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1 毫秒
1.
在“中国当红网”和“人民网”等网站上,《公仆楷模——邓平寿》的报道叩动着广大读者的心扉,一些熟知邓平寿的网友。在网上满含深情地讲述着邓平寿的故事,现摘编几则,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北京支部生活》2007,(7):43-45
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梁平县虎城镇原党委书记邓平寿,生前被百姓们称为“泥脚书记”“草鞋书记”“挎包书记”“田坎书记”,他的事迹系列报道推出后,深深打动了众人。有的人说:看了邓平寿的报道,我流泪了!看了两小时,泪就流了两小时。编者选取了邓平寿身边人的一些回忆,希望读者从中感受到他平凡之中蕴含的伟大,生命瞬间展示的永恒。  相似文献   

3.
邓平寿留给我们一个高大的背影,多少人因为他的事迹潸然泪下,多少人因为老百姓失去这样的“脊梁”而扼腕叹息,更有多少人决心以他为榜样,重新掂量人生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汪洋书记在重庆市传达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干部大会上讲话时,引用了《人民日报》刊登的一篇文章《为干事者鼓与呼》。无独有偶,邓平寿同志在生前曾剪下这篇文章,两次组织镇机关干部、村干部一起学习过。都是书记,一位是市委书记,一位是镇党委书记,都不约而同地对这篇文章钟爱有加。这让人十分感慨。邓平寿是一名实实在在的为民干事者,他一心一意想干事、任劳任怨在干事、千方百计干成事,他的一生,无悔于自己的事业,无愧于党和人民。  相似文献   

5.
邓平寿生平     
《当代党员》2007,(3):9-9
邓平寿,男,汉族,1955年12月17日(编注:此记录的出生日应为农历)出生于梁平县原虎城乡上丰村。  相似文献   

6.
我1989年任虎城区楚家乡副乡长,邓平寿当时任乡党委书记。到2002年我离开虎城调大观镇工作,已和邓平寿共事14年。他经常挂在嘴边的几句口头禅,叫我难忘。  相似文献   

7.
早晨我驾车上班时,通常会遇到三个卖报的年轻人。他们每个人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卖报策略,但其中一人总是最先卖完报纸。事实上.另外两人所处的位置比他优越很多。等我日复一日地从卖报人身边经过时,我逐渐意识到,那个人的成功与他选择的位置毫无关系。  相似文献   

8.
《当代党员》2007,(3):1-1
正当市委启动今年“作风建设年”活动之际,我们市委机关刊物郑重推出公仆楷模——梁平县虎城镇党委书记邓平寿的“特别报道”。邓平寿堪称干部作风的典范,他是基层领导干部的杰出代表,值得重庆的广大干部学习。  相似文献   

9.
《党课》2007,(8):121-122
“虎城的事一天没做好,我就一天不离开虎城!”这是重庆市梁平具虎城镇党委书记邓平寿常说的一句话。31年来,邓平寿为虎城镇的百姓无悔奉献着,即使要将他凋任到县里工作,他都拒绝了,只是为了他曾经的承诺。而2007年2月1日,邓平寿却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永远地离开了这片他热爱和眷恋的土地。  相似文献   

10.
泪水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不断模糊着与会者的双眼。感动源自一个普通的名字:邓平寿。  相似文献   

11.
为带领群众致富,他工作起来不辞辛苦,累得吐血;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他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贴近群众,以心换心、以情换情……这就是本期封面人物邓平寿,生前任重庆市梁平县虎城镇党委书记。  相似文献   

12.
于明宏 《新长征》2006,(7):64-64
眼下,写诗的人少了,用诗写故事的人就更为罕见。而能以诗的语言和形式写出1000多个故事则颇有点开文学创作先河的味道。以往,看过邢万生写过的许多书,眼前这套《天下故事诗写成》则更加让人爱不释手。品读之后,感慨良多,不吐不快。  相似文献   

13.
汪强 《理论导报》2012,(7):41-41
今年高考中,四名女生夺得江苏省文理科第一名(三名考生并列文科第一)。近日的《扬子晚报》讲述了这四名女生的故事。高分考生的故事,爱看的人不少。故事写得好,也确实对在校生,对中小学教师,对学生家长都有积极的意义。但除了高分考生的故事,也该有人写一些低分考生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中国故事     
中国盛产故事盛产智慧与幽默中国的老百姓把它们泡进杯里盛进碗里不断品味不断咀嚼并且不断消化然后开始讲述中国故事中国版本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于是,中国人用聪明把中国故事编成京剧话剧黄梅剧把中国故事带进国画漫画连环画再把中国故事变成电影电视VCD难怪,中国的故事里还有好多好听好听的故事中国故事中国精品情节曲折跌宕起伏中国故事中国风格脍炙人口家喻户晓中国故事中国特色种类繁多营养丰富千百年来中国人和中国故事谁也离不开谁大人们在故事里传承文明孩子们在故事里长大成熟中国故事格外机灵稍不留神,便溜出…  相似文献   

15.
黎辛 《党史文苑》2013,(11):45-46
《白毛女》是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为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集体创作的献礼作品,由贺敬之和丁毅执笔。《向毛女》源于晋察冀抗日根据地阜平县天柱山的一则故事。1944年,时任《晋察冀日报》记者的林漫(原鲁艺文学系第三期学员)写信告诉鲁艺院长周扬这个故事。周扬对这个故事很感兴趣,他认为这个故事可以表现旧社会把人变成鬼和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重大主题。  相似文献   

16.
邱小秋 《大特区党风》2001,(5):29-29,28
编辑部7个人,人少故事多。值此百期刊庆之际,信手拈来几个,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如今的微信上,遍布着“上海弄堂的故事”,各种有滋有味的图片、市井动人的故事,几乎成为上海人必转的“神帖”。  相似文献   

18.
我是北京市社科院城市问题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员。“我们都是有故事的人”,这是一句经典的广告语。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都可以成故事。我家的故事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19.
《当代党员》2007,(5):6-7
邓平寿,男,汉族,生于1956年2月,梁平县虎城镇原党委书记。197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6月参加工作,历任梁平县虎城区波漩乡团委书记、革委会副主任、主任。波漩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楚家乡乡长、乡党委书记,虎城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虎城镇党委书记。2007年1月14日下村检查工作时,因积劳成疾突发重症胰腺炎倒在了工作第一线,于2月1日不幸去世。  相似文献   

20.
由涂元季、刘莹撰写的《钱学森故事》(以下简称《故事》),生动记述了钱学森这位科学巨擘的精彩人生,它把钱学森化作质感英雄,让更多追求高尚的人从中获得精神营养。从这个意义上讲,《故事》不仅在为英雄立传,更是在为民族铸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