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春市乡村产业振兴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来,长春市强化转型升级,农业产业结构实现优化提升;强化农业基础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提升;强化绿色创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实现提升;强化农业招商引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提升;强化综合改革,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实现提升。长春市实现乡村产业振兴,需加强乡村产业振兴规划指导、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农业投融资模式、强化乡村产业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多措并举合力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2.
截至2011年底,长春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近114万人,老龄化率已达14.8%,其中空巢老人19.4万人。空巢老人无论在经济保障、身体状况、精神与心理需求以及受照料情况上,都存在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对此,我们应该探索社会化、多元化、市场化的养老道路,构建全方位养老服务体系。一是强化政府在养老服务社会化体系中的主导责任。二是打造社会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三是构建养老与支持服务网络。四是促进养老机构健康发展。五是建设高素质养老服务专业化队伍。  相似文献   

3.
实现"六城联动"发展格局态势,对长春市金融业改革创新提出了重大现实课题.长春市在推动金融行业与"六城联动"协调发展上应做到"一张一弛",既要用好"看得见的手",优化金融体制,强化供给侧改革;也要用好"看不见的手",为激发市场活力、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奠定政策基础和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4.
汪超  姚德超 《求实》2016,(9):88-96
传统家庭养老是当前农村老人养老保障模式的合理选择,但老人留守农村却是传统家庭养老的瓶颈所在,其问题的症结点在于流动社会中的离散性家庭结构裂解了传统代际支持模式,抑制了传统家庭养老功能的发挥。既然农村老人留守与养老问题源自于农村家庭离散式流动,回归家庭应是该问题解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鉴于此,应依循"多赢"思路,将农村家庭养老问题置于以人为本的国家现代化发展战略中统筹规划,在统筹兼顾与合理预期的基础之上构建起"支持家庭"的融合统一体,有效化解传统农村家庭养老困境。  相似文献   

5.
发展壮大健康养老产业,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健康中国建设、培育壮大银发经济的重要任务。在产业融合相关理论基础上,探讨健康养老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辽宁省是全国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地区,面临医养产业融合度不高、医养服务产品供给不足及康养服务商业模式不成熟等问题。因此,从推动产品或服务融合、市场融合及组织方式融合等角度看,应实施人才兴业工程,实施智慧健康养老工程,探索区域化特色化健康养老融合发展服务模式,推进医养结合,创新农村健康养老产业融合发展服务模式,改进老年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创新健康养老产业融资模式,进一步发展壮大辽宁省健康养老产业。  相似文献   

6.
“十三五”时期,长春市养老服务工作取得扎实成效。养老事业活力增强,幸福指数大幅提升,养老服务亮点凸显,服务质量整体跃升。“十四五”时期,全市养老服务应牢牢把握养老服务需求,努力做到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双轮驱动”、医养结合和文养结合“双向引导”,从立足顶层设计引领、完善政策体系、夯实服务资源供给、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强医养结合发展、加强养老队伍建设、促进养老服务监管等方面寻求新突破,全面提高养老服务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当前,哈尔滨市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升高,但健康养老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存在服务机构良莠不齐、市场发育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如改革创新运营模式、强化政策保障等,提高哈尔滨市健康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前,长春市民营经济已经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在进一步寻求新突破的若干路径中,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则是必然的选择。民营企业在诚信、资源和环境保护、人力资源保护等方面存在一些不利于其履行社会责任的问题,强化长春市民营企业社会责任需加强民营企业自身建设,更要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钟建华 《探索》2012,(4):153-155
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变革,对新时期中国农村养老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使中国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为此,应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在重视家庭养老的基础上,从更新观念、提高人口素质、深化农村改革、强化道德文化建设、加大对"三农"的政策支持等方面妥善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10.
山西农村老年人口占全省老年人口总数的六成以上,因此,解决好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至关重要。目前山西农村养老面临很多困难,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一要确保农民收入持续稳步增长,打好农村养老保障的物质基础;二要强化敬老意识教育和就业培训教育,充分发挥家庭养老的积极作用;三要大力推进养老社会化保障体系建设,最大限度发挥养老社会化的“安全阀”作用;四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大力推进城镇化。  相似文献   

11.
"旅居养老"是旅游度假与养老的结合。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旅居养老市场需求趋旺,但其业态还受诸多因素制约,体现在产业结构单一,市场竞争力弱;供需矛盾突出,地区差异明显;政策落实不够,市场管理机制有待完善;人才资源稀缺,服务水平相对较低等方面。福建旅居养老业态发展需要通过多元化的旅居养老模式,打造新型旅居养老综合体、实现医保卡全国联网、加强旅居养老业态监管力度、策划老年人身心愉悦体验、明确旅居养老的机制共建和职责分工、强化旅居养老专业人才,提升服务品质。  相似文献   

