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培养具有良好参与素质的优秀大学生公民,既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也是积极贯彻和落实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本文将以笔者实证调查所得数据以及近年来见诸报刊的多例实证调查所得数据为基础,着重论述新时期大学生公民参与的总体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2.
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对海口市四所高校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状况进行调研,文章透析其人文素质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与建议,以期在实践层面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3.
根据培养大学生公民人格素质的需要,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通过中国近现代历史教育,培养大学生科学正确、全面辨证的历史观,在塑造大学生的"历史人格"的基础上,着力提高他们的现代公民素质。  相似文献   

4.
崔勇  葛茂林 《党史博采》2008,(4):21-21,36
根据培养大学生公民人格素质的需要,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通过中国近现代历史教育,培养大学生科学正确、全面辨证的历史观,在塑造大学生的"历史人格"的基础上,着力提高他们的现代公民素质.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不容乐观,仍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大学生公民意识缺失的原因复杂多样。我国大学生对高校公民教育现状很不满意,他们认为亟待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的途径一定要多种多样,必须整合政府、社会、学校和个人的力量,形成一种合力,才能有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6.
《湘潮》2007,(7)
公民意识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建立一个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我国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有待提高,公民意识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可以通过系统的公民教育、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和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来改善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7.
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公民意识培养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作为人才培养摇篮的大学,理应担负起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的重任。一、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现状及成因分析1.现状据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问卷调查,笔者发现,我国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比较关注社会发展,有一定的平等、民主、市场、环保等意识,但总体上说,大学生的公民意识还存在以下问题,表现在:公民基本知识水平较高,行为意识水平较低。据调查,当代大学生在历史、地理、法律知识方面回答正确率较高,而在公民行为方面的回答正确率较低。近年来,大学生的公德素养…  相似文献   

8.
网络给大学生的生活、工作、交往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但是由于一些大学生网民公民意识的缺失,导致其公民素质差、网络行为失范,严重地影响着网络的健康发展和大学生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研究大学生网络公民的主要特征和网民的公民意识缺失,加强其公民意识和素质教育,对于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9.
宗旭  赵永吉  章洪丽  王深 《世纪桥》2010,(13):102-103
本文通过对在校农科大学生政治、道德、人生、公民意识和社会价值观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到,总体上农科大学生政治价值取向是正确的,政治立场坚定,拥护党中央领导,认同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科学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道德价值取向是积极向上,重大局,重道义、重理性,能自觉维护社会公德。人生价值取向主流是乐观进取,勇于创新,奉献社会。公民意识价值取向方面,多数学生具有较强的民主法治观念,自由平等观念,权利义务观念。社会价值取向方面,学生有较强的社会参与意识和环保意识。但也从调查分析中看到部分大学生价值取向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现状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调查与思考——以北京四所高校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虹霞 《世纪桥》2009,(7):118-119
对北京四所高校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进行的实证调查表明,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整体水平较高,但不少方面还相对薄弱。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的负面影响、学校公民教育的缺失、大学生公民行为训练与实践体验的不足及社会公民文化氖围的缺乏是其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公民教育概念已被各国所普遍接受,并在实践中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开展了积极有效的公民教育。反观我国的公民教育发展历程及当前状况,确实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一些理论问题的探讨还不够广泛和深刻。特别对于目前的大学生群体,我国当前的公民教育有效性不足,因此需要对大学生群体加强公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然,其公民教育的有效性不足有着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因素,但没有一个完善的公民教育内容体系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科学的、明确的公民教育内容是加强公民教育的基本前提,因此构建完善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公民教育内容体系,必将有力地促进我国公民教育发展,增强大学生公民思想道德与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使大学生群体具备公民的理性人、道德人和政治人这一完备的公民体系。  相似文献   

12.
广东正在进行“文化强省”战略,“文化强省”能否实现最终落在公民素质的提高上,而大学生是公民素质提高的主力军.作为广东的省府,广州地区肩负着重要的任务,再加上广州地区集中了广东省主要的大学,因此在广州地区的高校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研究就格外必要.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公民教育概念已被各国所普遍接受,并在实践中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开展了积极有效的公民教育.反现我国的公民教育发展历程及当前状况.确实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一些理论问题的探讨还不够广泛和深刻.特别对于目前的大学生群体,我国当前的公民教育有效性不足,因此需要对大学生群体加强公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然,其公民教育的有效性不足有着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因素,但没有一个完善的公民教育内容体系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科学的、明确的公民教育内容是加强公民教育的基本前提,因此构建完善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公民教育内容体系,必将有力地促进我国公民教育发展,增强大学生公民思想道德与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使大学生群体具备公民的理性人、道德人和政治人这一完备的公民体系.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公民政治素质普遍有所提高,但也存在主动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的意愿不强、政治参与与政治技能较为欠缺等问题,需要提高大学生对于民主政治知识的掌握程度,增加大学生参与民主活动的机会,发掘中华民族本土的优秀文化,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而提高大学生公民政治素质。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的认同关乎优秀民族文化的继承和传播,对国家的认同关乎民族的发展、国家的安全稳定。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既要重视民族认同更要注重国家认同。通过调查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情况,结果发现,维吾尔族大学生宏观和微观的国家认同状况都较好,但是国家认同中存在着公民身份自评较差和冲动性的民族情感问题,上述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政策的引导和有针对性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法律素养是现代法治社会公民的必备素质,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亦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当前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普遍令人担忧,不少高校把法律素养的培育简单化为法律知识的传授,法制教育还存在很多误区。笔者认为应该以法律信仰教育为重点,强化大学生法制教育,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以保障依法治国战略方针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7.
如何有效培养大学生的政治认同观,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利用现代公民意识的相关知识和场域理论,来尝试阐释大学生政治认同观与高校公民教育之间的关系及其结构,确立爱党、爱国家、爱民族的社会主义现代公民意识教育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公民教育建立在对执政党、国家、民族进行认知的三位一体的思想结构上,这三者之间存在特定的竞争性和同构性关系,以此为基础形成大学生政治认同观的生成场域,习性化为大学生群体的正确政治认同观。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引起了教育界、医学界和社会工作者的关注。大量调查数据和心理咨询提供的资料表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心理疾患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人才素质。为了更好地开展健康教育,我们于2006年对三峡地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存在着网络主体意识弱化,网络信息的理性鉴别能力不足,道德责任缺乏与权利意识淡薄,臣民意识浓厚与公民意识相对缺失等问题。为此,在网络环境下可以通过提升大学生的网络主体意识,开展丰富的校园网络活动和社会实践,加强网络环境法制监管,设立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专题网站等来提升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培育。  相似文献   

20.
公民意识是社会成员精神和物质生活共同的思想基础,是一个国家国民现代化素质的核心内容。加强大学生群体的公民意识教育,对培养守法、道德和参与社会的理想公民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将道德形象教育、诚信友爱教育、公民责任教育、民主法治教育作为主要内容,培养大学生的公德意识、诚信意识、国家主体意识和法律意识,教学中重点突出人本、灵活、实践、开放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