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的力量     
正读书是生活方式,也是人生态度。有人在阅读中超越自我,更多的人在阅读中思考改变。弗朗西斯·培根说:"读书使人成为完善的人。"习近平总书记说:"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  相似文献   

2.
<正>人生一世,相聚总是短暂,分离倒是常态。读书亦然。读书是一场"分离",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书中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可以不停地刷新我们的认知,让我们与旧有的寡陋的见识挥手作别。即便有些内容我们第一次、第二次阅读时不明所以,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得多了,我们也就懂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读书的这场"分离",是我们与无知无畏的自  相似文献   

3.
<正>苏轼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周恩来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阅读,决定了一个人的知识、思想、意志、审美、情趣,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虽说读书是一件私人化的事情,但是,从《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推动全民阅读,种种政策信号都在国家的战略高度上强调阅读的重要性。那么,我们为什么要阅读?您多久读一本书?我们要读什么书?……看看本期沙龙中,大家是怎样畅所欲言的吧。  相似文献   

4.
正回顾这些年的阅读经历,感慨、感悟、感受颇多,粗略归纳,可用以下几个关系来概括。宽阅读与窄阅读成都有一处景点叫宽窄巷,去一次就忘记不了。该巷口"宽窄"两个字很有特点,"宽"字很宽,"窄"字极窄。将宽窄巷引到阅读上,我以为阅读也有宽窄之分。有人把阅读局限于看书,我以为不妥。过去,我们动辄读书长读书短,  相似文献   

5.
<正>林语堂在《论读书》中指出:"读书,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读书是一种状态,当我们走进书籍的世界,就会静下心来,忘却一切,心无旁骛,与作者一同感受文字带给我们的喜怒哀乐。当我们从书本中走出来,掩卷沉思,会感悟到自身的成长,学会在不同的心境,看不同的景致,体味不同的人生,感受到读书的快乐。关于阅读,一直有深阅读与浅阅读之说。深阅读,就是全面、深度、细  相似文献   

6.
裴小明 《党史文苑》2011,(6):43-44,47
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也是学习成才的典范。毛泽东的"活到老学到老"的读书精神、"博而精"的读书取向、读"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读书风格、注重"讨论式阅读"的读书方式、"使看书占领工作以外的时间"的读书热情、"学以致用"的读书目的,对当前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对进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在今年两会上,"书香社会"、"全民阅读"是热词,不少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中都出现了它们的身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外记者会上,不仅分享了自己个人的读书感受,还提议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在政府层面,对阅读如此重视,这是往年所未见的。政府开始操心民众读书这件"小事",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我国阅读现状着实令人担忧。专家认为,读书这件事不像其他事,可以通过制定制度或规则  相似文献   

8.
<正>古今中外,对读书的认识何其多也。然,每人读书,皆有不同偏爱,亦有不同感悟。不同的年龄段,对书的喜好也是不同的。年轻时读书,多喜文学作品。那时的我们,对书的阅读偏执而敏锐,感性而好动。可以为琼瑶热泪盈眶,也可以为金庸茶饭不思,卷不释手。人至中年,更好理性之书,智慧之书。在茫茫书海中,总是不由自主被那些闪耀着理性光芒的知识书籍所吸引。"学以致用",已经成为如今选书的必然,读书的习  相似文献   

9.
正古人说:"读书如同吃饭,善吃者长,不善吃者病。"说的读书要有方法,得法者受益,不得法者可能受害。怎么读书?我体会到,就是"三种方法",即:问、钻、思。问是前提。问者,疑问也;学问者,边学边问也。"生疑—析疑—解疑"是读书的过程,有疑而入,无疑而出。一个人读书,如果心中无疑问,则无法调动阅读胃口,亦  相似文献   

10.
<正>阅读,是人类累积智慧、传承道德、提升文明素养的主要途径,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华民族重视读书的优良传统涵养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一、福州市全民阅读活动的成效福州市委、市政府为引导和推动全民阅读,由福州市委文明办牵头举办"福州读书月"活动。自2006年以来,开展"书香人家"和"读书明星"评选、"书香广场大家诵""读书论坛""百种优秀图书书目推荐""书香榕城掌上图书馆"等各类活动  相似文献   

