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泽东与邓小平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都展示了卓越领袖的人格魅力.他们的人格是高尚而伟大的,魅力是无穷的.他们不仅影响和改造着周围世界,而且还成为人们不断进取和完善自我的直接精神动力.毛泽东、邓小平两位伟人具有很多共同的人格魅力,他们都正视成功、正视失败、正视敌人、正视自己、正视赞扬、正视诋毁、正视有利因素、正视不利因素,这种一致性表现在他们的人格上的一致性.同时,他们又具有不同的个人精神魅力.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它既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改变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观念,人们越来越懂得珍惜生命,关爱健康。如何塑造自己的形象,改善自己的形象,已成为一种时尚。我们要不失时机地推广健康,提倡文明,提高全  相似文献   

3.
曹如新 《学习月刊》2012,(12):63-63
"新疆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新疆的地域体现,这种精神既贯穿于新疆各族人民携手并肩建设美好家园、同心协力创造灿烂地域文化的历史进程,又将成为新疆各族儿女把握好现实、开创美好未来持续不竭的精神动力,将不断激励着我们在前进道路上披荆斩棘、奋勇前进。对精神的解释有很多种,其中一种解释为意志或品质或信仰,新疆精神和毛泽东所说的精神都应该属于这个范畴。精神是信仰明灯、是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
论法院形象     
法院形象的基本构成因素是正义、公平、强力、威严;其基本社会功能是感召、警示、补偿。由此可以看出:法院形象能起到一种软化法律控制的作用,它通过感召、补偿和警示威慑,增强了人们对法律的信仰和维护正义的热情与勇气,增加了人们对国家、社会、政府的信仰和自身的安全感,并对违法犯罪者产生心理压力。由于多方面原因,法院形象极易发生偏离。目前,法院形象产生的各种偏离已产生了严重的危害,所以应尽可能避免。  相似文献   

5.
自治区党委六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是在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处在一个十分关键的历史时期召开的非常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加快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刘明祖同志所作的《解放思想,抓住机遇,把内蒙古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报告,既体现了党的十五大精神,又符合我区实际;既有很强的指导性,又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是贯彻十五大精神的进一步具体化。认真宣传贯彻自治区党委六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是我们各级党委宣传部门…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是 2 0世纪的伟人 ,他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历史 ,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而且以他摄人心魄的超群人格为后世树起了一座高大巍峨的丰碑 ,赢得了华夏儿女的敬仰。这种崇高人格的建构 ,既离不开他对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执著追求以及对自身的严格要求 ,更是中国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和育化出来的人格奇观。中国传统文化是毛泽东人格美所展现出的东方风范的根源。正是吮吸着东方文明的琼浆玉液 ,其人格精神在中华文化的沃土中卓尔不群。一青少年时代的毛泽东 ,不仅置身于传统的家庭环境中 ,而且扎根在民族文化的土壤中 ,他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一、迷信和邪教是人类社会的一对孪生怪胎 信仰本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它对人们的生活、劳动、行为等具有一种支配作用。迷信虽然也是信仰,但它则是引导人们走向歧途的一种信仰。这种信仰在自我精神状态中表现为一种盲目崇拜心理,它根植于对被认为至高无上、无所不能的彼岸世界的“权威”屈从。  相似文献   

8.
陈世珍 《新视野》2003,2(1):64-65
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和全面的对外开放,人们的生活方式呈现多样化。多样化的生活方式为我们的生活选择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而科学的精神信仰是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指南。不同的生活方式有着不同的价值等级,我们应该提倡既健康又文明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华民族史上的伟人,毛泽东的一生是丰富多彩的,不但在政治上如此,军事上如此,而且在文化上也是如此。要走近毛泽东的内心世界,领略他的独特人格风景,仅仅从政治军事等方面来观照,是远远不够的。与毛泽东一生政治生涯有诗意一般相联系的“文人”形象,正是人们完整理解他的思想与人格的窗口。写过《毛泽东的文化性格》一书的陈晋,最近又推出一部名为《文人毛泽东》的力作,打开了理解毛泽东内心世界的另一窗口,让人们在更广阔的视野里,睐望作为政治家的毛泽东的另一面,体悟“毛泽东之路”的魅力,以及  相似文献   

