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百丈,南下的拐点分手时,毛泽东与张国焘把话都说得决绝。张国焘预言:红一、红三军团单独北上,"将成无止境的逃跑","不拖死也会饿死"。毛泽东断言:"南下是绝路!"当时,多数人不相信毛泽东的话,特别是红四方面军南下的指战员。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傅钟为两军合而后分感到担忧,私下问陈昌浩:"究竟出了什么事,为什么到了这种地步?"  相似文献   

2.
长征途中,张国焘密令红四方面军南下,毛泽东连夜率部北上。如何将张国焘的阴谋告知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毛泽东写下亲笔信,曾思玉冒死折返去送信。1935年9月11日一大早,红二师师长陈光严肃地对曾思玉说:“曾主任,交给你一个极其重要、十分火急的任务。”曾思玉忙问:“什么任务?”  相似文献   

3.
曾思玉,曾用名曾世裕,1911年2月出生,江西信丰人。1930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当通信兵,193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长征途中,张国焘密令红四方面军南下,毛泽东连夜率部北上。如何将张国焘的阴谋告知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毛泽东写下亲笔信,曾思玉冒死折返去送信。  相似文献   

4.
少华 《党史文苑》2014,(8):19-25
张国焘的"离间术" 1935年6月29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增补张国焘为中革军委副主席,增补徐向前、陈昌浩为中革军委成员。 毛泽东此举,主要是为了解决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后统一指挥问题,毕竟红四方面军拥有8万人马,需要通过张国焘、陈昌浩、徐向前三巨头,特别是张国焘去指挥。  相似文献   

5.
1935年4月,张国焘擅自决定红四方面军放弃川陕根据地,向岷江以西进发,于6月12日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率领的红一方面军在懋功会师。两军会师后,中央决定红一、四方面军分两路北上,并任命张国焘为红军总政委。可是,当两路红军刚过了草地,张国焘又擅自命令由他率领的左路军和右路军中的红四方面军部队掉头南下,重新越过草地向川康边退却,并于10月5日在卓木雕另立中央。结果,使红四方面军在不  相似文献   

6.
《党史天地》2007,(8):75-76
毛泽东交代警戒部队:红四方面军阻拦,要说服教育 徐向前说: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陈昌浩三条决议第一条就是红4军不能打 10日晨,张闻天、毛泽东等党中央领导率红3军和红军大学离开班佑、巴西等地,悄然北上,向红1军俄界进发,与红四方面军脱离接触。临出发前,张闻天代表党中央致电张国焘:阅致徐、陈调右路军南下电令,中央认为完全不适宜的。  相似文献   

7.
《党史天地》2007,(8):84-84
杜义德说:“主席,我们南下后走了一个大弯路,损失不小” 毛泽东说:“这都是张国焘造成的,你们没有责任,你们英勇苦战,打了不少胜仗” 1936年10月9日,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1935年11月重新恢复番号)会师。  相似文献   

8.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率领红一方面军四渡赤水,横渡乌江,跳出国民党军队的合围圈,挥师北上,欲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根据中央的指示,红四方面军弛援策应,积极与中央红军会师。1935年6月,毛泽东、张国焘率领两支红军主力队伍,在四川懋功胜利会师。令人喜悦振奋的握手拥抱之后,围绕北上南下的问题,红军又面临着生死攸关的命运抉择。  相似文献   

9.
正张国焘的"离间术"1935年6月29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增补张国焘为中革军委副主席,增补徐向前、陈昌浩为中革军委成员。毛泽东此举,主要是为了解决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后统一指挥问题,毕竟红四方面军拥有8万人马,需要通过张国焘、陈昌浩、徐向  相似文献   

10.
1935年10月5日,张国焘率红四方面军及原属红一方面军建制的五军团、九军团南下,在四川卓木碉自行成立“中共中央”、“中央政府”和“中央军委”,自封为“主席”。他以他那个“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名义,通过所谓的“决议”,宣布撤销毛泽东、周恩来、博古、张闻天等人的职务,开除他们中央委员的资格及党籍。张国焘的电报还发到了中共中央所在地陕北的瓦窑堡。  相似文献   

11.
北京大学第一次相遇1919年,北京大学的广大进步师生因不满巴黎和会,发动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学生爱国运动。年轻气盛的张国焘是这次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当时,李大钊任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他对思想进步的张国焘很器重。这天,张国焘来拜访李大钊,正巧毛泽东也在这里,李大钊忙向毛泽东介绍说:"这位是张特立,张国焘同志。"  相似文献   

12.
1935年6月中旬,中央红军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西部的懋功会师。会师后,中共中央确定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的战略方针。8月,两个方面军混编为左、右路军北上。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徐向前、陈昌浩等率中央机关和前敌指挥部随右路军行动;朱德、张国焘、刘伯承等率红军总司令部随左路军行动。然而,张国焘对待北上方针是口头上拥护,实际上抵制。他不顾中央的一再劝告,顽固推行错误的南下方针,直至另立"中央",分庭抗礼。  相似文献   

