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社会转型期的阶层分化给社会发展带来了不稳定的因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参与,因此,当前最重要的是正确对待社会各阶层成员,保障他们的主体地位,通过利益整合机制、阶层共生机制、空间发展机制来协调各阶层之间的关系,最大范围内凝聚共识、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2.
开展阶层研究有不同的观察视角和方法。生态学提出的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相互依存、平衡发展的观点为阶层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研究民营企业家的地位获得、阶层流动以及社会政治属性,需要从社会生态的角度加以分析。将当代中国的民营经济及民营企业家的存在和发展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单位,作为一个生命系统加以考察,不仅可以确证这一经济成分和阶层得以确立并发展的社会根据,探寻他们与政经体制间存在的从共生走向和谐的相互作用关系,也可以阐明社会环境变迁对该阶层的形成、走势所具有的作用,揭示社会变革对这一阶层演变所具有的特殊要求,探寻如何培养一支优秀的企业家队伍,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认识上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有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的逐步确立,经营者与劳动者逐步分化为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阶层意识和阶层认同的逐步形成,是劳动者阶层逐步成熟的重要标志。阶层意识和阶层文化的形成以及企业的产权形式的变迁,对国有企业的劳动关系处理产生着深刻影响。从计划经济下的“主人翁”到市场经济下“劳动者”,国有企业的产权形式、单位体制、管理措施等,都在发生着新的变化。被管理和直接生产是劳动者在国有企业劳动关系最主要的特征。为适应这些变化,劳动者在心态上也经历了一个抗拒、调适、默认乃至认同的复杂过程。而国有企业劳动关系从行政关系到经济利益关系的转型,迫切要求各级政府对国有企业产权运行应当做出创造性的制度安排。如此,才能够实现国有企业劳动关系格局中产权与劳权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4.
我们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就是要求全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更加自觉地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和谐社会”至少应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涵: 一是社会资源兼容共生的社会。民族、宗教、党派、阶层是国家主要的  相似文献   

5.
文摘集萃     
《党建》2005,(2)
◆“和谐社会”的内涵邓伟志在2005年1月3日《学习时报》撰文认为,“和谐社会”的内涵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四方面:(1)“和谐社会”是社会资源兼容共生的社会。民族、宗教、党派、阶层是国家重要的社会资源。从历史上看,什么时候多教并存,什么时候社会和谐;什么时候多党合作,什么时  相似文献   

6.
报刊博览     
《新长征》2005,(3)
"和谐社会"的内涵 邓伟志在2005年1月3日《学习时报》上撰文认为,"和谐社会"至少应当包括以 下四方面内容:1、"和谐社会"是社会资源兼容共生的社会。民族、宗教、党派、阶层是 国家重要的社会资源。这些社会资源之间固然有这样那样的差异,但是它们都是共 存、共生于一个社会之中。"和谐社会"应当是各类社会资源互相促进而又互相制衡的 经纬交织的公民社会。2、"和谐社会"是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所谓"合理",是说社会 的组成部分,也就是子系统之间有一个比较匀称、比较均衡、比较稳定的关系。这些子  相似文献   

7.
共生现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共生理论可以应用于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运用共生理论研究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可以发现伴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模式经历了偏利和间歇共生状态、偏利与连续共生状态、非对称互惠与间歇共生状态、非对称互惠与连续共生状态和对称互惠与间歇共生状态的发展过程。目前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现状是非对称互惠与连续共生状态和对称互惠与间歇共生状态并存的共生状态,但最终会走向对称互惠与连续共生状态。  相似文献   

8.
来自湖北中部地区的调研经验表明,农村阶层分化基础上推行的大规模土地流转对于农村不同阶层有不同的影响。总体来讲,处于经济收入中上层的外出经商阶层和举家务工阶层就短期而言是受益的,但从长远来看,举家务工阶层也存在失地的担忧;处于中下层的务农为主的兼业阶层、务工为主兼业阶层和村庄贫弱阶层的利益则在不同程度上受损。这样的土地流转方式使"贫者越贫,富者越富",固化了农村阶层结构。另外从村庄整体来看,大规模土地流转并未增长村庄总体收入和整体福利。由此,对于大规模土地流转,政府部门应该谨言慎行。  相似文献   

9.
《求实》2013,(8)
根据土地等资源占有情况,将农民划分为利益取向、关系重心、价值观念和政治态度各异的不同阶层,不同阶层对农村政治社会事务的影响不同。在农村各阶层中,只有中间阶层因其独特的禀赋和价值,能够起到润滑阶层结构、协调阶层利益、整合阶层关系的作用,能够承担起作为农村政治社会稳定、党和国家政权在农村的阶层基础的使命。党和国家在农村的政策,应该以中间阶层的价值观及其行为准则作为调整农村利益结构的基点,只有这样,党和国家的农村政策才有预留和调整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李俊  赵毅 《学习论坛》2012,(9):66-68
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政治权力下移,农村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村阶层及其阶层利益的分化,导致了阶层利益冲突,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主要因素之一。合理调整农村阶层利益格局,淡化阶层边界,遏制阶层贫富分化,健全农村各阶层利益表达机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促进农村阶层和谐发展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分化中出现了阶层利益分化加快、阶层固化和阶层矛盾凸显的问题。这是由于制度安排不健全、权力和资本的约束不够以及利益表达机制的欠缺造成的。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国家治理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国家治理要在协调阶层利益、破除阶层固化及预防和化解阶层矛盾中实现制度规范、机会公平和政府、社会、公民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2.
(一)党在农村的工作怎样适应农民阶级结构的新变化:目前农民阶级队伍大体上可划分为五个阶层:①农业劳力者阶层。②乡镇企业职工阶层。③乡村管理者阶层。④个体工商户阶层。⑤私营企业主阶层。乡镇企业工人和农业生产者的两部分是党在农  相似文献   

