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谢俊 《探索》2022,(6):173-184
随着信息技术的更迭,以5G为基石的智能时代迎风启幕,信息传播领域的深刻变革带来网络意识形态传播主体智能化、传播内容视频化、传播方式多维化、传播受众类型化等新特征。智能化带来网络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权脱域、评价权转移、把关权弱化,导致传播主导力式微;视频化削弱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导向功能和教育功能,导致传播话语权式微;多维化带来虚拟和立体互动的信息传播监管困难,导致传播管控力式微;类型化带来“信息茧房”效应和“群体极化”现象,导致传播认同度式微。防范和化解当前网络意识形态传播过程中的新风险,需要顺应信息技术变革的趋势,构建“5G+”赋能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的传播体系,守牢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主导权;提升话语表达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促使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不失语、不失声、不失踪,掌握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话语权;统筹技术与制度,构建安全、有序、健康的信息传播环境,提升网络意识形态传播的管控力;防范算法偏见,破解传播的信息窄化和价值迷失难题,提升网络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认同度。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以来,视频日益成为社会表达的重要方式,短视频平台的内容不断优化,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视频化传播的价值日益凸显,智能技术赋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视频的创作与传播,这使得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视频化传播成为可能。相较于传统的传播方式,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视频化传播呈现出叙事方式生活化、传播内容符号化、视频传播精准化及传授过程互动化的新表征。推动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视频化传播,有助于增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有效性。因此,要推动时空建构,营造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视频化传播的新场域;要进行符号重构,推动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视频化呈现;要推进媒体融合,拓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视频化传播的渠道;要加强机制建设,保障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视频化传播的良性发展,从而在更高层次上实现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视频化传播。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场域下的信息传播具有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特质,而西方的语言学、政治学、社会学理论为互联网信息传播视域下的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生产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互联网信息传播视域下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解构和建构需要几个关键环节:话语的传播与扩散、意见领袖作用的发挥、焦点话语议题的产生以及话语客体的聚集与分化,最后才能生成一个影响舆论走向的完整话语权。互联网信息传播视域下意识形态话语权生产机制,对于新时代我国主流话语权建构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我们必须做到转变和创新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方式和传播模式,努力筑牢有利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的坚强网络阵地。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争夺越加激烈。近年来,我国大数据、数字化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蓬勃发展,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提升创造了时代契机。但西方价值观渗透、资本进入话语权市场和表达泛娱乐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将我国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提升拉入被动局面。因此,在话语权问题上,我们必须强化话语权阵地建设,不断净化网络空间,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效能,以便真实有效地提升我国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进而提高我国的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5.
网络时代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新契机:网络成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和传播的新工具,搭建了借鉴各国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经验的新平台,增强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但也面临系列挑战:开放性网络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流地位的挑战,信息网络化对我国传统意识形态传播方式的挑战,网络垄断化对我国意识形态防御能力的挑战等。有效应对策略显得必要而迫切:确保网络上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实现意识形态传播方式的有效转变,增强我国意识形态的网络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在当前的舆论生态与格局中,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自媒体正在"挤压"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自媒体领域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正在受到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挤压"。正视自媒体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消解,重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与现实紧迫性。一、自媒体领域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消解1.自媒体用户的"自主权"空前加强导致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客体流失。当前,自媒体的迅猛发展给传播格局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受众的自主权  相似文献   

7.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极为重要,要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状况,尤其是"互联网+"条件下,实现话语权的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跨界融合、连接一切的"互联网+"新生态条件下,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要求进行泛在化呈现和精准化传播、进行充分的主客体交互、充分利用自媒介规律、更加重视时度效的协同契合。要在现实和虚拟空间的双重维度中主动建构,在现实和虚拟的情境交融中精准把控,在"连接一切"的信息环境中全面铺陈。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不断深入,新媒体网络工具日益多样,网络评论成为掌握信息控制权、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重要方式。网络评论环境的疆域化、主体的平民化、载体的多样化、内容的随意性使通过网络评论呈现出来的意识形态的传播更具复杂性,特别是"坏"网络评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解构给当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和引导带来了严峻挑战。构建意识形态的网络治理机制对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作为影响当代中国最为主要的西方社会思潮之一,近年来,新自由主义在我国的传播表现出传播领域生活化、传播方式大众化、传播内容感性化等特点。新自由主义的观点和主张会对我国青年群体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造成负面影响,这些影响主要包括消解部分青年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动摇部分青年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改变部分青年的集体主义价值取向,以及扭曲部分青年的公平正义观念等等。为加强我国青年群体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可以考虑从创新模式、传播方式和本土化这样三个方面来推进主流意识形态领域的改革,以此来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我国青年群体精神生活领域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0.
面对新媒体的挑战,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传播方式日渐式微;面对多元社会思潮,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地位受到冲击;面对多元价值空间,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显得更加重要。针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域的复杂情况,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应理清思路,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和管理权。  相似文献   

