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贾楠  翁淮南 《党建》2011,(12):43-45
这是一位被村民们称为“最有文化的人”,几乎每个人都熟悉这位“王电影”、“王文化”、“王站长”。这是一位最受老百姓尊重的“干部”,热情、随和,透着认真、执拗。七里八乡谁家有事他都愿意张罗,“领导在的地方有他,领导不在的地方也有他”。  相似文献   

2.
“四子干部”要不得段琪斌见到矛盾装“瞎子”,听到问题装“聋子”,遇到麻烦绕“圈子”,目的在于保“位子”,群众把这类干部形象地称为“四子”干部。这类干部对同事“谦虚、恭让”,凡事不作主,不表决,人云亦云,好办的事、领人情的事抢着干,难办的事、得罪人的事...  相似文献   

3.
报载:某市一位负责政法工作的领导同志,亲戚因为打官司的事,从外地来找他说情,多次求见均遭拒绝,这位亲戚骂他“六亲不认”。办案的同志说,只有这种“六亲不认”的干部,处理案子才不会徇私枉法。亲戚、朋友、同事和老乡之间,有些情理之中的事情相互帮助、照应是应该的。问题在于.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人际间的亲情和友情。这位市领导不是不讲亲情、友情,而是深深懂得讲亲情、友情,更要讲原则。明  相似文献   

4.
前些日子,见某市关于上半年反腐倡廉汇报中,列举了一大串的数字,最引人注目的是,其某单位拒收礼品钱物总计达多少万元,某某领导身先垂范,拒收钱物礼品多少次……近日,报载,一位身居要职的干部,当有人问?是否有拒收礼品钱物的事时,他回答“分文未拒”,究其原由,“无人相送”。  相似文献   

5.
明志 《党风建设》2002,(4):43-43
不久前。笔者遇到这样一桩事:某乡一干部调动工作,不料临走时来了不少群众,拉住这位干部,愤愤地说:“你不能走!”原来,这个干部在这个乡干了几年,政绩没有,黄、赌、毒倒是在本乡泛滥成灾。群众肚里早有意见,听说他要调走,便自发出来阻拦,以至于把送行的队伍围得水泄不通。  相似文献   

6.
毋保良案发前任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在他任职期间,当地官场送礼成风--县级领导、科级干部逢年过节都“争先恐后”甚至“成群结队”地给他送礼;而毋保良则从“半推半就”到“习以为常”,十年间收礼800多次。他的落马造成了当地官场的人事“地震”--80余名送礼干部因此被免职,其中包括全县23个乡镇中的近20名党政“一把手”。  相似文献   

7.
桓范是南北朝时代的一位谋略家,著有一篇名为《世要论》的文章,讲的是怎样识别好干部和防范坏干部的道理。“七恕”——识正之道1.“臣有辞拙而意工,言逆而事顺,可不恕之以直乎?”有些干部不会讲话,可他的主意却好得很;有的干部口头上不听使唤,总爱说些“逆耳之言”,可做起事来却不折不扣地遵循领导的指令。对这样的干部,要从他的  相似文献   

8.
人事工作应确立五个新观念最近,上海市副市长徐匡迪在一次人事工作会议上提出,人事部门转变职能。首先要转变观念,他认为,人事工作应确立五个新观念:一是“大人事”的观念。人事工作要队单纯的管“人头”转变列研究人才工作,人事干部要经常帮助领导出主意,我这个系...  相似文献   

9.
农村基层干部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头人,“上头千条线.下头一根针”,“上边分系统,下边当总统”,事杂活多.任务繁重.要当一名称职的农村基层干部,要管理好乡、村各项事务,不讲究一点领导艺术是不行的。据笔者在农村调查了解,现在一些地方农村干群关系紧张,工作老是落在后边,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也与少数农村基层干部的领导方法不得当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0.
报载:某市一位负责政法工作的领导同志,亲戚因为打官司的事,从外地来找他说情,多次求见均遭拒绝,这位亲戚骂他“六亲不认”。办案的同志说,只有这种“六亲不认”的干部,处理案子才不会徇私枉法。亲戚、朋友、同事和老乡之间,有些情理之中的事情相互帮助、照应是应该的。问题在于,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人际间的亲情和友情。这位市领导不是不讲亲情、友情,而是深深懂得讲亲情、友情,更要讲原则。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情和义,懂得如果无原则地迁就亲戚朋友,就会违背法律和正义。任何友情都不能背离党纪国法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否则…  相似文献   

