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四中全会提出了法治中国的内在逻辑,即通过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构建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在这个逻辑中,法治政府的构建应放在突出地位。法治政府的本质是什么?说到底是要约束政府权力,规范政府行为。道理很简单,法治政府第一位的是治官,第二位是保护公民权益,第三位才是治民。法治政府集中体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价值理念和刚性导  相似文献   

2.
一、对依法行政的理解依法行政是指行政主体(主要是行政机关)必须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取得、行使行政权力,依法规范、约束行政权力,并对行政行为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依法行政之法,不仅应包括法律法规,还应包括法律的一般原则、法律精神和法律目的。具体来说,依法行政是依法治权,不是依法治事;是依法治官,不是依法治民;是依法治自己,不是依法治别人。所谓依法行政,笔者认为应从两方面理解,一是实体法方面,另一是程序法方面。从实体法方面去理解依法行政,首先应是在主体方面有要求,即行政主体合法。即行使行政职权者必须是依宪法或行政组织…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指出:“在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核心是依法治官,依法治官的同时必须辅之以以德治官。以德治官的目的在  相似文献   

4.
"法治中国"是统括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思想的概念。习近平的"法治中国"思想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思想历史演进的当代结晶和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治理经验的传承与发展,是政治性和学术性、传统性和现代性、世界性和中国性的高度统一,构成人类法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中国"指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由法治国家、法治政党、法治社会三个方面构成,"法治国家"指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公权力,国家权力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法治政党"指中国共产党执政行为、领导行为、治党行为的法治化,"法治社会"指社会主体自觉守法、依法自治。  相似文献   

5.
实施依法治理方略,实现长治久安,立足于治本,必须充分发动和依靠各族群众夯实依法治疆的基础;确立长治久安的战略思维,切实加强以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为核心导向的现代文化建设;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坚信党的宗教政策的正确性;统筹推进依法治疆和长治久安及社会管理与治理创新的各项工作;强化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法治理念与措施;健全街道社区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体系,强化依法管理、治理和服务效果;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战略目标,加快法治新疆建设。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环境是一个社会实行“法治”或“人治”的根本基础,社会文化环境的特质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社会对“法治”或“人治”的选择。中国传统“法治”之所以打上了深深的“人治”烙印是由中国传统的社会文化环境所决定的。现代法治是现代社会文化环境各因素全面作用的结果,它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进步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要实现现代法治必须完善现代社会文化环境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法治文化,在概念上是指存在于国家和民族这一特定载体之上,由过去和现在的全体国民共同参与构建而形成的,表现一个国家和民族所特有的法治理念及法治实践的文化形态。在法治文化中,起核心作用,将法治文化疑聚成一个有机整体的是法治的理念或价值指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内涵是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特别强调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总目标下的,表现新时代中国和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及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文化形态。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法治文化可以从党的领导、法律至上、汲取借鉴、良法善治、规则之治、公平正义、程序正当这几个关键词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8.
转型期,民生问题突出,社会矛盾频发,传统社会治理模式在此背景下逐渐失灵。故在总结反思我国社会各历史阶段治理模式的基础上,社会治理法治化模式的重构应当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在现代法治理念的指引下,逐步实现社会治理的良法之治、民主之治、正义之治和服务之治。  相似文献   

9.
信息集萃     
<正>保定市北市区推进依法治区保定市北市区加快依法治区进程,在新常态下定位,加强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新常态建设。加强法治宣传和教育引导,使广大群众走出"找官不找法"、"信访不信法"的误区。依法决策,把法律咨询、法律审核作为决策的必经程序。推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拓宽群众和社会监督渠道,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加强法治队伍建设,打造政治过硬、业务过硬、纪律  相似文献   

10.
《党员干部之友》2014,(11):10-10
正领导干部既是依法治国方略的组织者,又是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者,但现实中,有些领导干部法制观念淡薄,法治思维混乱,头脑中长期存在重权力轻权利、重治民轻治官、重管理轻服务等传统思维误区,把法律法规置于脑后,存在决策不依法、遇事不讲法、办事不懂法、自己不守法的现象。因此,培育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对于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具有重要意义。培育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领导干部自身的追求与修炼,也需要组织的教育和  相似文献   

