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在我国经济布局中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45年来,党和政府对新疆经济的发展问题非常重视,制定了各种民族经济政策,并在财力、人力、物力和技术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巨额补助。民族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加快新疆经济的发展,尽快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变化,新疆经济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从50年代到现在,我国在生产力布局上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改革开放前的“均衡发展战略”和改革开放后的“梯度发展战略”以及现在开始的“协调发展战略”。与此相适应.建国40多年来新疆民族经济政策的历史沿革随国…  相似文献   

2.
赶超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发展战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赶超”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用100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国经济发展实行“三步走”的战略步骤;经济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等“赶超”思想。文章就邓小平“赶超”思想的渊源、主要内容及进一步丰富发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经历了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以及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将区域发展的战略重心东移,强调“效率优先”和优先发展东部地区,但区域发展差距相应地开始逐渐拉大;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试图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中解决区域发展差距的问题,而将战略重点转向了“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则更加注重公平,突出解决区域发展中的公平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由于各种因素的合力作用,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一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西部地区的落后状况,既制约着其它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又有悻于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原则。为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先后采取了三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即“均衡布局”战略、“沿海优先”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三种战略是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各有其特点,但都推动和加速了西部地区的开发。 一 从50年代初到70年代后期的近30年时间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  相似文献   

5.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四化”协调发展中存在着工业化对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带动力不强,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不力,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融合不够,不同区域之间“四化”发展水平不同等问题.为此,要发挥工业化、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长效机制,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化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融合,通过区域信息化的协调发展推进区域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非均衡到均衡:改革开放30年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实行了差异较大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本文对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的各种区域发展战略进行了梳理和回顾,重点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从非均衡发展战略向均衡发展战略的转变,并得出了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完整地阐述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标志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按照《建议》的部署,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应是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这一战略既突破了我国传统区域发展的思维定式,拓宽了区域发展的新空间,开辟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路径,也创建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机制和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之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湖南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的首战之年,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意义重大。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确保实施“三高四新”战略见到新气象。  相似文献   

9.
建国 50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一条曲折前进的道路,有丰富的经验,也有沉痛的教训,有必要从战略高度上加以回顾和总结。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分界线,这 50年的经济发展史,可以分为两大阶段。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对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探索过程   (一 )“一五时期战略”( 1953- 1957年)   建国后经过三年的恢复时期,国内经济形势趋于好转,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提到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面前。 1953年 6月,党中央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 《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中指出:“解决发展差距,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今后改革和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从当前贫困山区生产力发展的实际状况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大目标、大环境来思考问题,笔者认为实现生产要素组合对接是解决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一、贫困山区存在发展差距的深层原因,在于生产要素组合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不按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从而推进社会主义生产力向更大范围、更广阔领域和更高层次发展,以形成产业化、规模化和社会化的大生产格局.然而贫困山区在多种因素的制约下,其生产要素的组合现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及运行规律存在着较大的反差.  相似文献   

11.
朱晓俊  张永军 《实践》2006,(6):29-30
“十五”以来,我区坚持非均衡发展战略,推动资源富集区和优势地区率先发展, 区域经济进入一个黄金发展期,形成了以呼包鄂地区为龙头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十一五”期间,我国与俄罗斯、蒙古经济贸易合作进一步深化,西部开发进入新的阶段,我区东部地区正式纳入国家东北  相似文献   

12.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 是一个从初步的区域经济思想、实施政策到明确提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过程,并且这一过程是在特定的经济背景和国际环境下不断调整、逐步深化的过程,是一个一脉相承的延续过程。 本文认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三个阶段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进行探讨和总结:其一是思想。理论层面,其二是政策措施层面。西方区域经济理论中的“发展战略理论”只是区域经济中具有宏观指导性理论的一部分,是指对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构想和谋划。而我国在不断调整和完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时,在政策措施层面,既有对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发展实践的借鉴,更多的则是对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自我总结和创新。本文将试图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及在政策措施上的调整进行阐述。 一、充分利用沿海,实现均衡布局的 区域经济思想 50年代中期,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把正确处理沿海与内地发展关系作为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的重大关系之一提出来,他指出,“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毛泽东同志的区域经济思想集中体现为要高度重视国内工业布局...  相似文献   

13.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在地区的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方面,面临程度不同的区域差距问题,而各国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无一例外的是在“公平”与“效率”的张力中进行的。公平与效率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追求的两大目标,正确的目标取向应该是寻求效率与公平的最佳“结合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进同样面临着公平与效率目标实现模式的选择问题,即如何正确处理我国的沿海与内地的关系、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关系。一、新中国成立以后到改革开放之前,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与公平优先目标的选择在西方列强叩开中…  相似文献   

14.
发展战略是一个专门探索如何充分利用本国本地区的优势、潜力和客观环境,以求经济乃至社会发展的战略研究问题.不同时期、不同的条件、不同的指导思想,会产生不同的发展战略.党在“八大”前后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探索,是我党探索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关于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党中央高瞻远瞩、总揽全局、审时度势,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全局和保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在新的形势下,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将对我国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全局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一、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走出去”战略是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新发展。上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基于对中国国情和世界形势的深刻分析,就我国对外开放问题作出了一系列精辟论述,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对外开放理论。他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  相似文献   

16.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新时代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战略,是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对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新探索和新实践。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体现了习近平同志严谨的历史思维、辩证思维,体现了他对中国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区域经济发展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创新和发展,同时借鉴了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有益成果。明确其思想基础与理论渊源,对于进一步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汪圣云 《求实》2000,(10):5-6
邓小平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 ,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而关于“两个大局”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全面理解邓小平“两个大局”战略思想的内涵 ,对于促进东西部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 ,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步伐 ,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一、“两个大局”战略思想的基本内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如何“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 ,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 ,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根据国情,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制定能在经济建设过程中保证经济建设顺利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建国后,我党曾多次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最有影响的是党的“八大”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对其进行创造性发展的新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一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后,从国情出发,借鉴苏联和东欧的教训,总结我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确定了对我国经济建设有较大影响的“八大”经济发展战略,其主要内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根据我国主要矛盾的变化,旗帜鲜明地提出了…  相似文献   

19.
中共“八大”迄今已过去40年了。这4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终于走上了正确的轨道。在40年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历史进程中,中共“八大”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回顾中共“八大”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所作的正确决策,对加深我国国情的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毛泽东在“八大”的开幕词中提出:“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切可能团…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证明,实施“引进来”的发展战略,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短短20年,我们提前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国家发展第二步战略目标,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迅速提高。本期编发的中央党校副校长张志新的文章《“走出去”——长远而现实的重大选择》,是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号角,文章在分析了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情况后指出:当前,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改革开放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选择,是我国顺应和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战略选择。文章从振兴中华,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的高度,从全球政治、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在理论上阐述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大战略意义、现实意义、必然性和必要性。不但对于我们今后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入WTO,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维护我们党始终成为“三个代表”的历史地位、发展进程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都有深刻的启迪。我们希望通过刊发此文,引起广大读者的讨论和深入研究。促进我州实施西部大开发,进一步发挥我州的地缘优势,把“引进来”、“走出去”这篇对外开放的大文章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