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马克思认为官僚制不过是统治阶级维护其利益的一般工具,与国家相同,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对黑格尔国家官僚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认为官僚制具有形式主义,特殊化,神秘化的特征。它并不是普遍利益的代表,而是与市民社会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马克思高度赞扬了巴黎公社的政治实践。巴黎公社打碎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废除了资产阶级的官僚制度,确立了人民管理国家的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2.
法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骋 《学习月刊》2009,(20):25-26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但它并非我国独有,因为作为人类阶级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世界各国都存在,只是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名称和形式有所不同,但是其内容和实质都是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  相似文献   

3.
菅从进 《求实》2016,(8):13-22
《莱茵报》时期马克思进行官僚制度批判的直接标靶,是其遭遇的正在典型劣质化的普鲁士官僚制。其批判的思想武器,是批判理性主义的人民理性国家观。其理论成果主要有二:一是初步揭示了普鲁士官僚群体沉沦为私人利益工具和私人等级的原因;二是初步分析了普鲁士官僚政治伦理及管理原则与民众利益的对立性。这些理论具有现实针对性和政治哲学思维等特征,但也体现了理性国家观对现实批判力量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人类社会自有阶级以来,就不断出现改朝换代,政权更迭的现象。这其中,有流血的,也有不流血的;有迅速蜕变的,也有纠缠反复了几十年的。只是未曾有过一个统治阶级、一个执政党是主动退出政治舞台,自愿放弃政治权力的。每一个执政党都有它所代表的阶级或阶层的根本利益,丧失政权,不仅意味着这一利益被剥夺,还事关身家性  相似文献   

5.
赵婷  王聪聪 《唯实》2012,(12):91-94
官僚特权集团是研究苏联剧变的重要维度,它在苏联剧变整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阶级》一书对苏联模式在苏东的实践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将掌权的官僚集团称为"新阶级"。吉拉斯所说的"新阶级"实质上就是指官僚特权阶层。虽然对官僚特权集团在苏联剧变中的作用有不同的意见,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的存在严重破坏党的先锋队形象,破坏了党的政治合法性;也成为改革苏联模式的的障碍和阻力,阻碍了社会的全面发展。可以认为,苏联特权集团的利益取向直接加速了苏联解体。  相似文献   

6.
《新视野》1994,(1)
1、法律概念及其本质法律就其广义而言,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就其狭义而言,是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法律的本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法律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不仅能够而且必须把本阶级的意志变为国家意志,以法律形式表现出来,才能在现实生活中得以实现。法律所反映的意志内容往往不限于统治阶级的特定利益,还包括关系整个社会共同生存的必要条件.第二,法律是统治阶级的技体意志。在一般情况下,统治阶级中的某些个人意志,虽然在不同程…  相似文献   

7.
刘志  段一 《世纪桥》2006,(9):4-6
政党和党政关系概说 政党一词,来自于拉丁文。本义是“一部分”,后来引申为一种社会政治组织。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指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积极分子为维护本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围绕着夺取政权.巩固政权,或影响政府而结合起来采取共同行动的政治组织。  相似文献   

8.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人类社会民主政治的发展催生了政党的产生。政党作为一定阶级、阶层或者集团利益的代表,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式,取得政权、执掌政权、控制政权、影响政权,从而为维护本阶级、阶层或者集团的利益创造先决条件。政权问题,是民主政治的核心问题。由此可以看出,政党从一产生开始,就与民主政治息息相关。它必须致力于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式取得政权,成为执政党。当它取得执政权以后,就必须致力于处理好与国家政权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执掌政权、控制政权、影响政权。作为一个执政党,它执掌政权、控制政权、影响政权的能力,就…  相似文献   

9.
韦伯的政治思想涉及到国家、权力、支配、合法性、官僚制、议会制和民主等众多概念,体现着复杂性。实际上,韦伯构建的以权力支配为核心的政治理论体系有着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即政治的终极价值(表现为国家利益)具有绝对优先性,权力及支配结构(表现为官僚制)只是达致国家利益的手段而已,而国家利益的实现需要善于运用权力进行支配活动的政治家,政治家的产生和培养需要良好的政治教育,特别是需要一个强大的议会制。弄清这一内在的逻辑关联是深入理解韦伯政治思想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崔英  裘菊 《求实》2003,(Z2)
宪法是规定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和人民基本权利义务 ,集中体现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或集团的根本利益的国家根本大法 ,宪法追求的终极目标是民主和人权。世界各国宪法的产生 ,都是先有了统治基础和制度框架 ,然后才制定出宪法。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或利益集团在宪法的规制下谋求自己的最大利益。随着国家生活中政治经济环境的变迁 ,统治阶级不同利益集团势力的消长又对宪法自身产生影响 ,统治阶级会随时根据需要修改宪法。在这种互动过程中 ,使国家从一种平衡达到另一种更高层次的平衡 ,政治也在这一过程中螺旋式进步了。美国宪法的产生是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11.
领导干部要带头增强党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想就领导干部带头增强党性,更好地担当起新的历史使命,谈一些看法。 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提高党性锻炼的自觉性 要增强党性锻炼,首先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党性。简而言之,党性就是阶级性最高、最集中的体现。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阶级存在的社会里,任何一个政党都是代表一定阶级或阶层利益的政治组织,不同性质的政党代表着不同阶级的利益,因此一定阶级所具有的基本特性决定着它的政党的党性。那么,什么是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我们这个党的党性以工人阶级的阶级特性为基础,是工人阶级阶级性和阶级利益的集中体现。但是,作为本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又不仅仅反  相似文献   

