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四川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四川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描述了四川民族地区社会制度的变迁历程及其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了对四川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制度安排。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由政府策动的制度创新,提高民族地区的制度体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传统的非正式制度安排的契合程度,进而促进四川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柴尚金 《前线》2022,(1):4-7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核心要义,表现为一系列制度安排,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过程。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是历史的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结晶。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同西方之乱的制度困境相比,优势明显,日益成为中国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和国际意识形态博弈的制胜法宝。  相似文献   

3.
房博 《实事求是》2008,(3):27-2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一种非正式制度安排,它的提出,在于打破当前社会中的非正式制度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发展的限制。作为与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念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强大的经济功能,能够大大提升经济绩效。  相似文献   

4.
汪海霞 《求实》2007,2(9):71-73
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是现代社会进行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的重要依据,是协调社会各个阶层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一个社会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源泉,也必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价值取向。要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首先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一个公平正义的制度体系。只有整个制度真正蕴涵和体现了社会普遍认同的社会公平和正义,才能取得最为广泛的社会认同和支持,才能得到最为有效的遵循、实施,才能真正确保社会个体的权利、机会、过程和结果的平等。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一个公平正义的制度体系,制度公平才是最大的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5.
人民性蕴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是马克思主义“主权在民”政治学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安排中的内在体现。人民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价值指向和实践动力。切实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的切身权利、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凝聚人民的磅礴伟力,可以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杨曼 《新长征》2014,(10):8-10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是"党领导人民管理国家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安排",国家治理能力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国治党治军等各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仅有认识、理念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有相应的制度安排与之相配套;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地进行制度创新,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仅有认识、理念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有相应的制度安排与之相配套;因此,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地进行制度创新,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9.
《奋斗》2020,(3):20-21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系统安排,阐明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明确了坚持和巩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基本内容,提出了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龙江森工集团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落实好这一战略部署,高举生态建设大旗,模范践行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0.
十八大报告要求全党坚定"三个自信",其中制度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的集中体现形式,更具突出价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需要我们全面科学把握其内涵,对社会主义制度形态的信仰、对国家基本制度安排的客观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理性把握是科学理解制度自信内涵内在统一的三层维度。我们提的制度自信是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是凝聚共识、深化改革的方向性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