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父亲的情怀     
正父亲走了已经一年多了,但他的影响力不但没随时间的流逝而减弱,甚至比他在世时更有甚之。他的老战友、老部下、老同事、身边的工作人员、老区的干部和群众,只要我们接触到,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发自内心地和我们讲起"王老",讲起"老首长"。  相似文献   

2.
马拉 《红岩春秋》2014,(5):41-45
正李德益大儿子李方荣,正在家里书房的桌上,用父亲传给他的那种漂亮字体,给朋友写一幅"老来不生气"之类的书帖。李方荣今年65岁,父亲当年因病逝世时,正是他这个岁数。他说:"1986年我碰到苏葆桢,他说他认识我父亲;老书法家徐文彬,是我父亲的老朋友。在重庆,认识和晓得我父亲李德益的人,实  相似文献   

3.
颜慧平  刘永路 《党史纵横》2014,(6):16-18,20
正父亲走了,走在清明节前夕,走在刚刚过了100岁的时候。2014年清明节早晨,我们在殡仪馆为他送行,挽联上写着三代子孙们对他一生的评价:"万里长征百战沙场,千秋功德百岁将军"。望着鲜红党旗覆盖下那留着18处战伤的遗体,我为父亲这位开国少将、百岁将军的一生而由衷的自豪!父亲安详地走了,我的思绪追寻着他的人生脚步,穿越枪林弹雨,跨越万水千山……长征路上九死一生父亲颜文斌1915年出生于江西永新县。6岁那年,一场温疫夺去了全家11口人性命,只有他一人活了下来。1931年春天父亲参加了红军,他参军第二天就参加一场伏击战,第一次放枪子弹就飞了,差点打着前边的连长。连长是旧军官出身,  相似文献   

4.
爷爷的鱼竿     
爷爷老了,身体大不如前。但他越活越快乐了,有时竟顽皮得像个孩子。这些都是父亲通过他的"神州行"告诉我的。前些日子,父亲忽然打来电话,说爷爷要我在城里给他买具  相似文献   

5.
正每天早上起床,父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早市卖花。他把卖花当成了一种生活方式,至于卖不卖得出去,他看得很淡:卖了,当然好;没卖成,也无所谓。我真替父亲高兴,母亲"走"后,他仍然把个人生活打理得井然有序。"花盆"全是父亲平时攒下的瓶瓶罐罐,甚至是用过的快餐盒。他把这些器皿洗干净、培上土、栽上花,待花开后,便小心翼翼地将其挪到他的"百花箱"里,一手拎上一箱出门了。节俭了一辈子的父亲对吃从不挑剔,粗茶淡饭,仅此而已。对于穿,父  相似文献   

6.
命运与绳索     
山里住着一家猎户父亲是个老猎手,在山里闯荡了几十年,猎获野物无数,走山路如履平地,从未出过事、然而,有一天,因下雨路滑,他不小心跌落山崖两个儿子把父亲抬回了破旧的家,他已经快不行了弥留之际,他指着墙上挂着的两根绳子,断断续续地对两个儿子说:“给你们两个一人一根”还没说出用意就咽了气。  相似文献   

7.
"老将军",是我和姐姐们多年来对父亲的敬称。父亲在世时,全家就一直想为他写个回忆录,对他的一生进行梳理,将他老人家高尚的品格和优良的作风总结出来,作为一笔精神财富留给后人。因各种原因,非常遗憾,未能在他在世时实现。父亲去世后,我们撰写回忆  相似文献   

8.
我的父亲是解放战争时期参加工作的老党员。在我的记忆中,他一直单身在外地工作,直到1990年离休后才回津与家人团聚。后来我才知道,上世纪50年代邮电系统选派干部支援困难县工作时,父亲主动要求替他人到外地工作。从此辗转数年,调转河北省五县。父亲给我留下许多难以忘怀的往事,1960年的困难时期,父亲每隔几个月回来时,都会把自己节省下来的山芋干、高粱米分给住在大杂院的每家一份,哪怕是仅有小半碗。  相似文献   

9.
正读初中时,家离学校有三四公里的路程,那时家里又没有自行车可骑,全靠一双脚板走。第一天上学时,我起得特别早,父亲也跟着起床了,他收拾利索了,就在一旁等我。"你起来干什么?"我问他。"送送你!"父亲指着外面漆黑的夜。"不用了,我都这么大了,又不是小孩子,我不怕的!"青春年少的我,在父亲面前表现得像个大人。况且,与我一同上学的,还有同村的狗蛋,不就是走山路嘛,有啥怕的?面对我的拒绝,父亲迟疑了一  相似文献   

10.
《实践》2021,(7)
正讲起从前,父亲总会习惯性地带上一句:"我还真是幸运啊。"比如他说:"我出生在1932年的九月初二,刚好是阳历的10月1日,哈哈,是不是很巧?我还真是幸运啊。"父亲生在贫苦农家,解放战争时期,家乡开展了土改运动,为了保卫胜利果实,16岁的父亲瞒着家人报名参了军。父亲说,在行军转战中,他第一次见到了从前只听人说过的电灯、火车。  相似文献   

