识了为数不多的共产党人。周恩来,是张学良结识的共产党人中的杰出代表。1991年4月末,张学良向美国记者谈起了周恩来,他说,我与周恩来感情极好。一句感情极好,大有惺惺相惜之情。周恩来对张学良评价更高———历史的高点、人性的高点、人生的高点———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民族英雄。1936年,身为剿“匪”副总司令的张学良却不愿再与共产党打内战。原因之一是张学良欣赏并赞同共产党“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主张;原因之二是他率…  相似文献   

12.
1936年4月9日,张学良与周恩来在肤施(延安)会谈后,决心不再打内战,联合红军抗日,打回东北老家去.6月18日,张学良个人出资在西安创办了《西京民报》,作为宣传“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舆论工具.  相似文献   

13.
常海 《党史博采》2003,(11):36-38
周恩来“大无畏精神”挽救危局 张学良“一本初衷”舍身为国 众所周知,周恩来生前总是高度评价“千古功臣”张学良,并称他为自己的“老朋友”。而周恩来更是在张学良心目中留下了不泯的印象,张学良在被幽禁55年之后,刚一获得自由就公开讲道“周恩来先生,我非常佩服……他说话直截了当,人很聪明,我俩见面感情极好。”1936年4月9日夜,在国难深重的时刻,俩人在延安(时称肤施)初次秘密会晤,谋求携手抗日  相似文献   

14.
“青山碧水好美村,我们庄农人,劳苦有人心。谁想日本出兵来并村,杀我一家人,杀死父老众乡亲……”这是流传在通河县小古洞、大古洞、清河一带老人们中间的抗日歌曲。每当老人们唱起这首歌,便想起教他们那首歌的哈东司令李福林,想起他壮烈牺牲血染青山的情景。如今,在清河北山有李福林牺牲的墓地,在通河县革命列士陵园,有李福林烈士纪念碑。追忆他以前战斗的事迹。  相似文献   

15.
张学良与西安事变再研究(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西安事变的酝酿张学良、杨虎城与中国共产党联合在西北成立国防政府及抗日联军、准备出兵抗日收复国土的大计既定,张学良、周恩来两次。“延安会议”后,下一目标则是如何促进此一目的的实现。这半年期间,张学良为此采取了许多重要举措,现简略分述于后。(一)改造东北军。东北军内部的派系矛盾早就存在,西安事变前之派系冲突,主要是军师长级的高级军官与年轻的中下级军官(即所谓少壮派)的矛盾。张学良接受中共建议,培养抗日干部,首先于1936年6月15日在西安南王曲镇创办“长安军官训练团”,团长蒋介石,代团长张学良,副团长…  相似文献   

16.
我的祖父曾是一名中国空军飞行员。73年前,他在抗日的疆场上血染长空,壮烈殉国。尽管我从未亲眼见过他,从未受到过他的爱抚,但我十分怀念他,崇敬他。在纪念抗战胜利65周年的日子里,我又想起了他,也想起了与他一样,在那场战争中,为争取民族的独立与自由而英勇牺牲的43位辽宁籍抗日航空英烈。他们作战之勇敢,战功之卓著,牺牲之壮烈,在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上树起了不朽的丰碑。  相似文献   

17.
矗立在湘西沅陵凤凰山张学良旧居凤凰寺内的张学良将军塑像,自1986年12月12日纪念“西安事变”50周年前夕落成揭幕以来,已受到全国各地以及美国、加拿大、日本、印尼、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的友好人士和港澳台侨同胞43万多人的参观瞻仰。  相似文献   

18.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地区较早地实行了抗日统一战线策略,形成了抗日武装力量的统一战线.在谈到东北抗日武装统一战线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深切缅怀罗登贤为之立下的不朽功勋,追忆他为东北抗日武装统一战线的形成所从事的大量奠基活动.  相似文献   

19.
李克农是我党隐蔽战线的卓越领导者,被称为中共“特工之王”,他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发挥了党和军队“守护神”的特殊作用。尤其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李克农赴洛川与张学良会谈,拉开了“两安事变”的亭幕;抗战爆发后,他转战南京、武汉、桂林,指挥抗日情报战,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萧宏 《党史博采》2006,(5):50-53
1936年12月12日,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是一个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历史上的这一天,在古都西安,张学良、杨虎城二位将军为了民族大义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兵谏”,在临潼骊山活捉蒋介石,并将其送回西安市杨虎城办公所在的新城大楼看管起来,逼蒋抗日,史称“西安事变”。“西安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分水岭”,从此拉开了全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序幕。中国抗战的胜利,“西安事变”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年是“西安事变”70周年,回温历史,我们在缅怀先烈的同时,更要善待至今健在的抗日老英雄们!在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一个农家小院里,当年负责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