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李华 《广东党史》2009,(3):46-48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制度机制的不完善,监督制约的缺失,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在中国滋生蔓延,已经成为影响党和政府执政号召力、凝聚力、公信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中共广东省委十届二次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提出:“要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为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提供纪律保证”;  相似文献   

2.
高原丽 《世纪桥》2009,(21):6-7
进入新世纪,我们面临新形势、新使命、新矛盾、新挑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要求,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体体现。新一轮解放思想的主题就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问题,破除与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的观念,改革与科学发展不相符合的体制机制。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解放思想落到实处。需要建立健全科学的体制和合理的机制作为保障。  相似文献   

3.
王维 《世纪桥》2011,(3):7-9
只有决策正确才能落实科学发展观,从而保证社会整体的科学发展。而要保证决策正确,则必须要求决策者做到决策实事求是。要使决策者决策实事求是,至少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要让决策者知道怎样才能做到决策实事求是;二是要有一套决策机制确保决策者产生决策实事求是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4.
高原丽 《世纪桥》2009,(23):6-7
进入新世纪,我们面临新形势、新使命、新矛盾、新挑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要求,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体体现。新一轮解放思想的主题就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问题,破除与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的观念,改革与科学发展不相符合的体制机制。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解放思想落到实处,需要建立健全科学的体制和合理的机制作为保障。  相似文献   

5.
张玉忠 《世纪桥》2010,(7):26-27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影响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因素很多,其中政绩考核体系和评价机制,领导干部的宗旨意识和政绩观是决定性的因素。目前,这几方面都还存在着缺点和不足。因此,要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和评价机制,强化领导干部的宗旨意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相似文献   

6.
刘大秀 《党课》2008,(8):10-16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从理论上深入研究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重大问题,从实践上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基本途径,对于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实践科学发展观进程的不断推进和深入,探索建立与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相一致,并且对科学发展实践进程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机制很有现实意义。只有形成内在团结奋进,外在发展有序的成熟机制,才能极大地提升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水平;才能切实体现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义;才能完整呈现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实际成果。一、构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动力机制科学发展的实践进程始终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总体步伐,在当前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尤其需要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会聚到科学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洪流之中,形成持续推进科学发展实践活动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  相似文献   

8.
民生问题是本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民生问题的解决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和科学发展观的真正落实,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和基础是政府能否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而政府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必须明确基本公共服务的内涵、各级政府在其中应承担的职责以及从制度上保证政府的责权对等,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央的要求得到具体的落实,增强政府的执行力。  相似文献   

9.
《当代贵州》2011,(13):26-27
建立体现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是当前干部队伍建设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要解决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关键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从保证和推动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研究谋划党的干部工作。努力在全省建立起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用人导向和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0.
顺应科学发展观 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理念的充分体现和必然要求.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要以人的现代化为基本前提,改革发展要依靠人民群众,其发展的成果也应落实到人民群众的身上.科学发展观要求有正确的政绩观,建立健全科学的决策机制和完善的监督机制,并尽快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型.  相似文献   

11.
《求是》2004,(12)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完整提出科学发展观后,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又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要求全党一定要把思想真正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和要求上来,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健康发展。为了推动广大党员干部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全面系统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深入理解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由求是杂志评论部编写、红旗…  相似文献   

12.
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重在实践、贵在落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效归根结底要体现在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的发展上,反映在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上。中央领导同志最近强调指出:要着力提高实践能力,落实学习的成效最终要体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上,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深入研究和落实党员主体地位,对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永葆党的先进性,推进党建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知和行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体现,是共产党人党性修养的集中反映,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做到知行统一要防止和克服以下几种倾向:一是重形式轻内容。注重表面上的热热闹闹,忽视了对基本内容系统性的学习把握。二是重表态轻实践。有的表态很“到位”,满足于用口号应付上面,用会议落实会议,真正沉下去为基层解决问题少,慷慨承诺后常常不能兑现。三是学用脱节、言行不一。有的嘴上讲要求真务实,实际上变着花样搞形式主义;有的嘴上讲要坚持原则,但遇到棘手问题时左顾右盼,甚至“遇到老虎就烧香,碰见兔子就开枪”。诸如此类问题,虽不是普遍现象,但直接背离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践行科学发展观,就要解决学风不正、作风不实的问题。当前,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联系实际做到知行统一,我认为要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08,(8):6-6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已经进入解决问题、完善制度阶段。这是保证整个试点工作有实效的关键阶段。各试点单位要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把解决问题、完善制度阶段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二是要按照前一阶段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共识,抓好整改落实方案的制订,把整改落实措施进一步目标化、具体化、责任化。二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环境友好型社会与和谐社会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首先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发展目标,并以制度机制保证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李宏 《求是》2006,(19)
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是组织部门的重要职责。一、以奋发有为的领导班子保证科学发展观的落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要发挥领导班子的领导核心作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是前提。领导干部要自觉肩负起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责任,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与精神实质,提高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带头学好、用好科学发展观。要加强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建设,教育和要求领导干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记“两个务必”,转变工…  相似文献   

18.
《求贤》2006,(9):1-1
中央强调,在今明两年进行的地方党委换届工作中,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干部考察工作,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成效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根本标准.作为评价干部的基本依据。各级党委要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切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选好干部、配好班子.保证把那些政治坚定、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群众信任、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班子中来。  相似文献   

19.
文叶飞 《当代贵州》2008,(17):50-50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是组成党的最基本要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靠广大党员的自觉实践。从总体上说,新时期党员队伍是好的,是有战斗力的。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党员在思想上、政治上、作风上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新阶段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就是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出发,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研究陈云建国后解决民生问题的具体实践,归纳了陈云关于民生问题的三条基本经验,即要以“真正为人民谋福利”为根本出发点解决民生问题;“第一是吃饭,第二要建设”;解决民生问题“应该成为重要的国策”。并由此提出关于在当前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民生建设、解决民生问题的三点启示,即在各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全面、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民生问题,在解决民生问题时要统筹处理生产与发展、物质与精神、民生与民主的关系问题;要致力于建立健全能够持续而广泛地改善民生并能够获得民众支持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