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吴亮 《党建文汇》2007,(4):10-10
就业,民生之本。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是夯实社会和谐的基础。今年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围绕这一话题纷纷建言:要坚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让更多人实现就业,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各级政府应将就业规划、就业投入、就业培训等全部纳入促进就业的政府责任体系,并把促进就业作为一项考核“硬指标”加以执行。  相似文献   

2.
就业平等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但我国目前存在着严重的就业歧视问题,它不仅侵犯了求职者的合法权利,也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要切实贯彻《就业促进法》,禁止就业歧视,推进就业平等,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3.
民生     
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41.2万人 7月12日,省就业局公布,上半年我省就业形势整体平稳,城镇新增就业41.2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9.14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6.34万人;6月底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7%,控制在目标内。下一步就业工作将突出坚持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把扩大内需、灾后重建与促进就业相结合,把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与形成新的就业增长点相结合,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乐都区以“服务民生、促进就业”为目标,进一步强化措施,优化服务,拓宽就业渠道,提高服务效能,城乡就业环境进一步改善,就业再就业工作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5.
要把解决就业问题放在突出位置来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业问题维系着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要想尽快摆脱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们必须要把保持就业增长(保就业)放在突出位置来抓。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2,(16):39-39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安国之策。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就业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确立了就业优先发展战略,制定实施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积极就业政策,健全了促进就业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7.
北京"十二五"规划提出,要继续坚持积极的就业政策导向,努力让所有劳动者体面而有尊严地生活。 解读:"十二五"期间,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大学生平稳就业和新生代农民工平等就业将是就业促进工作的重点,难点。  相似文献   

8.
我国就业问题正面临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等几方面的压力,缓解就业压力必须全面促进就业,而促进就业既是政府的职责,又离不开失业者自身的努力。  相似文献   

9.
白莉 《实践》2008,(1):44-44
问:《就业促进法》规定的就业方针是什么?答:国家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劳动者自主择业",就是充分调动劳动者就业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促进他们发挥就业潜能和提高职业技能,依靠自身努力,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尽快实现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就是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在促进就业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职业供求信息,引导劳动者合理流动和就业;通过用人单位自主用人和劳动者自主择业,实现供求双方相互选择;通过市场工资价位信息,调节劳动力的供求。"政府促进就业",就是充分发挥政府在促进就业中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原本就存在的突出性就业问题雪上加霜,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劳动力供给与岗位需求之间的失衡。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措施以解决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的就业问题。一是认真落实国家促进经济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关系;二是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三是解决好农民工就业问题;四是解决好城镇低学历青年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今年,温家宝总理在多个场合强调,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蔓延,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必须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  相似文献   

12.
牧川  郭绪雷 《党风建设》2003,(10):18-19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职责。”当前,就业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就业难全国各地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3.
促进就业扩容提质是《“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的重要任务,数字经济能够从家庭、企业、国际分工层面推动社会分工深化,为就业扩容提质创造新机遇。数字经济不仅能够通过加速灵活就业盛行、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创造新职业新岗位、增加女性就业机会、推动重点群体就业驱动就业数量的增长,而且可以通过推动弹性办公、改善就业环境、优化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能力、增加劳动报酬驱动就业质量的提升。现阶段的中国,区域和产业内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全民数字素养与数字技能有待提升、劳动力供需不匹配导致结构性失业风险犹存、数字平台用工不规范、数字化就业服务体系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部分数字化新职业的社会认同度不高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数字经济对就业扩容提质赋能作用的有效发挥。为加速数字经济驱动就业扩容提质,需要通过加快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持续创造新就业岗位;通过加大数字技能培训力度降低结构性失业风险;通过规范数字平台企业用工加强从业者权益保障;通过构建数字就业服务体系提升新职业社会认同度。  相似文献   

14.
《求贤》2013,(8):50-50
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形势,为进一步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天津市人力社保局日前出台《关于做好促进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我国就业困难群体数量大,“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更加突出。河北省委书记张云川在省委七届三次全会讲话中提出,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多渠道创造就业岗位,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突出解决好“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6.
张卫国 《山西青年》2023,(8):172-174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现实中,高职毕业生存在文凭认可度低,人文素质相对较差和个性心理不稳定等不利因素,就业形势严峻。为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政府主管部门应充分开发就业岗位、做好就业服务、确保政策落实落地,高校应优化服务载体、加强心理干预、完善培养方案、调整专业设置。同时,企业应转变用人观念,毕业生积极提高自身素养,全社会形成合力,共同促进X省高职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17.
高校共青团组织要充分认识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中的角色定位,结合自身优势,不断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实施职业规划设计指导工程,开展实施素质拓展计划,整合校内外各类资源,提高服务大学生就业的能力,帮助大学生了解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就业能力,最终促使大学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和措施尚需完善,就业市场建设还有待于整合,自主创业缺少培育孵化平台。促进吉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一要完善配套政策和制度建设,二要进一步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的力度,三要继续柘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渠道,四要继续深化吉林省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就业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10,(6):F0003-F0003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就业再就业工作在旗委、政府和市就业局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伊金霍洛旗城乡居民充分就业工程实施方案》的总体部署,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强化公共就业服务措施,坚持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培训促进就业的方针,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及就业引导性培训,  相似文献   

20.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高质量的就业。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要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要“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这一系列的表述说明,扩大就业,尤其是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对实现国家未来可持续与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创业带动就业将成为今后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对高校毕业生来说,如何通过进一步开展创业教育,使他们能成为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实践者,增强我国的创新能力、缓解就业压力。已成为摆在高等教育面前一道不得不正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