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可我家的经不难念,我有一个幸福的三口小家,也有一个温馨的大家庭,我和丈夫都在团场企业工作,哥嫂弟媳干个体,公婆退休后和我同住一幢楼,多年来,我们一家用相互间的理解和关爱相伴着走过了一个个春秋……我和丈夫结婚后同在轧花厂工作,丈夫是一名普通的电工,而我是厂里唯一的一名女修理工。1998年,我通过考试竞聘上政工干事岗位,没多久又兼任统计、出纳,工作非常忙,经常加班到深夜,那时孩子小,丈夫默默承担  相似文献   

2.
纵话家庭美德□王会玲家,在我们每个人心目中都是份量很重的字眼。家,有扇最善解的门;家,有盏希望的灯。家是疲惫的驿站,是汪泽社会的一条船,它承载着慈母的牵挂、爱人的等待和娇儿的呼唤。家是温馨,家是惬意,家是每个人心中永恒的概念。家,给了我们太多的关爱、...  相似文献   

3.
石小风的丈夫是农七师一二九团二连的机务副连长。自1992年他们结为伉俪以来,石小风始终把丈夫的工作放在首位,从未插手丈夫的工作,家里的事情无论多重要、多累、多难,石小风总是一个人扛着,从不在丈夫面前说句怨言。她总是说:"既然丈夫是一名基层连队的领导,就要多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家里有我你就放心  相似文献   

4.
记得有一部美国电影叫《琼斯一家》,镇上所有的人都羡慕突然搬来的琼斯一家,不仅因为他们富有,还因为他们幸福. 女人们羡慕琼斯太太,因为她的丈夫总是那么爱她;男人们羡慕琼斯先生,因为他的太太不仅漂亮,而且经常公开和丈夫“真情流露”,仿佛一刻也无法掩饰自己对丈夫的深爱.事实上,他们并不是一家人,而是一个销售团队.  相似文献   

5.
正真情,跨越二十几年时光;至爱,溢满几十平米小屋;孝善,奏出家庭和谐音符。九师绿翔牧业公司的谢威琴和丈夫20年如一日,照顾四位亲人,用持久的孝心和爱心营造了一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庭。谈起谢威琴,很多人都夸她勤劳、孝顺。她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夫妻敬业爱岗,努力工作,女儿彬彬有礼,学习上进。结婚二十几年来,他们夫妻恩爱,孝敬老人,关怀孩子,热心助人,邻里和睦,用生活工作中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诠释了家作为爱的港湾的真谛,赢得周围人们的赞美。谢威琴是九师绿翔牧业公司  相似文献   

6.
吴达志和谭华仙夫妻俩都是二师三十团三连职工,两人都刚刚三十多岁,身体好,勤劳肯干。在三连承包土地以来,每年都有很好的收入,家庭幸福和睦,连队干部职工交口称赞。2002年,两人刚结婚不久,团场实行两费自理承包,她和丈夫自筹资金承包了连队136亩棉花地。刚承包这块地时,地里碱片很大。小两口舍不得吃舍不得喝,把钱省下来购买有机肥,她们每年购买的牛粪都在七八  相似文献   

7.
<正>这是一个三口之家:丈夫勤劳肯干,妻子聪明伶俐,女儿活泼可爱。在工作上夫妻二人齐心协力,勤劳致富,积极参加连队各项活动。在家庭里,夫妻二人相亲相爱,对女儿关爱有加,家里每天都欢声笑语、充满温馨快乐。这便是二师三十团三连职工黄宗国一家人用爱心描画的一幅和谐家庭美好图画。  相似文献   

8.
她说,人死了,账不能死,丈夫欠人家的钱,我来还!有的债主没找上门,她就主动打电话找他们。她对债主说,我丈夫的欠条,我负责还;不放心的,我重新写。  相似文献   

9.
正她双腿残疾不能独立行走,在孩子幼小需要关爱的时候丈夫离家出走,就是这样一个命运多舛的女人,硬是凭着自己不屈不挠的刚强性格和一双勤劳的双手撑起了一个家的幸福……她就是七师一二九团社区"好母亲"崔小琴。崔小琴从出生就先天性双腿残疾,导致她要依靠双拐才能行走。小时候,看着同龄的孩子都能够愉快地奔跑玩耍,她心里总是很羡慕。也许是由于自己身体有缺陷,使她养成了乐观向上的性格。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崔小琴顺利地完成了初中学业,毕业后,由于她双腿有残疾,劳动  相似文献   

10.
正和谐是每个家庭都希望的一种生活状态,更是社会的一种境界。农二师二十二团四连女职工陈素莲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和善良撑起和挽救了一个贫困家庭,并且在这个家庭中营造了浓厚的和谐氛围。1992年,陈素莲嫁到丈夫家时,婆婆早已撒手人寰,丈夫是家中老大,下面还有三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全靠老公爹一人拉扯着过日子。面对着处在困境中的家庭,陈素莲倍感肩上担子的分量,让她更坚定了撑起这个贫困家庭重担的勇气和决心。年迈的公公用  相似文献   

