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文化建设放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全局来认识和把握,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紧迫性,准确把握先进文化的发展规律,用科学发展观打造薪火相传、永续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反映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强调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把推进经济建设同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统一起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从而进一步深化了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社会主义建设一般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宣传思想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文化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我们一定要从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科学分析和把握形势,充分认识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深刻分析和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深入思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总结世界各国发展经验和理论,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都起着重要的统领作用  相似文献   

5.
徐树英 《理论学刊》2005,2(9):65-67
科学发展观是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科学体系与总体要求,彰显政治文明在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所蕴含的强大生命力和优越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6.
从人的需要满足角度看,文化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诉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和现实途径。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目标指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文化强国建设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文化发展战略思想是江泽民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强调,在文化发展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战略指导地位,始终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核心,通过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展教育和科学等措施来实现中国文化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他提出了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8.
支部园地     
《当代贵州》2012,(30):54-55
「党员应知」如何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构成,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深刻把握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部署,必须全面理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联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全局层面来把握每一方面建设的重大内涵。必须按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以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构成,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深刻把握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部署,必须全面理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联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全局层面来把握每一方面建设的重大内涵。必须按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以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相似文献   

10.
先进文化是无产阶级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中国共产党的四代领导集体从理论和实践对文化建设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与实践,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探索与实践的历程,把握这些理论创新的内容和意义,对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世纪桥》2014,(1)
先进文化是无产阶级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中国共产党的四代领导集体从理论和实践对文化建设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与实践,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探索与实践的历程,把握这些理论创新的内容和意义,对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准确地抓住了当前建设美丽中国急需解决的问题,显示出生态文明在建设美丽中国过程中的基础和保障作用,体现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彰显了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成熟完善和治国理政的新境界,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水利工作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按照中央和自治区治水兴水决策部署,全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积极践行"大力兴水、全面节水、科学管水"治水思路,牢固树立民生水利发展理念,不断开创内蒙古水利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战略部署。远安县在加快建设全省山区经济第一县和在宜昌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征程中,必须努力开创与远安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建设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经济全面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已经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我们要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同时又要防止片面性和单打一,  相似文献   

15.
王萍 《党史博采》2008,(2):47-47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新的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发展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整且系统。发展首先和主要是经济发展,同时也是社会文化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它蕴涵着浓厚的社会文化意蕴。邓小平发展观是追求和实现经济、社会、自然可持续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7.
领导参阅     
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关键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 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的高度概括,也是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所充分证明的。理论对则思路清,思路清则行动明。要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就必须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指导意义,把科学发展观切实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去。(《光明日报》2005.12.7)  相似文献   

18.
张立昌 《求贤》2006,(11):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充分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理论导报》2011,(11):59
答题思路:1.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相似文献   

20.
刘毅强 《求实》2008,37(5):12-14
创新发展模式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都对中国发展模式做出了全面的创新.科学发展观破解了中国发展模式难题,开创性地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等一系列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对中国发展模式的创新,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既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拓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又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勇担责任的大国形象以及中国道路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