11.
自 党和国家确定“依法治国 ,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决策以来 ,已形成由依法治省到依法治市、依法治县和依法治乡 ,辐射全国、层层推进的新局面 ,预示着治国方式由“人治”、“德治”向法治的转轨。但这绝非是自然演进的过程 ,就是说 ,以法治为初衷的依法治理 ,并非一定能够产生法治预期 ,而事实告诫我们 ,克服障碍因素 ,确认并弘场正义法精神 ,强化法治在依法治理过程中的目标定位 ,则是十分紧迫和关键的。一、依法治理并不等于法治依法治理是法治的必然要求和载体 ,但依法治理能否实现真正的法治 ,则取决于对法治精神与原则的如何…  相似文献   

12.
地方法治建设是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节点和有效路径。法治环境是关键的软环境,抓法治建设,也是抓科学发展。加强法治建设,是山东实现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的基本内容和重要保障。与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要求相比,山东法治软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应当尽快制定规划,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法治建设等方面,明确法治山东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要坚持依法执政,进一步加强地方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工作,进一步提高法治山东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3.
刘奇凡 《当代贵州》2014,(32):16-16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向全党全社会发出建设法治中国的总动员,奏响了依法治国的最强音。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结合贵州实际,对建设法治贵州作出全面部署,为我们推进依法治市、加快建设法治社会指明了方向。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就是要将中央、省委决策部署与铜仁发展实际有机结合,紧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总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工  相似文献   

14.
梅献忠 《求实》2005,(9):76-78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方面并不符合现代法治的理念,其主要表现为:社会等级观念,官民关系中的“官本位”思想,“重德轻刑”的治国方略,重义轻利的“义务本位”观,以及“性本善”的人性哲学等等。这些思想文化与现代法治所倡导的平等、自由、人权、权力制约的精神有着较大差异,在我们建设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应当时时加以检视与超越。  相似文献   

15.
杜波 《新视野》2007,1(2):58-60
从法治概念的起源到法治理想的确定,法治的一般原则逐步孕育并产生出来,后转化为近代法治国家的标志,最后成为现代法治社会的灵魂与核心。在这个社会历史进程中,蕴含着一种文化心理方面内在而独特的逻辑关系。能够清晰地明了这种内在历史文化逻辑,对于我们巩固从“法制”到“法治”的理论成果,深刻理解由依法治国迈向法治国家以及建设以民主政治与法治国家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乃至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广东依法化解基层矛盾现场会11月7日在中山市召开,汪洋在讲话中指出,依法化解基层矛盾是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石,要坚持用"五种方法",即主动依法、行政经济、综合法治、政府社会共治、法制文化来引导广大群众依法表达利益诉求。  相似文献   

17.
正"法者,天下之程式,万事之仪表。"法治的重要性,从《管子》中可见一斑。2014年,是我省深入推进依法治省的开局之年,按照"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十六字方针,全面贯彻落实《四川省依法治省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无疑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各行各业的共同参与。《纲要》明确,依法治省工作的参与主体是全省人民,责任主体在各级党委,特别要在组织动员群众上下功夫,使法治  相似文献   

18.
黎满云 《实事求是》2017,(2):100-104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社会稳定,是落实"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的必然要求。而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实现又对党员干部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出了新挑战。党员干部能否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发展前进中的社会问题,是当前必须要面对和解决好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杨飞  谢秋红  滕亚为  熊瑛  常永达  梁潇 《探索》2015,(1):179-183
重庆市委四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意见,是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具象与落实,是依法治国的重庆实践。为此,要准确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关键和保障问题,确保宪法法律全面正确实施,推动良法良规制定,推进实现严格执法,保证公正司法,确保全民守法,正确处理改革与法治的关系,加强和改进党对依法治市的领导,为推进"科学发展、富民兴渝"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20.
把法治建设作为推进我国政治建设的切入点和主要载体,是因为:建国以来我国在政治体制方面存在的主要弊端,凸现出民主制度化和法律化建设的极端重要;回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切合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经济和社会实际情况;适应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现实需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需要更多地强调民主与法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以法治建设作为政治建设的切入点和主要载体,实际上也就是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提高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水平,实现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