10.
雷锋,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60年代亲手树立起来的典型.从60年代到90年代,雷锋的名字已经同党的形象、人民军队的形象和社会主义的形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我们伟大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时代造就了雷锋,雷锋精神又给予我们的时代和我国人民以积极、深刻的影响.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我国的社会生活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与此相适应,人们的行为方式和道德观念也在发生变化.但雷锋精神不但不会由于具体历史条件的变化而褪色,反而将更加显示出其时代价值,因为雷锋精神的生命力最根本的在于它同社会主义制度是紧密相连的,它虽然产生于60年代,却反映了在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方向.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人格问题张挪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开放实践,使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历史性变革,中国公众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历史性变革。与之相应,在人们的道德心理机制上,也必将产生深刻的变化。重新确立与市场经济相...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和就业方式的日趋多样化,人们的活动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而使人们头脑中深层次的思想观念和认识问题开始凸显出来,面对这种复杂的情况,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就显得尤为迫切。首先,理想和信念决定着人们的前进方向和精神状态。人是一种有着自己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的动物,他不会也不可能像其他动物那样只会追求自己本能的满足。人在社会中生活,既需要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13.
长征构成了毛泽东精神多个维度生长的实践基座,催发毛泽东精神从斗争、独创、进取和乐观几个维度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情境中加以展开,而毛泽东精神又反过来为这一历史性壮举提供了信念、信仰与精神动力。更重要的是,这种精神决不因长征的胜利结束而消失,而是以极强的生命力继续存在于红军指战员们的历史记忆和革命实践中,并以极大的感染力和渗透力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实践范式。因此,透视长征途中呈现出来的毛泽东精神,有助于从中挖掘出有益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制度创新、全面深化改革和反腐倡廉建设的精神动力资源。  相似文献   

14.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各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哈萨克族在生活方式上也不例外的发生巨大的变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和各项事业的进步.给边疆哈萨克族的生活方式,特别是传统的生活方式提出了极大的挑战。笔者试就哈萨克族传统生活方式怎样才能既保留了优秀的传统生活方式,又能够更好的充分享受现代生活方式做一些浅显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夏远生 《学习导报》2013,(19):34-37
从列兵到统帅:毛泽东成长的实践精神 透过毛泽东的青春历程和成长之路,可以感受到毛泽东为改造中国与世界不懈奋斗的恢宏精神和博大胸怀,领略到他一路走来的坚实脚步、人生轨迹和革命功绩。而毛泽东早年在湖南的革命实践活动,恰好反映了伟人之初、人之常情和非凡之处,有助于人们具体认识毛泽东的理想、实践与人格,界定他在中国革命中的坐标和地位。  相似文献   

16.
乡村嬗变     
《党员文摘》2008,(3):I0001-I0002
我国的改革大潮发端于农村。改革开放50年来,我国农村旧貌变新颜,往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发生了令人惊叹的变化。目前,正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进入扎实稳步推进新捉村建设的新阶段,本栏目这一期选登的几幅美术作品,从不同侧面为您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我国农村50年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7.
发生在 2 0世纪的中国革命 ,是中国发展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壮举 ,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场翻天覆地的斗争。毛泽东生活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 ,是这场斗争的目击者、参加者、组织领导者、党的一代领袖。他以政治家与诗人的双重胸怀 ,丰富的实践经验 ,深厚的文学修养 ,写时代之事 ,塑时代之人 ,抒时代之情 ,形象地再现了中国人民半个多世纪波澜壮阔的斗争以及他本人的情感意志和人格精神 ,成为“五四”以来用古典诗词艺术反映现代社会生活的典范 ,开中华诗歌史上一代新风。学习和研究毛泽东诗词 ,可以从中获得多方面教益。在这里 ,试就毛泽东诗…  相似文献   

18.
信仰虽是一种精神现象和精神活动,但信仰本身却并不是精神冥想的产物。信仰说到底是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在人们的精神世界的内化。信仰蕴含并展示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蕴含并展示着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真正的信仰危机是指原有的良好而固定的信仰,经过一定的困惑和忧患,对自己原有的信仰发生进一步的怀疑和动摇,直至全面的抛弃,但还没有确立  相似文献   

19.
周涛 《实事求是》2016,(5):5-12
善恶因果律是人类道德生活的基本规律。随着社会环境变化和人类理性思维水平的提升,传统善恶因果律不断地遭到祛魅和解构,人们对善恶因果律的认知与信仰也发生了显著变化。马克思主义并不一般的反对善恶因果律,其对传统善恶因果律的揭露和批判,意在将人们从宗教的虚幻中唤醒,将人的本质还给人本身,从而使人们建立起科学的、反映人类道德生活普遍规律和价值期待的善恶因果律。秉承传统善恶因果律的合理因素,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传统善恶因果律进行科学改造和重新阐释,既是破解当前道德失范与道德冷漠难题的突破口,也是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彻底性和感召力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的善恶因果律的有效运行,既需要体现公平正义的制度规范的引导和保障,也需要个体的道德的自律和群体的道德自觉,更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本身,为新的善恶因果律提供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0.
张仁坤 《发展论坛》2002,(12):55-56
随着我国全面进入建设更加富裕的社会主义小康时期,人们越来越多地重视生活质量的问题。由于主观幸福感是衡量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加强居民的主观幸福感研究已经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注意。主观幸福感是人们所体验到的一种理想的(或非常满意的)存在状态。这种体验到的状态,反映的是人们是否作为一个正常的人而存在,以及这个正常存在的人在物质和精神方面达到了何种程度与水平。它是反映人民精神满足水平的一个有效的指标体系。加强对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对于把握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观条件和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