11.
<正>李玉纯是农六师芳草湖农场绿芳种业有限公司财务办出纳,丈夫在银行工作,有一儿一女。结婚27年来,李玉纯与丈夫始终相亲、相敬、相爱,一家人真诚相待,和睦相处,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和谐美满的家庭。李玉纯参加工作30年来,她总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无论干什么工作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1993年她调到芳草湖绿芳种业有限公司任出纳  相似文献   

12.
正贾淑珍是二师二二三团一名普通医生,几十年如一日孝敬、照顾公婆,承担家庭重担,与丈夫互敬互爱,关爱孤残儿童,用实际行动诠释爱的真谛,传承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做到工作家庭两不误,连续五年被团场授予优秀工作者荣誉称号。2013年,她的家分别被二师工会和二二三团授予和谐小康家庭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3.
天使的爱     
时间:大年三十下午 地点:平房客厅内 人物:丈夫——农十三师柳树泉农场电管所职工 妻子:农十三师柳树泉农场医院护士。 老大娘:68岁,因骨折曾在医院住院治疗,痊愈出院 道具:二把椅子、茶几,电话机、拖鞋。 丈夫:(提着年货)春节放假,人家都是夫妻俩办年货,而我们家只有我一人,结婚5年了,她平时不顾家,放假还在值班,可不能娶个护士当老婆呀!等她回来过年,那就等到驴年了!  相似文献   

14.
京郊民俗旅游接待户门前,都挂着市里统一发放的牌子。编号为0001号的女主人就是京郊民俗旅游第一人、怀柔区燕栖镇官地村的单淑芝。她出了一条富路,为成千上万京郊农民作出了榜样,京郊一下子涌现出2.4万民俗旅游专业户。路在脚下她是怎样成为京郊民俗旅游第一人的呢?八十年代初,地处大山深处的官地村穷啊,单淑芝家在全村又是第一穷:从1981年她嫁到婆家就没舒心过。家里七八口人,就她和丈夫两口子干活儿,怀孕八个月了,她还上山背200斤的柴火!分家时只分了三间仲手就能够着屋檐的破房,饥荒倒有6000块。后来他们又盖了四间房,连院墙都没垒上,又拉下近三万元饥荒。老爷子在一次事故中  相似文献   

15.
付松 《当代贵州》2011,(34):36-37
"是她,将琐碎点化成细腻,让每一个人的危难病苦,都在关爱中化解;是她,将繁杂演变成单纯,让每一天的杂乱纷呈,都在关爱中浓缩。小善积成大爱,和睦生成和谐,她用一个人的力量,改变了社区6000人的生活感受和价值信念。"——2008年"中华十大杰出母亲"的颁奖晚会上献给喻朝芬的颁奖词  相似文献   

16.
<正>14年的等待,14年的祈祷,对一般人来说都是一段漫长的人生路。对于七师一二九团十一连周凡瑞来说,14年在希望与渺茫中的期盼,是爱托起了她的精神支柱,是爱的源泉滋润了丈夫"沉睡"的大脑,使一个精神病患者能像正常人一样开始交流和劳动,这就是爱的奇迹。14年前,每当人们谈起周凡瑞患精神病的丈夫时,她总会道出她的心声:"我不求老公给家挣多少钱,我只求他  相似文献   

17.
正每逢说起自己的家庭时,三师四十五团第一小学校长周兰花的脸上总是荡漾着幸福的笑容。她,有一个幸福的五口之家。丈夫在团轧花二厂工作,家里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儿。工作的忙碌,常常使她无暇顾及家里的一切,善解人意、退休在家的公公、婆婆,解决了她和丈夫的"后顾之忧"。退休在  相似文献   

18.
每个人生活在世界上,都各有各的活法,各有各的追求,有的人追求名,有的人追求物质享受,有的人追求知识。农一师八团王玉鸿、齐玉贞夫妻俩在知识的海洋中一直不停地遨游,不懈地追求,取得了一些令人叹服的成绩,丈夫王玉鸿取得了经济师资格,妻子齐玉贞在丈夫的鼓勋下,于2004年也获得了国家注册棉检师执业资格证书。在团场,夫妻双方学有所成的家庭不多,像他们夫妻俩都通过国家级资格考试的更是凤毛麟角。  相似文献   

19.
正俗话说:"婆媳关系最难处",然而王潘荣却几十年如一日,对婆婆纯笃至孝,细心照顾半瘫的丈夫,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书写了孝亲敬老的感人故事,平淡之中蕴含着浓浓的真情,面对别人的称赞,她总是淡淡地说:"我只是在尽儿媳、妻子、母亲的责任。"知道她的人都说:她是孝媳、是贤妻、是良母,她在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柔弱臂膀撑起家庭王潘荣出生在河南省的一个普通  相似文献   

20.
在兰州市和政路市场里,有一家并不显眼的小店——“胖嫂副食干鲜店”,老板是张秀萍。也许店名起的确实名如其人,当记者走进小店时,一眼就认出了个头不高、白净富态的张秀萍。张秀萍今年有58岁了,慈眉善目的她乐呵呵地对记者说:“大孙子都7 岁了。”张秀萍祖籍河南许昌,是跟着在火车上当列车员的丈夫尹正钧“农转非”来到城里的。她说,那时候,自己没有正式工作,家里人口又多,只靠丈夫一个人的工资养不了家。为了糊口, 她啥活都干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