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肉搜索”是一种网络社区互动搜索方式,这种新的搜索现象本质上是社会荣辱是非道德问题在网络上的折射。当然,“人肉搜索”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的“正义面”及其道德批判力,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另一方面,我们要用制度和道德的手段来规范和引导“人肉搜索”的过程,以避免“人肉搜索”演化成“网络暴力”。  相似文献   

2.
正一直备受争议的"人肉搜索"将逐步纳入到法治框架内,让其在妥善保护个人隐私的同时又能发挥积极作用。曾几何时,"人肉搜索"风靡网络世界,大有傲视群雄、指哪儿灭哪儿的架势,由此也导致了社会各方对此褒贬不一的态度:支持者认为,"人肉搜索"能够很好地揭露社会各种不道德现象,是制止不良行为的利器;而反对者认为,"人肉搜索"处于法律模糊边缘,严重侵犯个人隐私。10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通报《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相似文献   

3.
问:编辑同志,您好。近些年,"人肉搜索"事件越来越多,个人隐私权被侵犯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请问,西方国家有没有类似事件?他们允许"人肉搜索"吗?安徽读者:李建李建同志:您好!正如您信中所说,"人肉搜索"由于海量网友的参与,在搜寻和提供信息、线索方面,具有难以估量的巨大威力,它的"智能性"也远非机器技术等手段可以比拟。"人肉搜索"就如同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通过网络对社会生活进行有力的道德规范、舆论监  相似文献   

4.
“人肉搜索”是利用人工参与来提纯搜索引擎提供信息的一种机制,它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更是一种活动.它的出现满足了社会大众的某些需求。“人肉搜索”具有跨时空、多向交互、信息更新迅速、参与自由广泛等特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获取与方法的运用产生了许多启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合理借鉴“人肉搜索”的优势,同时规避其不规范因素,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与时效性。  相似文献   

5.
柴苗苗 《世纪桥》2015,(2):49-50
"人肉搜索"作为一种互联网领域的新生事物,处于法律监督的空白地带。近年来有关"人肉搜索"的事件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大关注。"人肉搜索"在开始兴起的时候作为一种追求真相、追求正义的力量。但是,随着"人肉搜索"的不断发展,已逐渐游离于法律的边缘,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侵犯公民隐私权的重要途径,对此,我们需要更多关注在"人肉搜索"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保护公民隐私权,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从"人肉搜索"的角度来探讨新形势下公民隐私权保护的话题,希望能够提出一些建议,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正>前不久,成都女司机变道别车被打事件后,女司机成为被"人肉"的对象,违章、开房记录等大量个人信息曝光;庆安县副县长慰问击毙乘客民警后,副县长等多人被网友"人肉搜索";棒打流浪狗的乌鲁木齐王先生也遭到网友"人肉搜索",他的家庭地址、手机号、QQ号、车牌号等信息被公布在网上。别人的信息哪些能搜,哪些不能搜?法律对于"人肉搜索"进行了哪些规定?"人肉"他人是否违法一时又成了网友热议的话题。"人肉"是把双刃剑  相似文献   

7.
“今天你被‘人肉’了吗?今天你‘人肉’别人了吗?”在当下的互联网世界,“人肉搜索”正热得发烫。  相似文献   

8.
正1.过激的“人肉搜索”行为。人肉搜索是有别于利用搜索引擎进行机器搜索的搜索信息方式。它是利用人工参与来提纯搜索引擎提供信息的一种机制,实际上就是通过其他人来搜索自己搜不到的东西,更加强调搜索过程的交流和互动。这种信息搜索方式,一方面弥补了原有的单向性搜索方式的缺陷,体现了集体智慧的力量;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借助这种搜索方式窥探、泄露他人隐私的过激现象。所以,对于人肉搜索行为不能一概而论,只有过激的“人肉搜索”行为才属于网络暴力的一种表现形式。2.网络谣言行为。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介质(例如邮箱、聊天软件、社交网站、网  相似文献   