11.
王国麟 《当代贵州》2014,(20):23-23
正阅读的过程,就是修炼人格的过程,就是教化自己和修身养性的过程。今年4月,《人民日报》发表《用阅读点亮中国梦》,文章写到,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张元济先生晚年叮嘱后人:"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曾国藩对家人要求"耕读为本"。人民大学教授陈先达写有"一世读书抵封侯"的打油诗。读书相当于"封候",是不是冷笑话暂不评论,但读书是安身立命之本,  相似文献   

12.
周家和 《当代贵州》2013,(15):56-56
近日,阅读了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的《"中国梦"学习读本》。该书用通俗的文笔,叙述了实现"中国梦"和实现个人梦想的关系。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梦。实现梦想要从现实起步,只有不断读书学习,才能提高实现梦想的本领。由此不禁联想到自  相似文献   

13.
正让我们这座年轻的城市充满思想的活力,充满知识的动力,充满文化的魅力。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师市工会以此为契机,在图木舒克市新华书店组织进行了第二届"书香图木舒克"全民阅读启动仪式。此次活动主要以"共享全民阅读·书香图木舒克"为主题,强调以书为师为友,积极营造全民读书,崇尚学习的良好社会氛围,旨在为促进师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长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依靠学习走向未来。"领导干部工作再忙也要抽点时间学习。因为读书学习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解决领导干部"本领恐慌"的一种重要方法。读书,不但能拓宽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知识,而且还能增加我们的才干,提升我们的能力。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领导干部只有常读书、勤读书,结合实践常思考,才能找到解决  相似文献   

15.
正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第六次对全民阅读进行倡导,报告提出:"倡导全民阅读,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要会读书,选择感兴趣的书,只有精读才能领会书中的思想,才能学而致用。"4月23日,在2019"书香贵州·阅读盛典"走进新时代文明时间中心试点城市活动上,贵州省文联主席、省作协主席欧阳黔森与大家分享读书心得。第24个世界读书日,贵州各地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在全省营造了浓厚的书香氛围。  相似文献   

16.
春日好读书     
正世界读书日这天,微信订阅的公众号几乎都推送了有关读书的链接,有的探讨读书的意义,有的分析当下社会阅读的形势,有的推荐各类好书榜单,书店做促销,购书网站进行满减活动,背后的目的都是在倡导全民阅读。读书究竟有什么意义?数字化的今天,我们该如何读书?怎样引导今天的青少年去进行广泛阅读?  相似文献   

17.
省内新闻     
<正>2019年"书香青海·礼赞新中国"——4·23世界读书日暨"书香青海"阅读季启动仪式在西宁举行(本刊记者于生妍)芳菲四月天,迎来读书日。4月23日,由省委宣传部主办的2019年"书香青海·礼赞新中国"——4·23世界读书日暨"书香青海"阅读季启动仪式在西宁市中心广场举行。开启我省全民阅读活动,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大力推动习近  相似文献   

18.
陈云是我党杰出的领导人。改革开放以后,他经常号召全党多读书,多学习哲学。在子女成长方面,他也教导他们认真读书,并多次告诉他们,学好理论是政治上进步的基础,学好哲学尤其重要。在"文革"期间,陈云被下放到江西南昌郊区蹲点调研。他充分利用难得的空余时间,制定了读书计划,重新阅读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他不仅自己全神贯注地读书,专心  相似文献   

19.
阅读,身未动而心却已游历山川;阅读,穿越千年时空与先贤交流;阅读,让生命之旅更加宽阔丰盈.一个民族的思想基础和核心价值观建设离不开阅读,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建设离不开阅读.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历史上凡是读书蔚然成风之日,必是思想活跃、文明进步、精神文化拔节生长、社会人心昂扬进取之时.上世纪初即有先进知识分子呼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成长起一大批勇于担当的俊杰.在进入新世纪以来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书香家庭"、"藏书之星"、"满城书香"等风生水起,滋养人心.如今全民阅读活动辐射面越来越广,风起云涌,全国各种读书活动项目已有3000多个,约400多个城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党的十八大报告历史性地首次将"全民阅读"写入其中,必然有助于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20.
<正>"我的读书故事"征文是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作家协会为纪念世界读书日(4月23日),推动我省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开展而联合举办的一项大型文学活动,自2010年启动以来,已成功举办了五届。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提升我省全民文化素质,为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营造良好环境和氛围,在第2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我们继续举办"第六届我的读书故事(五岳寨杯)"征文活动。具体事宜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