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海商贸资产经营公司成立于1999年11月,当时省国资委授权资产总额为9.13亿元,负债总额为7、24亿元,净资产1、89亿元,至1999年末.全系统已累计亏损1、19亿元,改革和调整的任务之重可想而知。两年多来,在省委、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公司坚持边组建边改革,采取多种形式,因企制宜,彻底放开搞活。到目前,公司所属的13家企业中,9家进入破产程序,  相似文献   

2.
钢锋 《支部生活》2007,(8):47-47
经济实体是指国有大中型企业在进行结构调整、重组改制和主辅分离中,利用原企业非主业资产、闲置资产和政策性关闭破产企业的有效资产创办的独立核算、产权明晰并逐步实行产权主体多元化、分流安置本企业富余人员和关闭破产企业职工的企业。  相似文献   

3.
前线文库     
《前线》1997,(2)
不能用破产政策实行兼并国务院副总理朱基近日在福建考察的强调:兼并、破产是转变企业机制的一个重要手段,但企业的破产与兼并在本质上和政策上都有原则的区别,不能用破产的政策来实行兼并。他说,国务院有关文件明确规定,优势企业兼并劣势企业,必须承担劣势企业的全部债务,但可以享受停止付息、分期还本的优惠政策。我们鼓励多兼并,因为它有利于避免国家银行资产的损失。这方面的政策还可以再优惠一点,但不能冲销债务。至于企业破产,就必须是这个企业不复存在,职工重新安置,破产企业的资产(包括土地)拍卖所得首先用于安置职工…  相似文献   

4.
风险隔离机制是资产证券化中的精妙之处,是证券化操作得以成功的关键。资产证券化的风险主要来自于破产风险:一是发起人的破产,一是SPV自己的破产。风险隔离机制的建立,目的是阻断来自SPV自身和发起人的破产风险,使其所发证券达到吸引投资者的信用级别。  相似文献   

5.
风险隔离机制是资产证券化中的精妙之处,是证券化操作得以成功的关键.资产证券化的风险主要来自于破产风险一是发起人的破产,一是SPV自己的破产.风险隔离机制的建立,目的是阻断来自SPV自身和发起人的破产风险,使其所发证券达到吸引投资者的信用级别.  相似文献   

6.
《新长征》2000,(3)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谢平在 2000年 1月11日《经济日报》撰文指出,目前金融业重组面临七大难点:一、对个人存款保证支付问题。因为没有存款保险制度,一些金融机构关闭后,其有效资产甚至不够支付自然人储董存款的本金。二、目前没有适用于金融机何关闭和破产的法律,所以对金融机构破产很难操作。三、中国设立的资产管理公司处置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但这涉及最后损失田谁补偿的问题。四.正在准备实行农村信用衬的存款保险制厦与自前四大银行占有63%存款.贷款市场份额的现状有矛盾。五、现有的金融业会计准则不适应金融机…  相似文献   

7.
顾玉玺 《当代贵州》2008,(16):57-58
六枝工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自2000年元月利用六枝矿务局政策性破产资产重组8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新企业新特点,励精图治,知难而上。应对挑战,顽强拼搏,8年迈了8大步,年年都上新台阶。企业不但冲出了困境,而且发生了质的变化和飞跃。公司现有资产总额26亿元,  相似文献   

8.
政策指南     
国企改革重大举措出台国家经贸委等8部委日前联合出台重大举措,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为切实解决大量富余人员的出路问题,国家将鼓励有条件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在进行结构调整、重组改制和主辅分离中,利用非主业资产、闲置资产和关闭破产企业的有效资产,改制创办面向市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法人经济实体,多渠道分流安置企业富余人员和关闭破产企业职工,减轻社会就业压力。在实施主辅分离改制分流过程中,各地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富余人员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劳动合同的变更、社会保险关系的接…  相似文献   

9.
徐有张 《党建文汇》2002,(10):41-41
因“陈馅月饼”震惊全国的南京冠生园日前以“经营不善,管理混乱,资不抵债”为由向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破产。这家有着70年历史的知名企业即将寿终正寝,令人伤感、痛惜。南京冠生园因何破产?感慨之余人们纷纷评说。一位经济学专家痛切地指出,南京冠生园的破产与其说是经营破产,不如说是信誉破产。该公司一位老师傅痛心地说.  相似文献   

10.
自然人欠账不还,无资产可以执行,导致司法判决实际无效。债务人欠账过多,可能生活仍然奢华高调,严重侵犯债权人利益。采取个人信用破产制度,限制债务人权利,同时部分保护债权人利益,是平衡债权人与债务人利益的一种制度设置。设置自然人信用破产制度需要关注破产对象、破产程序、破产后续管理、配套措施建设等内容。  相似文献   

