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它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中国和平发展提供新的国际合作理念,为世界和谐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方向,通过从国际政治变化、全球化经济受阻、生态环境恶化等分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的因素,并从全球治理理念、国际合作体系、制度规范等方面提出推进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下,全球"信任赤字"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必然结果。面对"信任赤字"所导致的一系列全球治理难题,人类迫切需要构建起一种不同于传统信任关系、资本主义虚假的信任关系的新型信任关系。以福山为代表的西方学者的信任理论,仅仅停留在将信任理解为抽象个体间关系的水平上,无法为新型信任关系打下坚实有力的理论基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新型信任关系的建立提供了现实可能性,为其打下了牢固的理论根基。通过互利共赢、对话协商、包容互鉴等核心主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还指明了人类走向新型信任关系的现实通达之路。  相似文献   

3.
中国首次提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建设理念对全球海洋治理影响深远,彰显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大国在全球海洋治理领域向国际社会贡献的"中国方案",使全球海洋治理秩序朝向更为合理、平等与有序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了人类合理利用海洋与有效保护海洋的和谐共生。构建人类海洋命运共同体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有机结合,为引领和推进全球海洋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察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成熟思考与设想,是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提供的中国价值、中国方案,已越来越为国际社会所接受与认可。不过,人类命运共同体要真正成为全人类真正认可、认同乃至积极合作践行的理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认同,使中国声音、中国价值、中国方案得到国际认可、认同以及积极合作,应该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在和平发展中践行、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断提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认知度;在国际话语体系建设中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建构,不断提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认可度;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中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认同建构,不断提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认同度。  相似文献   

5.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超越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以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为核心的战略思想。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思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源泉,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目标指向。提高生产力水平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首要条件;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能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长效制度保障;优化调整国际经济结构、积极重塑国际分工格局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世纪桥》2021,(1)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和平发展的中国从全球治理现实出发提出的一个宏大时代课题。追溯其思想渊源,可以发现,这一命题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共同体理论为哲学基石,同时又传承中国共产党的和平外交智慧,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和合思想,借鉴西方全球治理思想的价值内容,是东方智慧与人类先进文明对话交融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7.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话语表述是推动全球治理国际话语权变革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更具包容性的国际话语,既是对现实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以及依附理论等理论困境的回应和批判,也是对当前国际经济话语权失衡、国际政治话语权失序、国际文化话语权失范等现实困境的回应和批判。"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国际话语,旨在倡导构建共同繁荣的世界,推动国际经济秩序的变革;倡导构建持久和平的世界,推动国际政治秩序的变革;倡导构建开放包容的世界,尊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从而构建一种以增进人类整体福祉为旨归的共同体话语权。  相似文献   

8.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国际制度的创设提供了价值目标和方式方法,国际制度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落实提供了交往规范和实践路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制度化建设需要秉持新型国际关系的理念,提升国际制度的领导权,推进国际法律制度的理念创新,制定全球治理新领域的国际规则,构建"一带一路"的国际规则,加快国际制度领域供给与改革。  相似文献   

9.
在历史情境、现实社会和理想世界之间得以通达,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性先进性的内在要求。以全球化理论为思想渊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追寻理想社会的现实呼吁,未来走势必然指向自由人的联合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以世界市场理论和世界历史理论为支撑的全球化理论为逻辑起点,贯穿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研究的共享发展为逻辑主线,遵循历史唯物主义演进的最终逻辑归宿趋向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自由人联合体。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新时代的到来,人类利益关系格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高度分化又深度依赖的复杂局势对传统的国际关系提出了新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总书记以长远发展的深邃眼光、敢于人先的雄伟气魄、勇于担当的博大情怀,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倡议,为治理全球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提供了"中国方案"。"五位一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擘画,为人类社会构建了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和谐世界。而"一带一路"战略设计正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具体实践,将对全球治理新问题的解决、全球治理体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公正化合理化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构建农民工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的外部环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主要表现为农民工养老保险的法律不统一、不规范,制度模式的多样化、取向不明确,参保率低和退保率居高不下.为此,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构建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外部环境:一是要立法统一全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二是要建立地区间利益冲突的协调机制,加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三是要建立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四是要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五是要分清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职责边界;六是要构建政府社会保障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12.
家乡易名录     
沈北有个马刚村,那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每当提起这个名字,总会使我想起那茂密的山林,清澈的溪水,勤劳的乡亲,还有关于这个村名演变的故事。据老人们讲,很早以前,这里是沈阳的北大荒,只有肥得流油的土地,而无半点人烟。后来,从外地搬来六户六姓人家,垒屋架灶,开荒垦植,惊醒了这个久睡的山区,形成一个小小居民点。因为全村只有六姓,人们都把这里称作“六姓屯”。也许这块风水宝地独具吸引力,每年都从外地搬进一批新住户。他们年复一年地劳动生息,繁衍后代,很快增至几百户人家,使六姓屯成为沈北山区一个大村。明朝时期,这里设置了千户所。千户所…  相似文献   

13.
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列宁权力监督的思想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体现了无产阶级的法权思想。列宁的监督思想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权力监督方面的科学原理,其核心是群众监督,在具体制度设计上也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建设和谐文化,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应是在继承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优秀成果、借鉴现代西方文化积极成果基础上综合创新而形成的现代文化形态。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要处理好主导文化和多元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的关系,为社会和谐提供文化价值理念、营造文化氛围、创造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5.
我25年前第一次上井冈山,曾写过一首<临江仙·井冈山夜读>: 边界红旗终不倒,罗霄初试豪英.十年征战凯歌声.铁军无敌手,华夏有光明. 创业维艰多壮烈,牺牲鬼泣神惊.新兵继志慰衷情.观山过五哨,读史到三更.  相似文献   

16.
救国会的结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说明,在多党合作制确立之后,无论是中国共产党的党员还是各民主党派的成员,都经历了一个在心理上真正接受和理解,在实践中切实调整和适应的过程.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得到初步的巩固,为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城市指标体系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城市、园林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是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模式。各个国家从各个不同的城市理念给城市的建设与评价提出了各种指标体系,本文从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原则和构建框架及适用范围等方面对多个城市指标体系做分析比较研究,提出适合我国华东地区的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8.
张峻 《党史纵横》2004,(3):15-17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因公牺牲已经40多年.在缅怀战友雷锋之时,当年亲眼目睹和勘察、拍摄雷锋被砸的现场,在西部医院抢救雷锋的过程以及公祭雷锋大会等情景一幕幕重现在我眼前.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土地滥用不仅影响农民的生活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农村现代化的实现.引起土地滥用的原因是复杂的,并且各个因素交织在一起,对各个因素进行梳理后,择其要者,归纳为五大方面.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长期执政实践中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两大问题,进行了艰辛探索,并取得了重要经验。党在60年的历程中不断对党的执政经验进行总结,既有对党的全部历史的经验总结,也有对党在某一历史阶段的经验总结;既有对党的基本经验的总结,也有对党执政主要经验的总结;既有旨在评判历史、克服错误倾向的经验总结,也有面对现实、应对将来的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