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茶里人生     
李光乾 《廉政瞭望》2006,(12):55-55
很喜欢这样一副对联:生为寻常草,死成玉茗香,死耶生耶?失去三闾位,得来九歌浩,失哉得哉?这是一副茶联,借助茶叶的经历,说明得失的辩证关系,读后发人深思。茶的一生耐人寻味。茶圣陆羽《茶经》有言:“茶者,南方之佳木也。”茶树生长在气候温和,莽莽苍苍的南方大山中,其生命特征独具一格。当茶芽离开枝头时,它的生命也就结束了,然而经过高火的烘烤,搓揉的磨炼,烈日的曝晒,沸水的浸泡,它的生命又焕发出绚丽的色彩。它失去了抽枝成杈的机会,却在茶杯中得到了永生。从中可以悟出一个道理,原来得失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比如有的富家子弟,他们养尊处…  相似文献   

2.
陈亚莉 《当代党员》2009,(12):20-20
“感谢您不辞辛劳,在繁忙的工作中亲临茶树村,给我们送来了关怀和温暖,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和未来……”2009年1O月,万盛区区长潘毅琴收到了石林镇茶树村送来的一封信。这封饱含深情的感谢信,源于潘毅琴两次走访茶树村,为村里绘出了发展蓝图。今年1月,潘毅琴走马上任万盛区区长,她选择的联系点就是市级贫困村茶树村。  相似文献   

3.
<正>毕节市百里杜鹃管理区将茶产业作为“一县一业”农业主导产业,助推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有效推动茶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以旅促茶、以茶兴旅的发展之路。斗转星移又逢春,正是万物复苏时。在毕节市百里杜鹃管理区,一个个山坡上茶树郁郁葱葱,青枝绿叶间粒粒新芽正在春风中露出头来。  相似文献   

4.
在现实生活中,有时急着穿衣服的时候,扣子老是扣不好、对不准,衣服是错位的,一检查才发现是第一颗纽扣扣错了。这种现象在社会学上被称为“第一颗纽扣效应”。人生如穿衣。在人生旅途中, 每个人的生活目标、生活态度,包括从事每一项职业,每一种工作, 做每一件事情,关键确定在一个什么样的基点上,这就是“第一颗纽扣”,也是一个总开关。人轰轰烈烈光辉一生,是一个很高的境界;兢兢业业淡泊一生,也是一个很高的境界。在重要的岗位上做重要的事,  相似文献   

5.
正以茶兴业、以茶惠民、以茶养文,助推黔南打造民族地区创新发展先行示范区进程,努力走出一条速度快、质量高、百姓富、生态美的绿色发展新路。在"2016都匀毛尖(国际)茶人会"(以下简称"茶人会")举办前夕,《当代贵州》记者就黔南以茶兴业、以茶惠民、以茶养文话题,对黔南州委书记龙长春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1,(13):123-123
“柴米油盐酱醋荼”,茶不过是百姓生活的一种日常消费品,古往今来的文人雅客却赋予了它更多的品格与趣味。魏晋以来,天下骚乱,文人无以匡世,渐兴清谈之风。最初的清谈家多为酒徒,如著名的“竹林七贤”。后期的清谈家则出现许多茶人,他们以茶助清谈之兴,把饮茶与精神恰到好处地结合到了一起。  相似文献   

7.
茶蕴独到     
周开迅 《当代贵州》2012,(23):36-37
“黔中桃李可寻芳/摘茶人自忙/月团犀胯斗圆方/研膏人焙香/青箬裹/绛纱囊/品高闻外江/酒阑传碗舞红裳/都濡春味长”。这是宋代大词人黄庭坚歌咏遵义务川茶的著名词章。800多年后,西迁至湄潭的浙江大学教授苏步青在湄江河畔深情吟唱遵义湄潭茶:  相似文献   

8.
近日在几本杂志上看到几篇关于读书的文章,把读书一事说得很神乎,诸如“读书可以长寿”、“伟人都爱读书”、“一本书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等等。有人还把读书分成六个层次,最低层次是为寻求刺激而读书,最高层次是为思想修养而读书。其实,大可不必为读书做种种设置,读书是人生的一个基本需求。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读书中度过的,  相似文献   

9.
茶源贵州     
正南方有嘉木,黔地出好茶。贵州是世界古茶树起源地之一,有世界面积最大的野生茶树群落,有世界最古老的野生型和栽培型古茶树,有物种最多的栽培古茶园,古茶树多达120多万株,珍稀特异古茶树资源让这里成为宝贵的茶树基因库。晴隆发现目前世界上最早的茶籽化石,唐代陆羽《茶经》曰"茶之出黔中",进一步印证了贵州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多云雾、无污染的生态优势,更造就了贵州"干净茶"与众不同的优良特质。  相似文献   

10.
做人与做官是紧密相联的。中国传统文化一向注重人品修养,强调“先修身而后求能”,“人可一生不仕,不可一日无德”。一个品行不端的人仕途上也许能得势于一时,  相似文献   