11.
正"出门要戴好口罩,勤洗手,没事情不要到处乱走,注意安全……"2月6日早上8时,宜宾市叙州区泥溪村纪委书记米文贵准时来到柏果组招呼站疫情防控劝导点,一边检查来往的车辆,做好人员登记,一边叮嘱他们不串门、不聚会,不聚众娱乐。当天,是米文贵父亲去世后的8天,在抗击疫情特殊时期,他主动取消丧事操办,拒绝亲戚上门悼念,简单处理父亲后事后就投入工作。  相似文献   

12.
正"年份英雄"发布词一根麻绳,一把弯刀,一张背垫,一壶水,5个土豆……43年来,从父亲手里接过护林"接力棒"开始,他就是用这些简单装备对抗山火、毒蛇和盗伐者,也对抗着难以言说的寂寞。小树听过他的歌,山泉吻过他的脸。他恋着山,山也恋着他。如今这满山苍翠就是对他最好的馈赠。"我为我父亲感到骄傲。"这是张有光的女儿张发秀面对记者反复在说的一句话。沿着一条铺满落叶的陡峭小路走  相似文献   

13.
正30公斤的父亲,却有一个高大英俊的儿子。小时候,儿子非常喜欢父亲,父亲是那般滑稽可笑,也许他不过是将父亲当成一个别人没有的会动、会笑的"毛毛熊玩具"而已。然而他很快懂事了,七八岁时,再与父亲说话,父亲需仰头才能与他对视。正是那时,他理解了"侏儒"的含义,也知道有一个侏儒父亲对他意味着什么。当然他仍然喜欢父亲,尊敬父亲,可是他会尽量避开与父亲同处,无论是在街上,还是在家里。  相似文献   

14.
《党建》2016,(6)
正父亲是一名共产党员。父亲爱念"老理儿"。他说:"这是老百姓的规矩,要是啥都不讲究,天不怕地不怕,想干啥就干啥,是要遭老天报应的。"父亲的一个战友在县土地局工作,很多人想通过父亲疏通关系。父亲板着脸,来者一概拒之。父亲说:"人家是公家的干部,不是为我当的官。我不图啥好处,也不管这些事。"不贪名利,生活简单,这是父亲的养生"理儿"。  相似文献   

15.
郭庆晨 《前线》2010,(11):57-57
最近夜读,见陈元回忆父亲陈云的往事时.谈到了这么一件事: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陈元正在读中学。一天,他发现父亲有一阵子不去公园散步了,感到很奇怪,父亲平时特喜欢这么做,还爱跟游人聊天。怎么现在老在家里闷着呀!于是,他问爸爸。爸爸说:“现在群众吃不上饭,我没脸见他们。”原来,陈云当时在中央主管经济工作。  相似文献   

16.
正明朝大贪官严嵩有个儿子叫严世藩,虽一目失明,一腿残疾,但自幼聪明过人,学啥像啥。因终日里目睹老爹贪赃枉法,滥权弄权,卖官鬻爵,他也无师自通,早早学会了这一套。十二三岁时,他就打着父亲旗号在外边给人封官许愿,收受贿赂。有些投机钻营者,也花钱走严世藩的门路,屡试不爽。严嵩是大阁老,人称严世藩是"小阁老",用今天的话来说,他就是个"权早熟"。"权早熟"这事,过去有,现在有的地方也有,这就叫太阳底下无新事。日前看到一则"小学班长  相似文献   

17.
正"坚守信念浴血疆场不傲功时代楷模,淡泊名利扎根桑梓甘奉献道德模范"的挽联悬挂在离休干部殷树山的灵堂外,这是对一个战斗了一生的离休干部的最高评价。2017年8月22日,这位先后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全国志愿者先进个人、全国好邻居标兵、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等殊荣的老英雄殷树山走了,走得很平静,很安详。他走后,他生前所在的单位领导和同事来看他了,社区的居民来  相似文献   

18.
众说周知,17世纪的英国是一个等级制度森严的国家。别说是英国首相,就是一般的议员也必须具有显赫的贵族身份。但是,他却是一个例外。他是一位医生的儿子,他的父亲曾经给英国首相老皮特看过病,治好了老皮特的风湿病。老皮特赐给了他父亲一个庄园,自此,他们家也成了一个小小的农场主。当然,这不是他成功的重  相似文献   

19.
侯发阳 《党课》2014,(2):72-74
父亲今年八十有九,又比去年老了一些。他平常不喜欢来我这里,即使来了,也是当天来当天走。因为他觉得待在我这里很无聊,就像坐牢一样。没有人和他说话聊天,没有地方也没有人可以和他玩。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谁有多少闲功夫和老头子们聊呀!  相似文献   

20.
<正>每天一大早,大英县朝阳社区忆乡苑小区的义务巡察员唐明礼会到小区的各个角落去走一走、看一看,听听居民群众对小区管理的意见,人们总会热情地和他打招呼,称他"唐大爷"。现在的忆乡苑小区,绿树成荫、邻里和谐、规范有序,可8年前,这里却是垃圾遍地、秩序混乱,居民怨声载道。改变这里面貌的人,正是这位77岁的老党员唐明礼。8年多来,他不怕吃苦受累,不惧埋怨碰壁,带领他的"热心团队"把这里变成了人人羡慕的幸福家园。"这么大一个烂摊子,光靠我一个人肯定不行。"考虑到工作的艰巨和复杂,唐明礼首先找到同一小区的另外两名老党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