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文章根据非均衡发展理论,通过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实践的回顾和对现状的分析,提出在西部大开发中应该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选择优势区位优先开发、重点突破。文章认为四川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经济及综合优势明显,发展势头良好,应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把四川建成名副其实的西部经济中心。  相似文献   

2.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 是一个从初步的区域经济思想、实施政策到明确提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过程,并且这一过程是在特定的经济背景和国际环境下不断调整、逐步深化的过程,是一个一脉相承的延续过程。 本文认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三个阶段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进行探讨和总结:其一是思想。理论层面,其二是政策措施层面。西方区域经济理论中的“发展战略理论”只是区域经济中具有宏观指导性理论的一部分,是指对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构想和谋划。而我国在不断调整和完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时,在政策措施层面,既有对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发展实践的借鉴,更多的则是对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自我总结和创新。本文将试图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及在政策措施上的调整进行阐述。 一、充分利用沿海,实现均衡布局的 区域经济思想 50年代中期,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把正确处理沿海与内地发展关系作为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的重大关系之一提出来,他指出,“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毛泽东同志的区域经济思想集中体现为要高度重视国内工业布局...  相似文献   

3.
国家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四川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省委、省政府决定用追赶型跨越式发展,通过今后十年的努力,把四川建设成西部的经济强省和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实现四川农业大省到农业强省的跨越。搞好四川农业大开发,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抓好农业科技教育的发展,加快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依靠科技、教育和人才来实现农业大开发目标。  相似文献   

4.
一、美国信息技术产业迅速崛起的理论与实践 1.产业结构理论与主导产业 产业结构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产业之间的生产技术、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每一个产业都是这一再生产链条上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要求每一个产业都要以与国民经济呈合理比例的速度发展,如果一个产业比重过大,就会造成剩余和浪费;如果一个产业比重过小,就会成为再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妨碍国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对我国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一个理论与实践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选择并实行了优先发展东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这种发展战略的实施,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但毋庸讳言,也造成了一些十分明显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6.
从均衡发展到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战略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区域发展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先后选择实施了三个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即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尽管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功不可没 ,但只有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才是适合我国当前国情的最佳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7.
工业是区域的基础产业,工业的发展水平决定区域的发展水平。近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四川工业。四川省已提出了工业强省战略,为此,提出了培育大企业和大集团、培育产业集群等发展战略;在四川省委九届四次会议提出了"7+3"的工业发展战略,随后提出了承接产业转移等发展思路。近年来,虽然四川工业发展较快,但提升四川工业竞争力仍然存在大量问题,文章就主要通过四川与全国发达省区工业发展比较、对四川工业竞争力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四川工业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在地区的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方面,面临程度不同的区域差距问题,而各国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无一例外的是在“公平”与“效率”的张力中进行的。公平与效率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追求的两大目标,正确的目标取向应该是寻求效率与公平的最佳“结合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进同样面临着公平与效率目标实现模式的选择问题,即如何正确处理我国的沿海与内地的关系、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关系。一、新中国成立以后到改革开放之前,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与公平优先目标的选择在西方列强叩开中…  相似文献   

9.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大力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目前,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已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而区域产业结构的同化现象则是产业结构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这一问题能否解决,解决的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因此,必须对产业结构同化问题给以足够的重视,深入研究并从根本上加以解决。一、区域产业结构同化的后果所谓区域产业结构同化,是指在国民经济运行与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区未能依据本地资源禀赋与比较优势来选择不同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而是背离区域产业合理分工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文章指出,新中国三代领导人先后选择了"均衡-非均衡-再均衡"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路;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想演变的主要原因--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区位优势的变化;文章认为,三代领导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实践的启示是,要使我国区域经济长期协调发展,必须处理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加强党的领导、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加强民族团结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经济发展战略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总纲。从四川经济发展战略转变的历史进程、阶段特征、主要成就和经验教训方面进行总结,对于研究四川今后的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多民族大国,区域能否协调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亦是重大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党的十二大以来的历次党代会报告中,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都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经历了初步形成、正式确立到全面深化的演进过程,其基本内容、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也由非均衡发展中的协调逐步走向全面协调。十二大以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演进过程,既体现了党对中国当代社会发展模式、发展价值观和执政理念探索和认识的不断深化,也体现了党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历史进程中关于社会发展战略构想与策略安排的日渐成熟。  相似文献   