11.
干部考察的真实性是培养选拔跨世纪高素质领导干部的先决条件,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干部考察先实失真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从而造成选人用人失当。因此,彻底解决干部考察失实失真的问题,应成为各级组织部门研究的新课题。一、干部考察失实失真的主要表现一是成绩多,问题少。有的干部抱着“多栽花,少栽刺,留得人情好办事”的信条,向考察组“报喜”多,“拥护”多,“恭维”多,谈问题少。二是私情多,原则少。有的谈话者摆脱不了私情困扰,说违心话,办违心事,明知是缺点,也少说甚至不说为佳。三是避重多,着实少。…  相似文献   

12.
金泊 《党建文汇》2002,(18):27-27
黄农才,今年50岁,原为广西崇左县工商局局长。该县许多领导干部对他的印象不是他有多大的领导才能,而是他的嗜赌和“开赌”号召力。黄的一位部下反映说:“他对赌博最上瘾,一天不赌心里就不舒服。他不但在县城赌,下乡也赌,去南宁出差也赌……”  相似文献   

13.
红包旅行记     
《党员文摘》2007,(7):48-48
某县领导即将退居二线,于是利用职权给刚会走路的外孙在某小区弄了一套房子。因怕别人知道,便偷偷找了一装修游击队来装修。开工那天,包工头不慎从尚无护栏的楼梯上摔了下来.小腿骨折。住进医院准备动手术。县领导夫人说:“我是不是去看看那个包工头?”领导眉头一拧:“干啥?”夫人连忙解释:“堵他的嘴,别让他将我们装修的事说出去。”  相似文献   

14.
西藏军区边防某营副政治教导员格桑坚参,是一名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成长起来的藏族干部。他始终满怀深情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并利用自身学习成果,发挥藏族干部的优势,积极投身西藏军区组织的理论进社区、进学校、进牧区、进寺庙“四进入”活动,为官兵和群众宣讲数千场次,受到军地领导的充分肯定。他先后荣立二等功2次、  相似文献   

15.
金福 《廉政瞭望》2009,(1):26-27
身为纪检监察干部。司法部监察局纪检二室主任(副厅级)林建东本负责全国司法考试舞弊行为的查处工作,然而他为了还“人情”,不惜将全国司法考试试题偷出来送人、牟利……  相似文献   

16.
某单位一名干部违纪后,单位领导认为他平时表现较好又是初犯,且与领导关系不错,故只是轻描淡写地批评了一下,把主要责任揽到自己身上,没有对其实施严肃的处理。然而,这名干部却认为反正有领导担着,不会把他怎么样,于是一而再,再而三发生问题,终因贪污数额巨大而被判了刑。  相似文献   

17.
优秀领导干部郑培民赴湘西山寨边蹲点边干活,一下去就是几天。一幅俯身插秧的照片,那么真挚,那么专注,引来众人钦敬。不料也有议论:“干部参加劳动,还提倡吗?”这不算是个新问题。记得在上海,媒体上报道某局党政班子发动干部下基层参加“战高温”劳动之后,我也听到过:“这样参加劳动,现在还提倡?”  相似文献   

18.
在农村的一些地方,干部与群众之间存在着一些矛盾,干群关系冲突的事时有发生。农民对干部简单粗暴的工作作风有看法,气愤地说干部“不像话”;而干部则对农民不服从管理有想法,委屈地说农民“不听话”。一个说对方“不像话”,另一个说对方“不听话”。“不像话”与“不听话”反映了当前农村一些地区干部与群众之间的矛盾状况。 农村干群关系紧张的表现:部分干部太凶,农民负担太重.少数群众义务意识不强 一是部分干部太凶。一些农村基层干部群众意识淡漠,官僚主义思想严重,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不能和风细雨地做群众工作,而是斥责他…  相似文献   

19.
近日,据人民日报报道: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日前在全省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培训班上说:“我们的一些干部有个不好的习惯,凡是发生了矛盾或群众事件,首先往往是抓首要分子,查参与人员……问罪群众,这是神经衰弱,是没有力量的表现”。他还举了海南某农场一次事件为例,最后总结出一个道理:“只有不讲道理的领导,没有不讲道理的群众。”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播乐乡奴革村1998年被曲靖市列为“九五扶贫攻坚村”,国家曾专门拨付45万元扶贫资金,对当地进行过扶持。但当地村民靠山吃山,一直没有什么副业,如今还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在这个村里,有着20多年党龄的村委会主任顾某,却在当地公开供养着3个“老婆”,还把她们安排居住在不同的村寨里,让其衣食无忧。据村民们介绍,顾某当村委会主任已有多年,他办有一个石厂和一个沙厂,在当地算是非常有钱了。他有3个“老婆”,这在村里、乡里是众所周知的事。顾某并不隐瞒自己的个人问题。他承认,有3个“老婆”这一问题基本属实。乡领导称,他们对此调查后,将对他作出相关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