12.
庄新华 《党课》2007,(4):28-29
政治是阶级、民族、社会集团之间基于各自的根本利益所出发的相互关系以及与此有关的活动。政治是个历史范畴,其内容和形式随着阶级斗争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政治是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并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列宁说:“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在阶级社会中,政治的实质是各阶级之间的关系及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每一个阶级为实现和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必须进行政治斗争,为此而制订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相应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手段都属于政治领域。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政治关系和阶级关系的解决,说到底都是通过政权来实现的。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的政治就是进行夺取政权的阶级斗争;在社会主义社会,无产阶级的政治就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正确处理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协调各阶层的利益关系,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其中心任务是从事社会主义建设,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彻底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3.
官僚政治既有阶级性一面,也有社会性一面。因而,在任何社会中官僚政治都带有社会性。从政治心理学角度看,官僚政治不仅有政治经济学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也有非理性的假设;不仅有组织社会学的非人格化、程序性的意义,也有人格化、病理性的意义。因此,官僚政治的研究势必要求我们突破现有的研究视角,从强调外在客观的研究转到内在主观的研究。在这个意义上,以精神分析学的若干概念为分析工具,从官僚政治心理学角度着力研究官僚个体、官僚组织的心理特征与运行机制,应有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们试图说明这样一种历史情形,它不仅从苏维埃政权存在的第一年起就助长了官僚政治的大规模生长,不仅决定了官僚政治深深地渗透到了社会组织的每一个毛孔,而且(恰恰重要的是)导致了道德基础的贬值和群众心理的变态.人们的活动是在确定的社会关系体系中进行的。在任何时候这个体系都同经济的影响一样,由整个社会意识形成的。这样,在前阶级社会申,神话的观念和道德的影响是最深的,而在阶级社会中,政治和权力的影响则是最深的。我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即十月革命后期在多大程度上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性被政治思想观点支配了,而在多…  相似文献   

15.
国家是统治阶级对其他阶级施行统治的力量,“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而各阶级政治斗争的最严密、最完全和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各政党的斗争。考察当今各国,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无不是通过自己的政党实现本阶级的统治。因此,研究国家政权问题,必须研究各国的政党制度。在一个国家究竟实行什么样的政党制度,决不是某些人的随意选择,而是由那个国家的政权性质、阶级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等基本条件决定的。一句话,是由那个国家的国情决定的。  相似文献   

16.
张学涛 《求实》2001,(3):35-38
政治现代化的过程 ,必定是统治阶级对于民主与专政的双重选择过程。而政治现代化 ,从政权运作的角度而言 ,也就是依据不同情况来合理协调民主与专政这两种手段以实现政治现代化目标的过程。民主与专政是阶级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范畴 ,是国家权力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也是统治阶级在进行阶级统治时对权力的两种运作方式。两者相辅相成 ,不可分割 ,但是在具体运用中 ,这两种手段要有一个适当程度 ,即限度。两者合理搭配 ,才能更有效地推进政治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一、阶级性是法的本质属性所谓法的阶级性,就是指法这种特殊的社会规范是由阶级社会的生产关系决定的,是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的体现,是统治阶级通过其所掌握的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并保证实施的国家意志,是调整、维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实现统治阶级专政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的属性。法有强烈的阶级性。这是因为:法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在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情况下由社会上居统治地位、掌握国家权力的阶级,通过所建立起来的机关制定、认可并保证实施  相似文献   

18.
《新视野》1986,(6)
1、什么是法律?法律的本质是什么? 法律,就其广义而言,是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就其狭义而言,是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法律的本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法律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不仅能够而且必须把本阶级的意志变为国家意志,以法律形式表现出来,才能在现实生活中得以实现。正如列宁所说:“法律就是取得胜利、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的表现。”(《列宁全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1,(2):45-46
任何政党都是一定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利益的代表者,其存在和发展的动力及其最后归宿都是为了实现特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利益。政党的利益代表眭显示这个党“为了谁、相信谁、依靠谁”这个根本问题,因此,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由于各国国情、党情的不同,特别是东西方意识形态的差异,中外学者对政党涵义的理解大多存在一定的偏差,不是侧重于其阶级属性就是侧重于其选举功能。其实,二者都是不够全面的,不能适应当今世界政党政治的发展趋势。政党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政治现象,应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点。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时,由代表一定阶级、阶层和集团利益的政治积极分子,基于共同理想、采取共同行动,以民主选举或武装斗争为主要手段,以取得、巩固或参与国家政权为主要目标而组成的一种有组织、有纪律、有纲领的政治团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