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女性形象的角度审视大众传播媒介(简称大众传媒),可以发现,大众传媒一方面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妇女形象,另一方面又有对现实女性形象的加工、处理,并且引导、改变着人们对女性角色的认同倾向.作为拟态环境的大众传媒在塑造女性形象上应该有一种对现实环境负责任的考量.但是,事实是:各种形态的大众传媒在塑造女性形象上逐渐形成了某些刻板印象.这些刻板印象又影响了人们对女性形象的认知和判断.这种影响正面负面兼具.超级女声现象的出现打破了固有的刻板模式,对大众传媒女性形象塑造具有颠覆意义.  相似文献   

2.
吴学丽 《理论学刊》2004,(1):108-109
不断超越男权文化的遮蔽成为现代女性寻求自由的基本特征,但现实的结果却使女性深陷世俗的宿命难以自拔。琼·杰伯逊从激进的女性主义立场出发,将对人类自由的关注转移到男女性别文化中考量,力求在文化符号的迷雾中揭示出传统男权文化语符中的“第二性”——女性在现代的性别意识觉醒。  相似文献   

3.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西方的平等、自由理念塑造新女性,推动了中国妇女解放的进程.但新女性的塑造主要由男性启蒙群体倡导和推动,他们以性别问题为突破口,旨在实现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所以,新女性遭遇到诸多困境,凸显出个人解放与社会制度转型的矛盾,女性解放与男权中心为基础的社会运动之间的冲突.从性别的视角考察,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启的妇女解放,实际上是在不触动男权中心的权力框架内的有限解放.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化的条件下,大众传媒在宣传和倡导先进性别文化的同时,也传播了一些贬抑女性形象的信息。传统文化中落后性别文化观念和追求利益是大众传媒传播女性负面信息的主要原因。构建先进性别文化,需要党和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行为示范,同时要建立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和大众传媒的自律机制。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精神生活的建构中,大众传媒既有塑造和满足作用,也有消极的负面影响,"使用与满足"理论从心理学角度诠释了大众传媒与精神生活的内在关系。发挥大众传媒对精神生活的建构引领作用,必须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核心,建设现代传媒体系,创造更多优秀文化精品,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6.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的提出为传媒体制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与途径。大众传媒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主体。本文从国家治理的高度将媒介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功能界定为塑造党政形象、监督权力运作、搭建协商平台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传媒体制机制的创新要以防止大众传媒的功能异化,实现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功能的准确定位为目标有序推进,实现对大众传媒的依法治理,助力国家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妇女形象与大众传媒,是当今社会日益受到关注的领域。我们有必要通过对我国传媒是如何表现妇女形象的现状的了解,提出正确塑造妇女形象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软实力是中非关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在中非关系的内部能够塑造多维度的内涵,形成中非关系发展坚实的内核,在外部能够削弱中非关系的负面言论,推动中非关系的发展。中国对非洲软实力内涵包括文化、经济发展模式、国际机制、国家形象和国际传媒、外交政策五个方面。在中国对非洲软实力的战略分析中,文化和经济模式方面发展不足,国际机制和外交政策的建设乏力,国家形象和国际传媒的作用有限,严重制约了中非关系的发展。中国对非洲软实力建设要增强文化和经济模式的吸引力,加强国际机制和外交政策的规范力,扩大国际传媒与国家形象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文化社会学已成为社会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而传媒研究则是文化社会学的重要领域。本文叙述了文化社会学之传媒研究的缘起,分析了传媒与意识形态、传媒与公共领域、传媒与集体认同、传媒与拟像社会等几个核心研究主题,并对有关全球化和大众传媒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传媒文化”是本文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指在我国,作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统领下的传媒文化。马克思主义传媒文化在我国大众传媒中占主导地位,它包括马克思主义传媒体系、传媒思想、传媒制度、传媒功能、传媒行为等。本文在回顾建国60年来马克思主义传媒文化的发展轨迹、简析其社会功能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传媒文化的发展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1.
女性就业与先进性别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别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女性的就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社会转型中,面对激烈的竞争,女性的就业处境愈加困难。其中,传统性别文化带来的性别歧视,是女性就业难背后深藏的重要文化因素。解决女性就业难,必须大力加强以性别平等为核心的先进性别文化建设,从理论研究、男女参与、社会宣传、法律构建等方面为实现女性平等就业提供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企业制度全方位确立的背景下,企业文化建设、企业价值观塑造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应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将先进的文化理念注入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塑造企业的全新形象,以提高企业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通过各类女性形象和男性形象的塑造,海外华文女作家陈若曦在其后期婚恋小说创作中表现了父权社会的性别文化模式既限制了女性的发展,又束缚了男性的自由这一社会历史与现实。她把女性问题作为社会问题的一部分,和人的问题放在同一层面来探讨,以此进一步引发我们对人本身结构的反思。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现代职业文化建设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现代职业文化,作为一种职业活动规则与意义的系统,必然不同于传统职业文化.中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如何充分继承中国传统职业文化中的优质因素,分析中国现代职业文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把握中国现代职业文化建设的基本理念、主要内容及重要意义,是中国现代职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在以男权话语为中心的文学写作传统中,诗词文曲小说中的女性常常是男性视角的投影。朱淑真作为我国宋代著名的女词人,以女性特有的视角对女性形象加以“重构”,在不自觉中流露了与现代女性主义相类似的一些精神。正是由于朱淑真的这样一种精神,才使得她在整个女性文学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企业制度全方位确立的背景下,企业文化建设、企业价值观塑造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应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将先进的文化理念注入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塑造企业的全新形象,以提高企业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浅析新型女性文化建构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男女平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社会的基本准则.然而"法律上的平等还不是实际生活中的平等",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着大量对女性的不公,对待两性的双重标准亦随处可见.更由于社会转型期利益群体的重组,女性成为相对的弱势群体.作为女性如何面对困境,改变事实上的不平等,实现女性作为人的存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女性自身观念的全面转变,而这一转变则有赖于新型女性文化的建构.  相似文献   

18.
文化性是大学的根本属性,大学文化是大学生存发展的主线,是大学形象的核心和灵魂。大学形象塑造作为现代大学追寻理想生存样态的基本手段,它的实施与传播,是大学文化培育的过程。大学形象塑造要以大学文化建设为主导,打造兼容并包、价值鲜明的文化形象,有效提升大学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9.
文化认同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前提、基础和力量.要达成文化认同,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保持文化的先进性.当下,大众传媒的影响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在某种意义上,大众媒介是一种可以改变人类的难以置信的力量,其信息的流动或沟通影响着公民政治意识、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的形成.现代国民的文化建构与大众传媒的发展密切相关,大众传媒在国民文化认同体系的构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政治日益民主化,经济日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塑造现代政府良好社会形象尤为重要,现代政府良好的社会形象主要体现在政府领导者形象、行政决策形象、舆论传媒形象等方面,要求我们必须加强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管理和政府危机事件的管理,保持政府形象与时俱进,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政府良好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