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为志愿者和志愿组织提出新期望、新要求。进入新时代,要把握新的发展契机,深化发展高校志愿服务,注重高校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结合新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变化,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从志愿服务思想引领、人才培养、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成长成才、网络育人等方面,积极探索新时代高校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2.
志愿服务因其内在价值追求和外在实践形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和关联性,是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立足现实实践,应当坚持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社会化动员、制度化发展,通过打造品牌、营造氛围、健全机制等路径,强化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情感认同、行为践行。  相似文献   

3.
志愿者参与大型活动的成功,并不能掩盖志愿服务的短期性、集中性、运动式等诸多问题,志愿服务发展的"裹足"状态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基于公共服务标准化的分析视角可见,标准化分类体系与运行标准的缺失、标准化考核体系的缺失、标准化激励机制与法治保障的缺失,是导致志愿服务供需的失衡、服务意愿和服务能力不对称、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缺失的主因。通过建立通用标准、附加标准和专业标准,并建立志愿服务的质量标准和效用标准,将在很大程度上发挥其在社会中的统一、协调、传播、复制的功能,从而引领整个社会志愿服务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时代,由于大学精神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中的"实然"缺位,使得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未能有效实现。因此,我们提出,建构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双内核"精神,即志愿精神与大学精神并举,缺一不可"。双内核"精神意味着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中,既要关切志愿精神的体悟与内化,又要展现大学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与"创新驱动、独立思辨、人文关怀"的大学精神充分契合,指导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开展,实现立德树人。  相似文献   

5.
柳州市青年志愿服务工作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以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为统领,聚焦"组织动员、实践育人、服务大局、能力提升、文化引领"五大能力建设,在疫情防控、大型赛会、生态环保、扶幼助残、脱贫攻坚、城市治理等众多领域中凝聚力量,以青春实践实现创新发展,全面服务共青团改革。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广泛开展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广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志愿服务作为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是高校实践育人的有效渠道。近年来,安徽中医药大学师生青年志愿者在校团委的组织下,大力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以"弘扬中医文化、服务大众健康"为宗旨,努力打造"大医精诚青春志行"中医药志愿服务品牌项目。项目实施以来,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育人效应。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即各类大学生志愿服务,其作为实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新的时期,探索大学生志愿工作"实践育人"的新模式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绍兴职业技术学院十年的志愿服务模式的探索,总结出以项目化、专业化、品牌化、常态化为核心的"四化"志愿服务建设,探索大学生志愿工作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青团》2020,(1):48-48
秭归共青团以志愿服务为抓手,将志愿精神融入服务大局、移风易俗、思想引领之中,使其成为共青团实践育人、服务中心的重要载体,拓宽了县域共青团服务农村青年的实践路径。实践养成,将志愿服务融入到服务大局团秭归县委围绕脱贫巩固提升,动员各级团组织和青年志愿服务组织,以脱贫攻坚为重点,聚焦特殊群体,彰显志愿服务大爱。"康乃馨"温馨关爱失独老人。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莱阳市以"梨乡晚霞"老干部志愿服务品牌为抓手,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组织引导老干部深入基层,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为助力基层社会治理贡献银发力量。一、健全服务体系,增强志愿服务组织力2014年,市委老干部局牵头成立"梨乡晚霞"老干部志愿服务队,  相似文献   

10.
田竹 《山西青年》2023,(8):154-156
志愿服务及各类志愿活动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可以帮助大学生更直观、更深入地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提升大学生的“社会属性”。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学生志愿服务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是高职院校实现实践育人目标的重要环节。本文首先简要阐述高职院校学生志愿服务与实践育人的概念,并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随后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高职院校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体系构建的措施,以期为相关高职院校提供借鉴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志愿服务作为转型期中国社会公民道德的生动实践,遭遇了"主体动力不足"和"信任危机"的中国式道德困境。因而应在把握志愿服务的公民道德性、理性分析志愿服务的中国问题的基础上,自觉建构志愿服务的中国道路。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丰富文化载体,创新思政课形式,凝结"好心广油"志愿精神,全力打造具有地域特征、校本特点的开放式文化育人生态圈,基本实现了纵向到底、全面铺展的文化育人格局。学校文化育人工作得到上级的高度认可,先后被评为"全国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全国优秀志愿者组织""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今年9月,学校被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第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各类科普志愿服务活动持续增多,高校学生已经成为科普志愿服务活动的主力军。面对高校学生科普志愿服务管理不完善、长效发展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对科普志愿服务进行科学的管理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从当前高校学生科普志愿服务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入手,进行了深入探索,从完善选拔培养机制、创新服务模式、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健全服务保障体系等四个方面进一步完善高校学生科普志愿服务长效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4.
当前,机关志愿服务存在着志愿服务精神不够凸显、志愿服务机制不够完善、志愿服务形式不够丰富等问题。近年来,黄浦区机关党工委以机关志愿服务建设为路径,着力推动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与发展,弘扬志愿服务的凝聚精神、拓宽志愿服务的互动渠道、健全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发挥服务型党组织示范带头、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引导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作为新时期进一步推动服务社会、实践育人、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以及提升大学生自身素养的重要方式,得到了政府、高校和大学生们的高度重视。不过当前大学生志愿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着志愿服务组织方式的行政化、志愿服务目的的功利化以及服务形式的非常态化等异化特征。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异化行为的改变需要减少志愿服务的行政化组织方式以推动志愿服务的社会化,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消解志愿服务的工具化,推动志愿服务的非功利化,重塑社会信任机制,推动志愿服务的常态化。  相似文献   

16.
社会需求的变化,社会资源的多元化以及社会治理环境的变革,加快了广东志愿服务的专业化转型需求。促进从"由上到下"到"上下结合"的志愿服务管理模式转型,从"活动促进"到"常态运行"的志愿服务发展方式转型,从"志愿个人"到"志愿之城"的志愿服务价值取向转型,有利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效性,推动中国志愿服务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来,龙里县龙山镇通过采取组织系统化、服务常态化和管理规范化的"三化"措施,有效解决志愿需求常态化和及时性的"痛点",推动志愿服务活动热在基层。一是组织系统化。组建"萤火虫"志愿服务队,广泛收集群众服务需求,由镇级汇总和分类并向"多彩龙山""孝老爱亲""舌尖上的爱心"等志愿服务队发布,各志愿服务队根据服务方向进行认领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在龙山工业园区、学区办、卫生院、派出所、景区等部门组建志愿服务队,目前龙山镇已组建志愿服务队61个。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在总结学雷锋活动和借鉴国外志愿者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一项社会服务活动,具有思想塑造、素质拓展、能力提升、人格健全等功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切实增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志愿服务活动呈现出严重的行政化倾向,导致志愿服务难以持续化和常态化,出现中国式"志愿失灵"现象以及社会公共资源浪费等问题,针对广州近年来开展志愿服务的创新性探索,本文提出志愿服务"去行政化"不等于政府无所作为,政府部门应当在志愿服务中担当起资源支持者、信息联结者、"志愿精神"培育者和制度供给者等角色。  相似文献   

20.
高职学生服务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是育人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树立以人为本、"顾客至上"服务理念,营造全员化的服务环境;创新服务载体,建立全面事务的"一站式"学生服务平台;健全服务机制,构建全程运行的管理体制。切实提升学生工作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