13.
杨敏 《新视野》2002,3(4):12-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充满活力,对我国的国策制定和战略选择产生了深刻影响,这些是与邓小平区域发展理论及其对实践的指导密不可分的。邓小平区域发展理论集中代表了我国区域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前沿,凝结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要,是整个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社会学的学科角度对这一理论进行发掘、理解和阐释,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仅是一种初步尝试。一、理解邓小平区域发展理论的重要前提在一种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理论中,其深层预设往往蕴含了对理论本身进行深入理解的先决条件。邓小平区域发展…  相似文献   

14.
加入WTO是适应经济全球化,促进我国经济振兴的重要战略选择。宁夏是一个农业省区,又有许多特色农产品,应抓住这一机遇,采取对策,迅速发展宁夏农业经济。  相似文献   

15.
大转变——实施高起点旅游经济发展战略 一个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决定于特定的自然、社会状况和历史过程。武夷山撤县建市之前,是一个典型的以农业为主导的山区经济。如何改变面貌?最重要是要选择一条适合武夷山发展的路子。1991年武夷山提出了“以山兴市”的发展战略,这是武夷山人探求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以粮为纲”传统经济发展思路的一个重大转变。但由于历史的局限,“以山兴市”还带着浓厚的农业经济意识,因而对武夷山区域经济的发展而言,并未带来质的变化。其后的实践一再证明,对拥有独特旅游资源的武夷山区域经济来说,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思路和模式,不仅不能使武夷山有效地摆脱贫困和落后,相反是制约武夷山大发展、快发展的主要羁绊。  相似文献   

16.
以加强自主创新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企业为主体,以人才为根本,坚定不移地走创新型发展道路。西部大开发以来,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川”和“人才强省”战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党的十六大以来,全省经济年均增速超过12%,经济总量一年上一个千亿元台阶,达到7385亿元。围绕推进区域创新发展,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坚持“第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确立区域创新发展的主体战略四川是欠发达的西部省份,创新之路就是四川发展之路、富民强省之…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三大经济发展地带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落差,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除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和农业生产技术条件及水平的差异外,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因素是农村产业结构的差异。为应对入世挑战,尽快缩小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落差,必须采取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措施,第一产业实施市场导向战略,第二产业实施区域差别战略;第三产业实施加速补齐战略。  相似文献   

18.
区域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 ,由于经济、科技与社会发展的水平不同 ,必须作出相应调整。除了要考虑各项选择基准的要求外 ,还必须充分考虑主导产业成长所面临的约束条件和各地的具体经济情况 ,明确资源状况、市场需求状况、产业状况、区域科学技术发展状况以及政策等因素对主导产业选择的约束。鉴于四川产业结构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考虑到四川外部约束条件对于主导产业选择的制约 ,为了充分发挥综合比较优势 ,本文认为目前四川在主导产业选择上应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业、住房业、旅游业和金融业。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实践与西部大开发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国家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标志着我国区域发展战略重点的重大转移,必将对全国的经济发展格局特别是广大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实践的角度,理解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背景及内涵,对于正确实施这一战略有重要意义。一、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概要资源在区域之间的配置有其自身的规律,对这些规律的揭示就产生了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它包括区域之间的关系、生产力布局理论及各区域自身如何发展的理论等繁杂的内容。其中最基本的也是对区域发展战略影响较大的是均衡发展论、非均…  相似文献   

20.
会展作为一种高利润和环保的行业 ,会从多个方面对一个城市的综合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本文立足于成都的总体发展战略并结合城市特点 ,论述了发展会展业对成都的重要意义 ,分析了成都会展业发展的优劣势 ,并与主要竞争对手进行比较 ,在此基础上提出成都会展业发展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