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2006年,农二师三十三团九连职工张守模承包的41.8亩棉田,经兵团农业局、兵团科委和国家农业部的实地验收,籽棉单产达697.3公斤,创全国纪录。2004年以来,张守模植棉连年创高产,他善于把学到的农业科技知识和自己的种植经验密切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的人无我有的植棉创高产的秘诀。前几年,张守模承包的棉田产量上不去,始终在400公斤  相似文献   

2.
被农八师一四七团职工称为“棉花大王”的张丽英,依靠党的富民政策,依靠科学技术,自1991年以来,连续13年包地无亏损,共生产棉花41郾6万公斤,创产值160余万元,上缴利润69万余元,先后盈利35郾7万元。2002年,她以73亩棉花单产籽棉381公斤的好成绩夺得了全连棉花单产最高个人的殊荣。她曾多次被团场授予“植棉状元”“科技致富能手”“三八红旗手”“先进生产者”“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2000年~2001年连续两年被农八师石河子市授予“三学三比”女能手;2003年被农八师石河子市妇联授予“种植女状元”荣誉称号;2004年被兵团授予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3.
农-师七团三连女职工王新芬植棉7年,向国家交售籽棉50多万公斤,创产值近200万元,上交利润近100万元,个人收入50多万元,连续5年被团里授予植棉状元、拾花能手、"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1994年,王新芬从河南来到七团三连,当年承包了60庙新荒地。她虚心学习植棉技术,订阅科技书刊,把学到的植棉技术记录到本子上,运用到实践中,第一年承包新荒地没有亏损。1997年,团场推行两费自理承包责任制,王新芬率先交纳土地自理金,承包了113亩生荒地。很多职工不理解她,在连队承包土地多年的职工都不敢包生荒地,-个承包土地的新手承包生荒地,不是明摆着扔钱吗?这一年,在经历了低温和虫害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王新芬收获籽棉2.8万公斤,获利超万元。  相似文献   

4.
劳模新传     
2005年10月12日,兵团农业局受国家农业部委托,组织12名植棉专家,到农二师三十三团九连鉴定高产棉田,谭德周承包的334亩棉花平均单产籽棉540公斤,引起一片哗然。其中67亩棉花亩产籽棉630公斤,刷新去年团场创造的623公斤全国记录,成了团场爆炸性新闻。谭德周1984年到三十三团九连打工,1988年因为勤劳能干,在民工中第一个被团场吸收为正式职工。这年他带着8个职工,揽下了无人敢包的24—3条田210亩“亏损田”。苦干一年,当年扭亏为盈,全条田第一次拿上了奖金。其后4  相似文献   

5.
七师一二三团十九连职工韩卫平2017年籽棉单产370公斤,2018年籽棉单产460公斤,2019年籽棉单产577公斤……韩卫平棉花产量的"三级跳"就体现了兵团团场综合配套改革所释放的巨大能量。产量增加成本低一二三团韩卫平现象不是个别案例,极其普遍。  相似文献   

6.
在大漠植棉18年,她累计向国家交售籽棉80万公斤,创产值340多万元,连续14年荣获"先进工作者"、"植棉能手"称号,2005年荣获农二师"先进十大杰出女性"称号,2006年被团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她就是农二师三十四团六连女职工任琼华。1988年,22岁的任琼华随丈夫从天府  相似文献   

7.
<正>农一师七团女职工积极投身粮棉丰产攻关竞赛活动,并取得显著成绩。2009年,全团321名女职工种植棉花籽棉单产达到450公斤以上,荣获团植棉高产个人殊荣;573名女职工获拾花能手荣誉,102名女职工被评为"三八红旗手"称号。  相似文献   

8.
刘应堂敢想敢干敢为人先,6年时间挣了20万元,受到农三师四十五团党委的表彰和奖励。 1997年,刘应堂携家带口从河南来到四十五团七连安家落户,当年,他承包了340亩棉花地。刘应堂坚持多学习多请教,勤劳苦干加巧干,很快就掌握了一套植棉技术。1997年至1998年,他承包的40亩棉花,单产籽棉都在350公斤以上,2年收入2.8万元。 尝到种地甜头的刘应堂,1999年承包了100亩棉花地。他拿出积蓄2万元购回一台小四轮拖拉机、两头母  相似文献   

9.
吴慧君,今年28岁,来自“天府之国”四川。1999年到农二师二十九团三连承包土地,一晃7年过去了,她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承包的158亩棉花连续两年成为连队的高产田,2004年总产籽棉79224公斤,单产达到501公斤,纯收入9万多元。2004年,她被二十九团授予最佳植棉能手称号,被农二师评为群众性丰产攻关棉花高产达标个人。  相似文献   