11.
永红针织总厂2003年10月31日正式进入政策性破产程序。经过两年时间,基本上完成了资产清算、职工身份置换、企业资产拍卖、人员分流安置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目标。总体而言,有着近40年历史和近2000名职工的永红针织总厂,较为平稳地完成了破产改制工作,进入了新的二次创业阶段。总结、研究永红针  相似文献   

12.
我们所说的"三类实物资产",一是国有企业在改制过程中的核销实物资产; 二是属于政策性破产的国有企业资产;三是国有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待报废资产和闲置设备。通过产权交易平台对三类实物资产实施公开处置,是进一步完善国资监管及产权交易工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监管和司法部门先后通过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计划运作管理规定》(合称"《资管细则》")和《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简称"《九民纪要》")明确了企业资产证券化中的特殊目的载体的性质是信托,由此为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提供了与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类似的实现破产风险隔离的规则基础。但在产品结构设计时,还应当考虑《信托法》赋予债权人的撤销权、对作为资产服务机构的原始权益的回收款项及行为的认定以及对需原始权益人持续履行《资产买卖协议》性质的认定等因素,否则可能妨碍破产隔离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据中新社报道,自1998年来,安徽省102户大中型企业"政策性破产",彻底消灭一批巨型亏损源,累计盘活存量资产93亿元.据悉,目前,安徽尚有70个项目将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其中包括已进入国家正式计划、尚未实施终结的项目40个,安徽方面力争2007年上半年进入破产程序,下半年实施终结.其余30个项目也力争1年内完成关闭破产实施工作.  相似文献   

15.
经贸信息     
从在北京召开的大企业、大集团资产优化重组国际研讨会上获悉,继1996年全国58个试点城市1099户企业破产终结、1192家企业被兼并、123万职工下岗分流之后,1997年的调整和重组工作明显加大了力度。根据计划,1997年涉及到的兼并破产企业有2980户,其中大中型企业占70%;涉及资产总额4155亿元,职工560万人。近几年,上海市仅被兼并、联合、破产、关闭而“销号”的企业就有约800户,百万下岗职工已有80多万通过再就业工程重新上岗工作。  相似文献   

16.
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处理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了一个实质性阶段。但是,资产管理公司的介入可能带来新的风险,其中最突出的是道德风险,因此,如何防范多重道德风险是资产管理公司成功运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96年以来,我们按照三个有利于的原则、采取一企一策、因企制宜、分类指导的办法,采取多种形式对企业进行改革。(一)破产重组。对严重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实施破产重组、乌奴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截止9。3年6R末.累计亏损2521万元,资产负债率为126X。经过与金融部门反复协商.决定对企业依法实施破产。在操作过程中依照《破产法》的有关规定,由职工集资50万元.组建了牙克石北星有限责任公司,对原企业的有效资产实行租赁,重新启动生产,职工全部得到了安置,达到了“先死是为了后活”的预期目的。对破产后不能整体重组的采取…  相似文献   

18.
2001年12月2日,全球最大的能源交易商安然公司向外界宣布向纽约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它开列的资产总额为498亿美元,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大宗的破产申请案。安然公司曾经是叱咤风云的“能源帝国”。它1985年由两家天然气公司合并而成,在短短的16年内一路飞腾,2000年的总收入高达1000亿美元,名列《财富》杂志“美国500强”中第七,过去10年来一直是美国乃至世界最大的能源交易商,在其最辉煌的年代,它掌控着美国20%的电能和天然气交易。安然不仅是天然气和电力行业的巨擘,而且还是电信、投资、纸业、木材和保险业的大腕。这家超级“巨  相似文献   

19.
据中新社报道,自1998年来,安徽省102户大中型企业"政策性破产",彻底消灭一批巨型亏损源,累计盘活存量资产93亿元.据悉,目前,安徽尚有70个项目将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其中包括已进入国家正式计划、尚未实施终结的项目40个,安徽方面力争2007年上半年进入破产程序,下半年实施终结.其余30个项目也力争1年内完成关闭破产实施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丁兆增 《世纪桥》2008,(4):58-59
破产原因又称为破产界限,它是申请债务人破产的事实根据,是对债务人依法进行破产清算和破产预防的法律事实。破产原因是破产程序开始的前提,破产原因的存在与否也是判断破产申请能否成立、法院能否受理申请以及能否作出破产宣告的法定依据。破产原因是破产法律制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关系到破产程序的启动标准及启动效力、破产撤销权效力的起算起点、确定董事个人责任产生的时点等诸多破产法中的疑难问题,向来是破产法律中的焦点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