9.
杨彩霞  周罡 《学习月刊》2010,(14):85-86
从2006的“虐猫女”、“铜须门”事件,到后来沸沸扬扬的“人肉搜索第一案”.“人肉搜索”似乎已越来越多地同网络暴力划上了等号。因此,在刑法因应时代发展和现实需要.欲将出售或者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等情节严重的行为规定为犯罪之时.有人指出“人肉搜索”同样是严重侵犯公民基本权益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
一、人肉搜索的诞生 我国自互联网开通以来,催生了很多新鲜事物。人肉搜索就是其中一种很特殊的、很引人注目的现象。人肉搜索是网民利用网络强大的信息汇集能力,寻找特定事件中某个人的信息,简单说就是一种人找人、人问人的网络社区活动。有时一人发问,遍部世界的热心网友都有可能根据自己的学识背景、工作经历、所见所闻来热心做答。任何一个论坛,都可以带有人肉搜索的性质和功能。影响较大的有:新浪爱问搜索、百度帖吧、百度知道、猫扑论坛、天涯论坛、腾讯搜搜等。  相似文献   

11.
阮雪梅  胡善德 《世纪桥》2009,(19):66-67
必须正确引导“人肉搜索”带来的网络道德向健康方向发展,一是谨守网络道德规范的基本原则,二是对不同的“人肉搜索”分门别类对待,三是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四是建立合理的网络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2.
正什么是"人肉搜索"?从实际情况看,"人肉搜索"是以网络为平台,以网民为资源,逐渐获取某个人或某些人的信息,然后整理分析这些信息,最后找出这个人并确认其个人信息的过程。近年  相似文献   

13.
人肉搜索以直接搜集证据、掌握对方隐私、骚扰对方为手段,仿佛是监督部门的执行机关一般逼迫对方就范。它利用主动出击的方式将话语权利转变为话语权力再转变为行为暴力。这也正是人肉搜索的可怕之处和强大之处(网民太牛了)!  相似文献   

14.
网络技术发展迅速,我国网络立法迟缓已满足不了社会需求。人肉搜索这把双刃剑更是备受争议。个人隐私的网络保护急需立法支持。杭州和徐州截流式的解决方案弊大于利,应采用分流式分类保护的立法方案。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11月17日,一段视频在网上被疯转,一名坐着沃尔沃车的女士,指着"的哥"骂其是"下等人",这段视频引发了一轮强大的人肉搜索。可是被"深挖"的并非是骂人者,而是开车的白女士和车主白先生。白先生是一位60多岁的老人,在视频被大量转发后不到一个小时便收到了陌生人的骚扰电话。"下等人"的言论引发了人们对社会道德状况和价值观的思考,随之而来的人肉搜索,则暴露出人们对信息保护、隐私保护等侵权法律概念的漠视。  相似文献   

16.
张弦 《学习月刊》2009,(3):14-15
网络反腐是天使也是恶魔。它一边让人们看到网络监督的实效,一边也让人为网络暴力而惊悸。在这样的语境下,对人肉搜索当然需要规制与约束。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0月22日晚,在河南新乡市五—路,20岁的漂亮女孩周玉(化名)被人杀害了。周玉就读于河南科技学院服装表演系,是大一新生,而杀害她的则是安徽男孩林明。一位网友针对此案发帖称:林明杀害周玉固然残忍,但林明之所以能作案成功,“人肉搜索”是最大的帮凶……那么,这起命案和炙手可热的“人肉搜索”到底又有什么关系呢?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12,(19):71-71
各类举报、人肉搜索和官员落马的网帖或新闻中,奢侈穿戴往往成为一根导火索,最终“爆”出官员的贪腐丑闻。有媒体引述中共北京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一位纪检干部的话说,近几年,  相似文献   

19.
近期一系列网络新闻事件的发生,使“人肉搜索”这种新型的搜索引擎受到广泛关注,产生一定的社会政治影响。研究发现,搜索引擎作为一种网络工具,具有政治营销、信息操控、心理塑造、制度竞争等多种政治效能。因此,要加强对网络搜索引擎的研究和开发,探讨应对其消极政治影响的举措,并稳妥运用其正面政治功能。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20,(6):43-43
3月1日,《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正式实施。依据规定,今后网络信息内容的使用者、制造者及内容服务平台均不得开展网络暴力、人肉搜索、深度伪造、流量造假、操纵账号等违法活动,否则将依法承担责任,遭受处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