13.
近读《中国剪报》1995年5月27日五版刊载的一则摘自《北京青年报》的文史稿——《毛儿盖会议毛泽东遇险》。文章大意是说红军长征途中的1935年8月4日,党中央在四川毛儿盖召开会议,红一方面军的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红四方面军的张国焘、徐向前等人在会上就红军主力是“南进”还是“北上”问题进行了激烈争论。说主持会议的毛泽东、周恩来费尽口舌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这时,张国焘向红四方面军的一名军长何畏使了个眼色,何畏在说了几句言辞激烈的话之后,竟随手掏出手枪,甩手就向对面的毛泽东开枪,坐在何畏旁边的徐向前把何畏的手枪往上一推,子弹打在房顶上,留下一片密密麻麻的弹孔。这则文史故事尽管说得有鼻子有眼,又十分惊心动魄。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一声亲切的话语,感动得许世友鼻梁发酸,眼中泪花滚滚.他"咚"地一声跪在毛泽东面前…… 1935年,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张国焘拥兵自重,率红四方面军南下,另立"中央",致使四方面军遭受重大损失.1937年3月,党中央在延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彻底清算张国焘的错误.在"批张运动"中,由于一些极"左"的做法,把许多的四方面军一般官兵也牵连进去.几十年后重提这桩历史公案,许世友回忆道:"……我非常痛心,半月没休息好.加上反张国焘路线听了不少胡言乱语,有的说我们是托洛茨基,有的说我们是土匪,下面干部也看不起四方面军的同志,我非常生气,气得吐了血到医院休养……"在病休中,斗争会一天比一天开得厉害.这时,四方面军干部都来看我,没有一个不哭的.  相似文献   

15.
芦花会议     
《党课》2006,(10):90-91
两河口会议制定了“松潘战役计划”,张国焘虽然表示拥护党中央的北上方针,但行动上却借口所谓“组织问题”没解决,按兵不动,故意拖延红四方面军的行动。由于张国焘的阻挠,“松潘战役计划”中第一步计划未能实现,使胡宗南军先于我军集结松潘地区,造成我军攻打松潘的被动局面。此时,迫切需要加强一、四方面军之间的了解、信任和团结,以便进一步统一两大主力红军的行动步伐。为此,中央政治局利用部署松潘战役第二步行动计划的间隙,于1935年7月21日至22日在芦花举行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张国焘、陈昌浩、周恩来、朱德、张闻天、毛泽东、王稼祥、秦邦宪、凯丰、邓发、李富春、徐向前、刘伯承等13人。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总结红四方面军从鄂豫皖根据地到川陕根据地的历史经验教训。会上,张国焘首先作了关于红四方面军发展历史的报告,接着徐向前、陈昌浩分别就红四方面军军事方面的情况和政治工作情况作了补充报告。会议对3个报告进行了讨论。邓发、朱德、凯丰、甩恩来、张闻天、毛泽东、王稼祥、秦邦宪等先后发言,对红四方面军在巩固和发展、提拔工农干部、壮大红军、遵守纪律、反第四次“围剿”失利后创建通南巴新根据地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同时也指出了红四方面军在退出鄂豫皖和通南巴根据地以及退出通南巴后缺乏明确发展方向等方面的错误和战略上的失策。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是三大主力红军之一,长征中人数最多力量最强的一支红军队伍。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十万大军西渡嘉陵江开始长征,6月在懋功与红一方面军套师。但张国焘反对中央北上方针,坚持南下,使四方面军遭受重大损失,处境维艰,被迫退守甘孜。1936年7月与红二方面军共同北上,直至1936年10月在将台堡三军胜利会师。红四方面军的长征,是在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错误干扰和破坏下进行的,它经历了更加艰难曲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南下与北上之争,是1935年6月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以后,党内发生的一场斗争,是一场坚持和反对北上抗日救国的路线、方针、原则的尖锐、复杂、激烈之争。由于张国焘个人野心膨胀,顽固坚持南下的错误方针,给党和红军造成巨大的损失。事实证明,南下脱离了中国革命的中心地区,背离了党和人民的共同要求,是不得人心的,是不能生存、发展、壮大的。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张国焘逃跑时连个警卫员也带不走。”这个“带不走”的警卫员如今仍然健在,他就是后来曾担任过湖北省军区副司令员的张海同志。1933年就参加红军的张海,今年已整整83岁。谈起半个世纪前的那段经历,面色红润、嗓音洪亮、精神矍铄的张老仍不失当年的机敏和干练。1935年10月,张国焘一意孤行,带领红4方面军和原红1方面军第5军团(军团长董振堂)南下,另立“中央”,并通令撤消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工作。经过激烈的政治斗争,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行径遭到党中央的批判,1937年3月,中央作出了《关于张国焘错误的决定》…  相似文献   

19.
《党史天地》2007,(8):60-61
陈昌浩因一文章大动肝火、出口伤人 毛泽东对洛甫说:“等待、忍耐、斗争” 松藩战役后,红军只能穿越草地北上,由于张国焘设置障碍,红一、四方面军的矛盾不断爆发、尖锐。陈昌浩,作为红四方面军的总政委,也被卷进去了。  相似文献   

20.
正坚持北上方针背景1935年6月,中共中央率红一方面军到达四川懋功,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中共中央提出了北上的方针,但领导四方面军的张国焘却提出南下川、康边的方针,想偏居一隅、逃避革命。事件为消除分歧,党中央在懋功县两河口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并制定了两军共同北上的战略方针。张国焘在会上也表示同意北上,但实际上仍想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