10.
石总场泉水地社区七连共产党员、十级星文明标兵户"张新民,致富路上不停步,他重科技、勤管理,在下差地种植的280亩滴灌棉,每年籽棉总产都在130余吨,单产从当初的320公斤提高到现在的430公斤,他在种植的基础上还发展养殖业,走种养结合的道路,养羊400余只,每年获利都在18万元。  相似文献   

11.
<正>李春荣是农一师七团十五连一名普通女职工,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汗水,播种希望,耕耘人生,累计为国家生产籽棉37万公斤,上交利润68万余元。2005年至2009年,连续5年荣获七团"植棉状元"殊荣,多次被评为  相似文献   

12.
1998年7月邓豫东从石河子大学毕业后,就回到了农八师一三六团。第二年他率先两费自理大面积承包荒地,到2002年,4年累计向本团上交籽棉45万余公斤,上交利税40余万元,自己盈利35万余元。由于他把在校所学的棉花栽培专业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学以致用,科学种棉,他在希望的棉田里展示了一个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2001年2月8日晚,中央电视台一套大型系列片《走进西部》第五集《军垦之歌》中播出了他的事  相似文献   

13.
曾经,他默默无闻,如今,他远近闻名.2011年,他种植的400亩棉花单产达到了420公斤,种植的150亩青贮,单产达到6500余公斤,种地纯收入达40多万余元.  相似文献   

14.
<正>她怀着对农场的一片热爱之情,勤奋学习科技知识,辛勤耕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4年至2008年,她5年累计承包棉花面积394亩,总产籽棉21.683万公斤,平均单产550公斤,共创产值125.76万元,利润54.84万元。尤其是2008年她管理的83亩棉花,总产籽棉5.23万公斤,单产630公斤,创产值29.3万元,年利润达到14.36万元。她就是兵团劳动模范、二团十八连职工郭继红。勤奋学习为她插上了知识的翅膀  相似文献   

15.
杨桂英是农一师一团十九连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植棉女工,年仅39岁,多年来一直在生产一线从事棉花种植工作。仅2000-2004年,杨桂英累计总产籽棉55.3万公斤,平均亩产籽棉391.6公斤,实现总产值231万元,累计向国家上缴利润36.2万元。1986年,杨桂英从天府之国四川来到了盛产棉花、水稻的农一师一团,在十九连开始了她的团场职工生活。自从参加工作以来,她十几年如一日,一直在大田一线承包土地。她努力钻研种棉技术,硬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干劲和对植棉工作的执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她先后获  相似文献   

16.
1992年,周圣洁看准了西部这块热土的发展潜力,和丈夫不远千里来到了农十师一八四团五连当了一名农工。1998年,一八四团党委号召农工"依靠科技植棉、开辟致富之路",在连队召开的动员大会上,她看见部分职工持观望态度,犹豫不决,就第一个站起来说:"团党委鼓励我们职工致富,我就想大干一场,我给大家带个头,先承包35亩地。"当年35亩棉花单产籽棉303公斤,纯收入2.8万元。2008年周圣洁扩大了种  相似文献   

17.
今年42岁的薛显云,在农十师一八四团五连这块土地上一干就是6个年头,凭着自己的泼辣能干,在希望的田野上实现了自己的梦想。1999年她怀着对兵团的热爱,来到了农十师—八四团,成为五连的一名正式职工,当年,夫妇俩凭借吃苦耐劳的精神,收入达1万余元。2000年,她承包了30亩棉田。不懂种植技术的她,就虚心向技术人员和老棉农请教,抓住农时精心管理,做到棉田干净无杂草。由于管理有方,30亩棉花籽棉单产335公斤,总产量10吨,当年就实现纯利润1.76万元。夫妻俩利用业余时间打零工又收入近万元。2001年,她承包了39亩地,年底棉花籽棉总产量13吨,纯收入达2万余元。薛显云又投资1.3万元购买了一台小四轮,夫妻俩仅帮别人解放棉苗、浇水、打顶、拉运棉花收入达1.5万元。  相似文献   

18.
46岁的范兴翠吃苦耐劳,泼辣能干,她依靠党的富民政策,以诚实与勤劳,走上了致富之路。她承包的棉花产量逐年提高,1998年单产289公斤,1999年单产290公斤,2000年单产334公斤。连续四年被分场评为先进生产者,2000年,芳草湖农场党委表彰她为先进生产者、植棉标兵、优秀共产党员,师党委表彰她为优秀共产党员。2001年农六师工会授予她“杰出职工”称号。  相似文献   

19.
<正>曹修华是农一师七团五连的普通职工,2009年他承包的138亩棉花在遭受了低温、大风、干旱自然灾害的影响下,依靠科学管理和踏实苦干,年终籽棉单产达465.9公斤,获利15.8万元,成为团场远近闻  相似文献   

20.
2006年,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女人在兵团的拓荒地上创造了亩产籽棉644.6公斤的奇迹,单产名列农一师榜首。她就是农一师七团四连农工——李官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