11.
科学把握当代中国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态势,是做好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必要前提。当代中国,自由主义和新左派等非主流意识形态呈现出场所分布多域化、表现形式多样化、政治诉求公开化、传播路径网络化和受众对象年轻化的新动向。精准把握这一新动向对构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前线》2017,(4)
强化战略思维,掌握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领导权.实时了解我们所面临的复杂的传播大环境,统筹各个传播机构组织的职能范畴,综合运用各种传播方式,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网络媒介时代,媒介文化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世界的现实景观。电子媒介在极大拓展文化传播领域与范围的同时,也带来了思想文化传播和意识形态构建的碎片化和复杂化。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是当代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与话语构建的重要维度,运用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可以厘清网络媒介传播环境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所面临的挑战与契机,从而更有效地将主流意识形态有机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世界,构建出中国特色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领域,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必须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要建构铿锵有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必须要从整体着眼、统筹设计和多维发力,才能使之发挥有力效果,可以从四个维度展开:规约话语权限、掌控话语权力、平衡话语权利、提升话语权威。  相似文献   

15.
杨昕 《探索》2012,(3):19-24
从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概念与内涵、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近现代中国的历史演进、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路径与方法等方面,对目前理论界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并对其进展与不足进行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媒介的快速发展,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识形态话语权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因此,在现代传播媒介的发展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识形态话语权,需要从多个领域入手净化网络话语空间。文章就现代传播理念的更新与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设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7.
王刚 《党史博采》2016,(4):47-48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社会思潮风起云涌,给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思想养分,又在一定程度上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带来冲击和破坏。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建设,通过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壮大主流意识形态,加强宣传主阵地建设来引领社会思潮,牢牢把握着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领导权和话语权。  相似文献   

18.
意识形态话语权是社会思潮中引导民心、决定社会舆论走向的能力。网络技术的扩展、网络社会的民粹化走向及个别地方意识形态工作的虚化、弱化、仪式化,导致碎片化网络舆情逐渐占据社会舆情场,甚至出现主流意识形态被碎片化网络舆情“牵着走”的混乱局面。泛滥的网络舆情催生“鸡毛蒜皮效应”、“长尾效应”“羊群效应”“晕轮效应”和“尺蠖效应”,加剧了主流意识形态丧失话语权的风险。网络时代建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已迫在眉睫,需要增强意识形态吸引力、提高网络空间治理能力、控制舆情事件并进行专业化处理、加强网络舆情有效预判和政策的合理统筹等。  相似文献   

19.
在媒体融合的全媒体时代,全媒体传播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全媒体时代为我国网络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创造更多机遇,同时,也给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带来更多风险和挑战,诸如全媒体传播极大削弱传统传播方式的有效性,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消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感,社会思潮多元话语消弭网络意识形态凝聚力,非理性碎片化传播冲击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从而危及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因此,全媒体时代网络主流意识形态风险的防范需要建设高质量全媒体传播体系,优化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升广大网民媒介素养和理论素养;推动意识形态人才队伍建设,发挥意见领袖正向舆论引导;加强网络内容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20.
算法使人机共存的网络世界进一步融合,搭建了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新平台,助推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内容精准化和传播形式多样化,提升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成效。然而,日渐强大的算法技术暗藏着意识形态安全风险,如算法黑箱阻碍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算法偏见削减主流优质内容的供给、算法沉迷干扰主流价值观念的形成等,对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带来严峻挑战。鉴于此,应建立政府、企业、个人多方参与、多向交流、多元治理的协同工作体系,推动算法技术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