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发展理念,并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七大战略"之一进行部署,既抓住了当前乡村发展的关键,也顺应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要求,指明了新时代乡村发展的方向。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发展和超越,要坚持以城乡融合为根本途径,促进城乡关系的调整;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重塑乡村文化自信;坚持德治、法治、自治三位一体,大力推进乡村治理法治化;坚持和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性,提高参与的有效性,不断夯实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基层基础。  相似文献   

2.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而乡村文化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灵魂工程。因此,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建设的目标指向与动力基础,要置于乡村文化振兴的语境中去理解。国家利益、市场需求、创新、竞争与交流等多重因素构成的动力基础,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现实驱动力与可能性。现代化进程中特别是新时代以来的乡村文化建设取得了重要成就,但其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农耕文化传承、文明乡风培育、乡村文化产业市场化等方面仍面临现实挑战。为此,要从乡村文化生活、乡村文化内容、乡村文化观念、乡村文化产业等角度出发,探索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新路径,助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相似文献   

3.
产业发展滞后,特别是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低,是制约深度贫困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出问题。因此,南疆应坚持全面践行《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因地制宜、多措并举,统筹解决好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展问题。大力激发民营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解决好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的问题。积极开展大规模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中低技能劳动者就业创业和推动产业发展的能力。坚持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农民更多分享乡村产业振兴的收益。  相似文献   

4.
<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重要部署,要求“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这些都对未来一个时期乡村振兴工作提出了要求。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坚持精准发力,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5.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和短板在"三农",为了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和加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党中央适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前置性任务,只有乡村产业发展才能盘活乡村发展活力,激发乡村发展动力。乡村产业发展和乡村主体、土地、制度、党组织建设等治理要素密不可分,乡村治理和乡村产业发展有着紧密的逻辑关系。"三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构建进程必然是多种治理手段和方式共同作用于乡村产业发展的过程。由治理要素组成并形成相对稳定的乡村治理结构对乡村产业发展尤为重要。优化和改善乡村治理要素,推动乡村治理体系优化升级,既是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的现实手段,也是切实推进乡村产业发展进而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6.
尚建刚 《前线》2022,(4):80-82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提高农村基层治理效能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大兴区北臧村镇立足大兴新城协作镇功能定位,聚焦党建引领,人才强基,驱动治理自强不息。发扬基层首创精神,因地制宜,撬动产业从无到有。推动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延伸,多向发力,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而积极实践。  相似文献   

7.
朱亚 《唯实》2022,(3):61-6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全局性和历史性意义。推进乡村振兴,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是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不断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要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相似文献   

9.
正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产业融合作为构建乡村产业体系的核心,是贵州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必然要求,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一、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的必要性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有利于贵州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四新"主攻"四化"、促进农民增收,最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要更好地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全过程、加快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强化文化赋能,把乡村文化建设摆在乡村振兴的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不断激活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动能,全面释放乡村振兴中的文化活力。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九大明确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是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是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现代化强国,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在农民.因此,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优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长期农业工作体会,我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遵循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12.
李晓壮 《前线》2023,(10):72-7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贯穿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精神内核。北京市通州区仇庄村立足“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文化应先行”定位,充分践行“两个结合”,以党建引领探索孝德文化赋能乡村治理为抓手,增加了乡村治理内生力,激发了乡村善治新动能,滋养了基层治理生态。  相似文献   

13.
戴道昆 《理论导报》2024,(1):50-51+53
<正>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不久前对“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切入点。高质量金融服务是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金融部门应以资金要素为核心,以金融活水带动乡村产业发展,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的农民主体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厘清"谁来振兴乡村"是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逻辑起点。作为具有主体性的农民,身心双重在场是发挥其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的必要条件。然而,小农分散性、乡村失序性、农民受动性的状态引致农民主体能力、认同、权利的弱化,消解了农民的主体意蕴,给乡村振兴带来了一定的困境。不过,农村已有实践、农村发展成就以及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为激发农民主体性提供了经验借鉴、现实支撑和组织保障。为此,新时代必须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建构综合自治组织、推动制度创新,以"把方向—提能力—强认同—添动力"格局重塑农民主体性,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重塑的必要性、困境与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又一重大战略性举措。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在城镇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乡村文化面临城市文化的冲击,日益呈现出衰落之势。从历史维度、现实维度和未来维度的视角分析,乡村文化重塑的必要性显而易见。重塑乡村文化应从重塑农民的文化价值观、促进乡村文化发展、培育乡村文化建设者的主体意识、建立"四位一体"的乡村文化治理模式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全面部署。北京作为首都,解决好"三农"问题,推进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农业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建设"四个中心"和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必然要求,对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深入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才能科学制定战略规划,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人工智能赋能乡村生态振兴是在中国式现代化现实要求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当前,乡村生态振兴面临农村绿色生产方式滞后,农村生态治理不完善、农村生态文化发展薄弱等现实困境。结合人工智能赋能乡村生态振兴的内在机理,应从打造生态农业数字化发展格局、营造基层生态治理智能化发展空间、构建生态文化智慧化传播体系等方面优化人工智能赋能乡村生态振兴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邱洪斌 《奋斗》2023,(1):38-4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重要部署,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黑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实施文化振兴计划,为振兴发展提供强大精神文化支撑。佳木斯大学把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贯穿于推进乡村振兴各领域、全过程,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上作出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肖述剑 《探索》2023,(4):88-99
强化基层党组织领导力是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举。一方面,基层党组织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践行群众路线中提升领导能力;另一方面,乡村振兴中基层党组织的主要任务是推动乡村的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全面振兴,要通过激发农民群众内生动力合力推进乡村振兴。依据乡村振兴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方式,领导力强化模式可归纳为内生驱动型、党群互动型和学习提升型。其中,内生驱动型强化模式是有效增强基层党组织领导力的关键核心,党群互动型强化模式是增强基层党组织领导力要坚持的基本立场,学习提升型强化模式是基层党组织领导力持续提升的根本保障。三种强化模式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共同助力乡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力的强化。新时代新征程,强化乡村振兴中基层党组织领导力,要加强政治建设,进一步增强党对乡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大财政支持,多渠道保障乡村基层党建工作经费;创新党建方式,全方位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完善制度机制,常态化推进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