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朱江 《当代贵州》2013,(2):32-33
2010年12月28日,贵阳市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发展目标,按照"水清、岸绿、景美"的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原则,先后投入建设资金3.84亿元对湿地公园十里河滩段正式开工建设。在建设中坚持"重在保护、生态优先、合理利用、良性发展"的原则,严格保护管理,维护好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特性、基本功能和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花溪十里河滩湿地公园建设对保护贵阳城市生态环境,避免城市建设过于连片发展,保  相似文献   

2.
<正>贵阳奋力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大胆探索,深入实践,以强生态不断提升“强省会”绿色发展能级,书写省会贵阳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答卷。这里是全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天然的“绿色氧吧”,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这里被誉为“千园之城”,1025个大小公园遍布其间,山林、河流、湿地、珍稀植物相映成趣。  相似文献   

3.
媒体看贵州     
《当代贵州》2017,(3):5-5
贵阳城市建设强化生态味为加快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贵阳市日前提出城市建设要强化生态味,积极推进提升"一河、百山、千园"自然生态体系建设。"一河",就是突出实施母亲河南明河主河道、支流治理工程;"百山"就是加大对裸露山体、毁损山体的治理,修复城市"伤疤",形成点、线、面、环相结合的城市绿地系统;"千园",就是建设更多城市公园,其中仅湿地公园就要增加到67个。(《人民日报》1月6日)  相似文献   

4.
岳振 《当代贵州》2013,(7):26-27
贵阳将以生态文明为统领,让绿色经济在西部崛起,到2015年,贵阳市要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到2020年,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去年底,在《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规划》(下称《规划》)新闻发布会上,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李军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向媒体表达了上述愿景。  相似文献   

5.
刘青 《当代贵州》2007,(24):42-42
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贵阳市建成了总面积145.6万亩的第一和第二环城林带。这成为全国省会城市中独有的森林景观,形成了“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四季常青,人居适宜”的城市生态建设格局。2004年,贵阳被授予全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相似文献   

6.
胡瑶 《当代贵州》2014,(22):32-33
正位于黔中腹地、贵阳市南郊的花溪区,是贵阳市重点建设的文化、旅游、教育和生态区。随着2012年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建成并对外开放,花溪区更是成为贵阳市民闲暇之时的好去处。随着外来游客的增加,花溪区的生态承受能力和治安问题也日渐凸显。面对这样的问题,贵阳市公安局花溪公安分局  相似文献   

7.
杨菲 《当代贵州》2010,(11):66-66
5月17日,由贵阳市科技局与贵阳学院联合举办的“2010年贵阳市产学研合作论坛”在贵阳隆重举行。论坛紧紧围绕进一步推进“产学研合作与发展”新路子,加快贵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进程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省市有关领导、专家学者及产业界人士近百余名代表参加了论坛。  相似文献   

8.
王庆 《当代贵州》2008,(16):61-61
今年1月3日,贵阳市委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一个在国内都具有前瞻性的战略构想“出笼”,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在践行,人们的目光在聚焦贵阳。半年多的时间了,贵阳市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如何推进、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对此,记者走进了贵阳市的东大门—乌当,从与乌当区人民政府区长李志鹏的“对话”中,获悉该区以自身的生态优势,提出的“更新一个观念,坚持两个优先,强化四个意识,创新一个办法”的思路,不难管窥到“黔中秘境、自然乌当”的未来。  相似文献   

9.
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谈话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贵阳市抓住这难得的历史机遇,加快了城市建设的步伐,在短短的几年里,使贵阳城市旧貌换新颜。贵阳市的城市建设是以城区道路(桥梁)的拓宽改造和开辟为起点,按照市委、市政府“把贵阳建设成为多功能、综合型的现代化内陆开放城市”的战略目标,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全面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的。从1992年拓宽改造了瑞金中路、南路,1993年花果园三层互通式立交桥建成起,到1998年以北京…  相似文献   

10.
十面来风     
《当代贵州》2015,(7):10-11
<正>贵阳:成为首批中国金融生态城市中国金融生态城市发布系列活动在贵阳举行,贵阳市及其他四个城市(区)成为首批中国金融生态城市(区)。本次中国金融生态城市评选活动,以金融创新、金融安全、普惠金融、金融教育和创业环境为五个要素指标,根据比较分析和业界考察,最终评定北京市海淀区、上海市嘉定区、长沙市、苏州市、贵阳市成为首批中国金融生态城市。(贵阳记者站)  相似文献   

