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代山庆 《党史文苑》2011,(10):46-47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所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创立了中华民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学习毛泽东关于辛亥革命的论述,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发扬孙中山的思想和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人民正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在这个重要时刻,缅怀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激励和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千秋,在辛亥革命中英勇奋斗和壮烈牺牲的志士们名垂青史,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3.
金民卿 《党建》2021,(11):25-27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深刻指出,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先进分子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行的一次伟大而艰辛的探索.中国共产党人忠实继承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事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今天,我们要深刻认识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不断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相似文献   

4.
正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千秋,在辛亥革命中英勇奋斗和壮烈牺牲的志士们名垂青史,  相似文献   

5.
记者:周会长,您好!一百年前爆发的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所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它推翻了中国数千年封建帝制,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作为一次划时代的伟大历史事件,辛亥革命与孙中山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在辛亥百年之际,我们怎样正确地看待和评价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呢?  相似文献   

6.
《世纪桥》2011,(20):1-1
10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今天,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与孙中山是中国近代以来两个最伟大的革命实践家.他们把一生献给了中国人民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压迫的落后状态,走向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达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王朝,建立了民主共和国.他创立的三  相似文献   

8.
同志们,朋友们: 11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近代以来中国发生的深刻社会变革由此拉开了序幕.这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先进分子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行的一次伟大而艰辛探索. 今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人民正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在这个重要时刻,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缅怀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激励和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相似文献   

9.
林军 《求是》2011,(18)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在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组织领导下,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辛亥革命风暴席卷全国。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相似文献   

10.
百家言     
《求是》2011,(20)
张海鹏:辛亥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辛亥革命以前中国所有的历史运动,从某种意义上说都还是在争夺皇位上打圈子,未能跳出这个怪圈。孙中山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则不同,它是中国历史进入20世纪后发生的一次伟大革命,是20世纪中国第一个最具重大历史意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大陆党政最高层对孙中山先生的纪念 ,以及对辛亥革命的纪念 ,都是以最高规格来进行 ,少有移易。 5 0年来 ,中国大陆始终给予孙中山以崇高的评价 ,基本的评价是 :孙中山是伟大的民族英雄 ,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是为我们祖国的独立和自由而奋斗终身的战士。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自己看成是孙中山事业的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发扬者 ,把中国大陆所取得的成就看成是孙中山和辛亥革命事业所结出的硕果。  相似文献   

12.
文摘     
周铁农: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作为20世纪初叶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在于它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成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为中国资本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政治和经济条件。为了将中国逐步引入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轨道,孙中山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在其存在的短短三个多月中,颁布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法令,进行政治、经济、教育和社会等方面的变革。孙中山不愧为中华民国的缔造者、民主共和政体的创建者、经济现代化的强力推进者和社会风俗的积极变革者。辛亥革命把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一举推倒了,为此后的中国革命打开  相似文献   

13.
早在辛亥革命后不久 ,伟大的列宁就曾在《涅瓦明星报》和《真理报》上发表《中国的民主主义与民粹主义》 ( 1912年 7月 15日 )、《新生的中国》 ( 1912年 11月8日 )、《中华民国的巨大胜利》 ( 1913年 3月 12日 )和《落后的欧洲和先进的亚洲》 ( 1913年 5月 18日 )等文章 ,赞扬孙中山的思想“是真正伟大人民的伟大思想”,辛亥革命的胜利说明“四亿落后的亚洲人……已经从酣睡中清醒 ,走向光明、运动和斗争了”。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 ,孙中山则属于较早向往十月革命的中国人。1918年 1月 ,孙中山指出 :“此后我国形势应注重于西北 ,若俄国现在…  相似文献   

14.
同志们,朋友们: 11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近代以来中国发生的深刻社会变革由此拉开了序幕.这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先进分子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行的一次伟大而艰辛探索.  相似文献   

15.
1911年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共和政府-一中华民国政府.中华民国的政治体制是以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五权宪法"学说为指导思想建立起来的."五权宪法"是孙中山所创,早在辛亥革命之前,孙中山就考察了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政治制度的利弊.  相似文献   

16.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绵延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创建共和政体,对推动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场充满惊涛骇浪的革命中,有一位和孙中山齐名的历史人物令人景仰。他就是辛亥革命的元勋、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黄兴。他的名字是和辛亥革命时...  相似文献   

17.
10月9日上午,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10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今天,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相似文献   

18.
周兴樑,1943年生,江西赣县人.先后于中山大学历史系本科、硕士研究生毕业,是资深的博十生导师,为享受国务院和广东省政府双特殊津贴之专家.主要研究方向是清永民初之社会、政治与人物,涉及的领域有孙中山与辛亥革命.民国史人物、国共两党关系等.已出版《孙中山的伟大思想与革命实践》《孙中山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国民革命与统一建设》《瘳仲恺和何香凝》等6部个人著作,另和他人合著《辛亥革命运动史》《中国近现代史》《国共关系与两岸关系研究》等多部著作,并在省级以上知名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约170篇.  相似文献   

19.
1911年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共和政府-一中华民国政府.中华民国的政治体制是以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五权宪法"学说为指导思想建立起来的."五权宪法"是孙中山所创,早在辛亥革命之前,孙中山就考察了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政治制度的利弊.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①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