11.
文杰 《党建文汇》2007,(4):52-52
一个普通的美国家庭,女儿4岁时,父亲应征入伍去了越南,不幸阵亡。母亲一生未再嫁。多年后,母亲去世,女儿在一个小盒子里发现一首母亲年轻时写的诗,题目叫“你没有做到的事”。  相似文献   

12.
正陆羽一生敬茶、爱茶、嗜茶。历经数年研茶事、参茶道、记茶史,写就了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被后世尊称为"茶圣"。陆羽曾说"茶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循着《茶经》的字句,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一一探寻其间所述诸多事物,竟然在贵州的群山村落里找到痕迹。  相似文献   

13.
茶之所查     
闲暇窗读,偶被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咏茶》诗所感,兹录如次:“扬子江心第一泉,南金来北铸文渊;男儿斩却楼兰骨,闲品茶经拜羽仙。”用扬子江心第一泉之水烹茶,饮后就会激发文思。就是卫国杀敌的男儿汉子,闲时品品咱中国的茶,拜读一下《茶经》,也是大有裨益的。文公赞茶,对今人亦有启发。 查一下茶,乃我国特产。相传远古时代,神农(炎帝)尝百草,一次被毒草毒倒于茶树之下,幸得茶树上的露珠坠入嘴里,才得解除草毒。故至今仍有“茶解药性”之说。陆羽的《茶经》也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饮自鲁周公。”至今,我国用茶已有四千余年的历史,将野茶变为人工培植,也达二千多载。古人十分重视茶,以茶为聘礼,称为“下茶”,还以茶为祭祀之贡品。《诗经》中就有咏茶之诗句,西晋诗人张载有诗云:“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人生苟安乐,兹土聊可娱。”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商路的打通,我国的种茶、制茶技术和茶种,传至了印度,后又传至了英国等西欧国家,这是我们祖先对人类的一项贡献,我们应引以自豪。可是,今天的国人,却有崇英茶而卑国茶者,真是自轻自贱。  相似文献   

14.
正从事茶叶行业以来,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四川蒙顶山茶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李应璋。"为什么蒙顶山茶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上,就没有留下一家百年老店?"带着这个问题,李应璋查阅了很多资料,也请教过许多老茶人、专家、学者,渐渐得出了一个结论:"贡茶光环、边茶维稳、禅茶修身,也许就是造成蒙顶山茶发展历史上没有百年老店的一个重要原因。"千年贡茶意重蒙顶  相似文献   

15.
四面山古茶     
正茶圣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延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两人合抱的茶树是茶树家族老祖宗,在江津四面山曾经就有生长。四面山是川渝黔缓冲地带。抗战时期,重庆有一种特殊商人悄然进出四面山,以黄金收购一种古茶叶,名曰猴茶。  相似文献   

16.
热爱与执着往往能成就一番事业。"人的一生需要做的事很多,但只要能把一件事做好就足矣。"杨斌就因为热衷于一件事,并执着地做好一件事,成就了他人生的辉煌。  相似文献   

17.
接受经验是提高认识的必由之路。然而,承认接受经验的重要,并不一定就能正确地接受经验。经一事,不长一智的情形是有的。华君武同志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漫画“转败为胜”,为著名的“龟兔赛跑”的寓言,作了一个别出心裁的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已知的贵州古茶树物种有大厂茶(原称四球茶)、五柱茶、秃房茶、榕江茶、大树茶等,包含了茶组植物的4个系6个种,同时还有一批尚待定名的茶种。植物学家公认的是物种多的地区也就是该种作物的起源中心,所以贵州属于茶树原产地地理起源中心,是有充分依据的,也是不需要争论的。贵州古茶树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点,如以贵阳为中轴线,野生型茶树大部分分布在西部,栽培型茶树主要在中部和东部,如大厂茶集中在黔西南和黔南的七八个县,分布范围超过了云南和广西;秃房茶和大  相似文献   

19.
1956年。上海刘鸿生企业全部公私合营后,有朋友问刘鸿生:“你舍得不舍得?”刘笑着说:“讲老实活、作为一个资本家,我有点舍不得。但是,话得说回来;作为一个民族资本家,我又舍得。”他说:“资本家有两个舍不得。一个是权,一个是利”。“权是资本家的命根子。有了这个权,资本家就可以指挥一切,命令一切。我的一生,就是事握企业大权的一生,决定刘氏企业命运的一生。”“可是,现在我已年近古稀,身体多病。”“我不应该继续掌权。”“现在公私合营了。可以由国家派出有真才实学的人来掌握大权,不是更好吗?”“所谓利,就资本家…  相似文献   

20.
王艳霞 《当代贵州》2014,(24):57-57
正贵州茶产业的发展需要强化科技支撑,提高科技服务茶产业的能力与水平;调整学科方向,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创新能力提升。茶产业发展需要以科技引领,无论是多个茶树良种的引进和推广、制茶机械的创新,还是茶产业链条的延伸、企业的科技示范带动,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科技创新调整学科方向贵州茶产业的发展需要强化科技支撑,提高科技服务茶产业能力与水平;加强与相关科研院所及企业的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