12.
实施"长春市放心早餐工程",对发展经济、带动就业、提升市民生活质量和城市整体形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长春市应积极培育早餐龙头企业;提高行业服务质量,建立健全早餐行业发展服务体系;优化网点规划布局,构建覆盖全市、布局合理的早餐网点供应体系;强化政策支持,营造支持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实现长春市早餐经营规模化、专业化、规范化、现代化,满足市民的早餐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3.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应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建立多渠道筹资机制;加快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立法工作;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监管和运营机制:积极倡导和鼓励农村家庭养老形式,充分发挥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的合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长春市民营企业境外投资存在思想观念保守、产业层次偏低、要素市场滞后、投资规模偏小等突出问题,在中央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大背景下,长春市应加大民营企业境外投资力度,拓展国际发展空间,实施"重点投资区域开拓、投资重点产业壮大、‘百千’企业培育、境外投资平台建设"四大工程,同时,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拓宽融资渠道;强化社会服务,完善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5.
2014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超过2亿,中国社会逐步迎来老龄化高峰,四川老龄化程度居全国第二,成都老龄化程度位于全国前列。完善养老公共服务体系需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引入市场机制,实现供给主体和方式多元化。成都市自2015年初全面实施以微型养老机构为核心、日间照料为依托、上门服务为纽带、老年助餐为补充的"四位一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模式。该模式的探索对全国各地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养老公共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沿河自治县积极搭建"民心党建+三社融合"发展平台,促进农村生产力、生产关系和资源要素等更好融合,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去年以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积极搭建"民心党建+三社融合"发展平台,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社、农信社功能,促进农村生产力、生产关系和资源要素等更好融合,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民心党建"+合作社。沿河强化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探索推行  相似文献   

17.
医养融合养老模式是近年来由政府倡导与推动,整合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从而形成满足老年人需求的连续的综合的养老服务。相关政策与实践正处于摸索试点阶段。本文从公共治理视角,对成都市慢性病医院医养融合实践的研究表明,成都市医养融合机构目前存在行政管理碎片化、跨部门管理协调不足,资金支持及专业人才匮乏,组织间信任及互动机制缺失等问题。建立基于多元主体共享参与,促进医养融合发展的三个保障机制——资源配置机制、监督评价机制及风险共担机制将有助于成都市医养融合养老服务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长春市工业化进程以及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长春走进服务经济时代,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事关长春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是长春调结构、转方式,化解资源、环境约束,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按照十二次党代会的要求,加快发展服务业,已经成为长春未来五年发展的重要选择,这是转变长春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和战略重点。在进一步认识长春市服务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发展优势的基础上,未来长春服务业发展应从提升对"双拉动"发展战略的认知程度;走特色发展之路,努力打造核心产业;积极发展农村服务业;建立科学体制机制,强化引导规范;形成优惠的政策体系,加大扶持力度等几个方面着手,从而实现长春经济"双拉动"。  相似文献   

19.
张洋阳  黄建洪 《探索》2023,(4):127-137
迅猛发展的数字技术已逐渐成为与人类比肩的虚拟养老服务主体,具备甚至超过了人类所特有的认知及决策功能。正确运用数字技术有助于提升养老服务水平,不当应用则会引发技术拟主体性的功能偏差问题。其中,虚拟养老技术的狭隘工具化应用,会削弱技术主体人格的体现,导致人与技术主体合作关系偏差;部分养老生活要素的不可量化管理特征与隐私特征,会增加虚拟养老技术认知偏差发生的可能;技术的有限理性亦会触发虚拟养老决策偏差。为纠正此类功能偏差,需触发“人—技”合作关系的融合、强化技术的伦理责任、增强技术应用的可解释性以化解技术执行的障碍,并在对技术决策资源进行感性要素扩容的同时,修正技术决策的理性误差。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权益保障、需求满足和公平共享三方面提出了养老保障获得感的内涵,并对北京市1316名老人的养老保障获得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北京市老年人的养老保障获得感处于中高水平,随文化程度提高呈"抛物线"型发展趋势,独居以及在社区居住较久的老人养老保障获得感最低;(2)经济独立性、可帮忙的社工和邻居数量均可提高养老保障获得感;(3)家庭养老观念可以确保老年人的养老保障获得感,社会养老观念的正向影响开始显现;社会养老服务提高养老保障获得感的作用开始显现,但服务补贴的作用尚未显现;(4)所持养老观念不同,老年人对于不同来源养老支持的定位也不同,由此产生的养老保障获得感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