13.
《求实》2019,(5)
新时代乡村共生治理的有效实现和持续运行需要相应的条件。利益关系、群众意愿、文化认知、组织规模和区域毗邻等五个因素,构成了新时代乡村共生治理有效性的变量函数。每个因素对新时代乡村共生治理的作用和功能的影响都是不同的:利益关系共生是新时代乡村共生治理有效实现的经济基础;群众意愿共生是新时代乡村共生治理有效实现的先决基础;组织规模共生是新时代乡村共生治理有效实现的内在基础;文化认知共生是新时代乡村共生治理有效实现的心理基础;区域毗邻共生是新时代乡村共生治理有效实现的空间基础。其中,利益关系和群众意愿是影响新时代乡村共生治理最直接、最关键的因素。实践证明,新时代乡村共生治理需要以达成共识的文化认知作为纽带,通过共生单元彼此利益关系的交融,增强共生单元参与乡村治理的意愿,形成一种互利共融的乡村治理"共同体",并以一种"包容式"价值理念来统筹新时代乡村治理格局,探寻一种以利益关系、群众意愿、文化认知、组织规模和区域毗邻为核心要素的新时代乡村共生治理的未来图景。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强势阶层和弱势阶层关系的和谐至关重要。现阶段在我国,干群关系、劳资关系、富人和穷人的关系是一种强势阶层和弱势阶层之间的关系。如何实现其关系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时政宽带     
短·波时事经纬政策法规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研究项目———“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课题,经过数十位社会学学者历时三年调查研究,已取得重大研究成果。专家们通过大量详实的调查数据,对当代中国社会阶层进行了分析,划分出了“十大阶层”: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经理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人员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市无业、失业和半失业阶层。社会阶层结构是基本国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部门有针对性地进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决策的依据。专家分析,…  相似文献   

16.
龚培兴 《求实》2002,(7):4-7
阶级和阶层问题 ,是新时期一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课题。研究阶级和阶层问题 ,应当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 ,抛弃“左”的和僵化的观念。阶级和阶层是分析社会问题的不同范畴 ,在今天更多地运用阶层这一范畴是必要的和符合实际的  相似文献   

17.
<正> 6.对中间阶层问题的探讨 ①关于中间阶层的定义。中间阶层有人又称为中产阶级、中产阶层、中等收入层等。对中间阶层的内涵外延,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主要的有以下几种:a.把收入和财富作为衡量阶层的标  相似文献   

18.
文章是对阶层关系研究传统的延续,基于对浙北D村的个案调查,引入村庄内部的社会性机制来透视阶层之间的关系,着重从村民日常交往的角度切入,研究村庄阶层关系的生成机制,动态地呈现阶层关系的建构逻辑,以此实现对相对静态的阶层结构研究的突破。随着工商业的发展,村庄阶层分化的凸显,村民日常交往实践规则的个人化,处于不同阶层的成员往往是根据自己现实的需要及喜好自由选择特定的对象进行交往,交往活动高度理性化,个人的主体性意识凸现出来。不同阶层的成员因职业、经济收入等原因,在交往意愿上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富人阶层交往意愿上的强动力、中间阶层交往意愿上的次强动力以及底层交往意愿上的弱动力。此种内涵于心理的交往意愿,在日常生活的交往实践中,借由交往活动专门化所导致的对时间的要求和交往规则及内容的消费化这两种社会机制型构了该村的阶层关系类型,主要体现为富人阶层、中间阶层对底层的排斥关系以及中间阶层对富人阶层的依附性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一)基本阶层 所谓“基本阶层”是指建国以来始终存在着的基本社会力量,如属于工人阶级范畴的产业工人阶层、知识分子阶层、官员阶层,属于农民阶级范畴的农业劳动者阶层等。 就工人阶级的本义而言:最典型的当然还是企业的蓝领工人和白领工人。到90年代中期。他们总共约为12000万人。其中传统的产业工人约为6500万人。 农业劳动者阶层.他们占农业人口的二分之一,共约3亿人。作为中国最大的一个阶层,贫富分化已经出现,并比城市严重得多。 退休职工阶层,是附着于城市的三大既有阶层的一个相对弱小的阶层。离退休职工的年增长率达20%,到1995年,总量已达到3094万人。 (二)新兴阶层 “新兴阶层”,指作为改革开放的直接产物,伴随着新  相似文献   

20.
伍小涛 《当代贵州》2013,(20):62-62
贵州知识阶层的觉醒,改变了贵州的社会结构,为贵州从传统走向现代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近代贵州的知识阶层可分为两大部分:即传统知识阶层和新兴知识阶层。传统知识阶层主要是科举时代的士。甲午战争时,贵州传统知识阶层的人数有了很大的发展。根据学者曾凡炎的统计:在晚清四朝中,道光朝贵州进士95名,约占该朝进士总数(3226名)的2.94%;咸丰朝贵州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