11.
正贵阳市以建设城市公园为核心提升城市品位,让市民享受“公园里的工作和生活”,在“千园之城”体味幸福,实现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双赢。“公园修得漂亮,让我们又有了一个休闲好去处。”最近,家住贵阳市南明区团坡桥小区的郑经香,只要一有空就会到附近的公园“溜达”。自从去年建成投入使用以来,这个占地8000多平方米拥有晨练区、老人活动区、儿童游乐区和书屋的公园,已成  相似文献   

12.
观山湖公园     
观山湖公园距离贵阳市中心区仅12公里,北部与贵阳市级行政中心相连,观山湖区因观山湖公园而得名。观山湖公园按照“自然、生态、大众、和谐”的园林规划设计理念,依托园内得天独厚的水体、山丘、林木、野生动物等资源,以湿地为特色,形成集观赏游览、文化娱乐、康体健身、科普教育等综合功能为一体的原生态湿地公园。观山湖公园包括观山湖北湖和南湖(原金华湖),共占地5500余亩,其中森林面积4160亩。园内林木茂盛,有苹果树、梨树、樱桃树、桃树等各种果树及白玉兰、檫木、垂柳、杜英、鹅掌楸、二乔玉兰、法桐、枫吞、广玉兰、桂花、红果冬青、厚朴、鸡爪槭、乐昌含笑、栾树、水杉、香樟、银杏、樱花、紫薇、柚树等各类树木,森林资源极为丰富。  相似文献   

13.
十面来风     
<正>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及蓬莱仙界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3月12日,贵州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发布的公告显示,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原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蓬莱仙界·白云休闲农业旅游景区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两景区分别为南明区、白云区的首个国家4A级景区。(贵阳记者站)  相似文献   

14.
《理论与当代》2005,(8):20-20
贵州省贵阳市近两年来加快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步伐,围绕铝、磷、煤等八大优势资源产业,启动了近百个循环经济项目,总投资达300多亿元,逐步形成了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三个层面的循环经济产业,使循环经济成为贵阳实施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5.
正贵阳市观山湖区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不断提高环境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助推"强省会"和"爽爽贵阳"建设。俯瞰贵阳观山湖区,河湖清澈,犹如一条条蜿蜒的玉带;城市主次干道绿树成荫,美丽景观随处可见;一个个绿色产业蓬勃发展,正源源不断带来经济财富……这些都凝聚着观山湖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和成就。  相似文献   

16.
黄建华 《先锋》2023,(3):28-32
<正>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天府新区考察时,首次提出了建设公园城市的理念,特别指出“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2020年1月,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赋予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的历史使命。同年10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成都以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提出有关部委要指导编制示范区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7.
蒙珺 《当代贵州》2011,(28):45-45
近日,由贵阳市人民政府、中国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主办、贵阳市科技局承办的“贵阳市科技金融推进会暨科技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签约仪式”在贵阳举行。  相似文献   

18.
尹辉 《当代贵州》2009,(24):26-26
调查显示,98%的被调查者对“贵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必要性”给予了肯定;84%的被调查者认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充分发挥贵阳市良好自然条件优势的必然选择”;几乎所有的被调查者都表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需要全民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19.
“大贵阳”当前所面临的主要压力及对策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贵阳市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 在贵阳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环境效益不断提高,被国家有关职能部门冠与“森林之城”“中国避暑之都”“生态经济市”“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  相似文献   

20.
方亚丽 《当代贵州》2017,(49):24-25
贵阳市全面启动充分就业城市创建工作,目标是到2020年,城镇和农村有效劳动力就业率达95%,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率达100%,城镇“零就业家庭”、农村“零转移就业家庭”动态为零. 11月1 6日,贵阳市创建充分就业城市指标体系通过专家评审验收.这意味着贵阳全面启动充分就业城市创建行动.贵阳市将从体系建设、经济拉动、技能提升、精准扶贫、智慧就业、服务平台、资金保障等7个方面入手,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今年10月公布的《贵阳市创建充分就业城市工作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创建目标:到2020年,城镇和农村有效劳动力就业率达95%,总体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率达100%,城镇“零就业家庭”、农村“零转移就业家庭”动态为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