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走了许多弯路,究其原因是民主政治建设没有寻找到实现民主内容的适当形式和手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从历史和现实出发,在民主的实现形式上下工夫,积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形成了使政治运作正常化的真正意义上的体制和机制,民主政治建设有序、渐进、稳步地推行,取得了巨大成就。改革开放30年的民主政治建设,是政治系统活动的一种具体反映。用政治系统理论来分析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使我们能够更全面深入地认识民主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的重要性,把握事物的规律,科学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当前,网络已经向政治制度、政府治理、国际关系等诸方面渗透,对传统的政治活动规则形成了新的挑战,网络民主成为民主政治的一种重要力量。这种崭新的民主形式,不仅对传统的民主政治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更为民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网络民主正是一种有力的民主形式,一种有效的民主渠道,它在公民的民主监督、政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意识等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政治冷漠是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一种特殊政治现象,它既是一种政治态度,也是一种消极意义上的政治参与行为。通常认为政治冷漠对民主政治运作是不利的,其实适度的政治冷漠有利于培养公民的理性精神,提高政治效能,保持政治稳定,推进民主政治的有效运作。认识到这点,对于我们更加审慎、合理地建设民主政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历史充分证明,人民政协这一中国特色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伟大创造,既顺应世界民主发展潮流,又体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政治智慧,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程,值得我们倍加珍惜、长期坚持。  相似文献   

5.
作为网络时代的新型民主形式的网络民主的兴起,对中国政治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从静态角度考察了我国网络民主实践的基本形式,并从动态发展角度分析了我国网络民主实践得以展开的三大机制,最后,从政治民主、政府行政和公民社会三个层面解读了我国网络民主实践蕴涵的政治价值。  相似文献   

6.
政治协商制度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上的一大创造,是中国特色的民主形式。发展协商民主,既满足了在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情况下,公民日益增强的政治参与的需要,又能有效地实现社会整合;既扩大了公民直接有序的政治参与,更好地保证了人民的民主权利,又有利于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7.
有序政治参与:社会主义民主道路的最佳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趋势,任何现代政党都不能回避民主。但从中国政党政治的视角看,绝不能机械照搬西方多党制的民主模式,而是要探索一条与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相适应的民主道路。实现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的有效形式,是长期执政条件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最佳路径选择。中国共产党作为长期执政的党.必须根据有序政治参与的要求,定位执政理念,健全执政体制,完善执政机制,在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中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8.
人民政协作为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应当而且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作用的优势。本文在深入探讨人民政协的独特优势的基础上,探析发挥人民政协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作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民主是现代社会普遍的政治价值取向,但民主的实际运作与民主的理想目标是存在极大差距的,因此在追求民主和发展民主政治的道路上,更加需要理性地进行民主政治建设,树立科学而理性的民主理念,选择现实而灵活的民主形式,推行渐进而积极的民主进程,完善有序而严格的民主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更高意义上的民主价值。  相似文献   

10.
政治协商作为我国政治民主的主要形式之一,内生于我国政治协商会议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实现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有效范式。晚近西方新兴的“协商民主”方式与我国的政协民主有着极其相近的趣旨,发展协商民主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协商民主实践可以借鉴民主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从发展党内协商民主、推进人大与政协协商、构建行政协商制度、践行基础协商民主等路径入手,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张艳娥  闫团结 《求实》2008,(4):72-75
政治现代性是政治现代化的目标和结果,它有三个基本构成向度:以理性和主体性为内容的价值向度,以现代民主政治为载体的制度向度和以构建合法性意识体系为表现的观念向度.协商民主理论的复兴是对现代性政治片面强调政治主体性和个体理性缺陷的超越,是对现代民主政治在民主内涵、形式、程序、质量上的进一步深思,也是对构建现代性政治合法性意识体系相关规范在反思基础上的重构,是有效化解现代性政治困境的最佳理路.协商民主理论与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关系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钟宜 《求实》2008,(4):69-71
民主具有双重属性,这就是它的价值属性和技术属性,从宏观上来分析民主在当今社会主流技术关系和形式,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地位,是现阶段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13.
关于民主的本质问题,需要从政治哲学的层面上作深入的思考。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具体实践来看.必须认识到民主作为基本价值观的普遍性与具体实现方式的特殊性的关系、重点推进党内民主与全面推进整个国家的政治民主的关系.以及民主作为一种理想目标与一种现实手段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在认识上重视并解决这几个辨证关系问题,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陈浩天 《探索》2011,(5):73-76
村民自治是贯穿我国基层民主发展的基本逻辑。我国基层民主的发育经历了从个体参与到组织参与的民主彰显形式,通过组织参与促成民主权利的回归。同时,民主是选举和治理的综合体,基层民主以村民自治为依托.对基层进行治理,通过社区建设达到村民民主能力的提升。目前,中央惠农政策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新动力,以惠农政策为基础,发展农村经济,提升了基层民众的民主实践能力。村民自治的政治实践不但使我国基层民众零距离“操练”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形式,而且直接推动了我国民主建设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刘璐 《世纪桥》2011,(1):83-85
中国的民主政治进程步履维艰有其深厚的社会根源,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仍然制约着民主政治发展的程度和速度。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演进路径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民主政治进程中的领导地位。可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人民民主才应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目标定位。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目标定位应是实现人民民主,用人民民主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这一目标定位内在地规定着中国民主的实践形式。  相似文献   

16.
梁宏 《世纪桥》2014,(11):29-30
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扩大公民政治参与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对于实现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这一战略任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戴辉礼 《唯实》2014,(11):40-4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推进协商民主,有利于完善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协商民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之间有着重要的逻辑关联,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大力发展协商民主。  相似文献   

18.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方面的伟大创造。同时,协商民主也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党的群众路线与协商民主之间具有价值目标的一致性、途径方式的契合性和具体实践的相互支撑性。协商民主把握和顺应了世界民主政治的发展潮流,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政治传统,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龚文婧 《前线》2014,(2):39-41
十八大报告在论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时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这是历史上首次在党的政治报告中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一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公平、公正、民主、法治、和谐的政治氛围和社会环境。民主政治作为当代东西方社会的共同追求,其形式和内容具有相似之处,但是就其本质来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政治建设与西方民主政治有着不同的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政治有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