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工的社会融入是人口城镇化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当前,农民工在社会融入方面还面临一系列困境。提高农民工的组织化水平,建立起农民工的服务与权益保护网络和机制是促进其实现社会融入的重要途径。当前,应加强农民工工会、党支部和团支部的建设,同时对同乡会等地缘性农民工自组织进行规范和指导。成立农民工服务中心,为农民工提供就业指导、心理调适等服务,通过有序组织与活动参与来拓展农民工的社会网络,提高农民工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
网络政治参与是公民从自身利益出发,以网络为手段和途径对政治体系、政治过程和政治决策施加影响的过程,具有直接性、广泛性、平等性、便捷性、隐匿性等特点。网络政治参与拓宽了人们政治参与的途径,提高了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有利于推动政治社会化进程,有利于塑造新型政治文化,有利于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民主,但网络信息的不均衡性也造成政治参与不平等、存在"非理性"和"非法性"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影响政治稳定等问题。为有效推进我国网络政治参与的健康发展,应着重推进政府电子政务建设,增强政府网上职能;加强法律制度建设,促进网络政治参与法制化;普及网络基础设施和教育,保障公民平等参政;加强网络伦理教育,提高网络政治参与主体素质;建设新型网络政治文化,营造健康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3.
网络政治参与是将政治参与融入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新型政治参与形式,正在逐渐衍生成为一种影响公民政治生活的潜在力量。尝试分析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现状,探索治理和调适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依赖路径以助力于网络政治参与面临的困境,成为笔者关注的重要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催生了社会利益结构的多元化和公众需求的多元化,并进一步促进了民众主体意识的萌发。日益变化的政治生态环境要求"村改居"社区党组织积极进行功能调适。社区治理过程中社区党组织肩负着利益表达与利益协调、服务社区、价值引领、素质提升的功能,但是这种功能在社会转型期遭遇了行动主体多元化、利益需求多元化以及社会环境复杂化等因素的挑战,要化解"村改居";社区党组织面临的这些困境,就必须从党组织自身建设和优化社会环境两个角度入手。  相似文献   

5.
政府决策是政府管理的首要环节.实现和维护公共利益,是政府公共决策的核心价值和最终目标.决策者应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相统一、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平衡、社会不同层面利益相协调,统筹兼顾,寻找决策的最佳利益平衡点;应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把决策领域集中在职能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作用,避免和克服缺位、越位、错位.同时,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完善公民参与机制,充分发挥决策咨询机构作用,扩大代表社会各阶层利益的社会群体影响,构建和完善实现公共价值的有效监督制衡机制.加强决策跟踪,建立后评估、外部评估、纠错校正、责任追究等机制,推动公共决策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实质是以增进重大决策接受性为根本宗旨的利益相关者参与行动。社会稳定风险的不确定属性、专家理性模式的局限性、稳评遵循的自下而上决策逻辑、公民社会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等因素,决定了构建稳评利益相关者参与模式的必然趋向。为验证该模式的适用性,选取H市出租车行业改革稳评为典型案例,对其运作过程进行深入剖析和经验总结。结果显示,该模式运作的前提是利益相关者的准确识别和分类,核心是利益相关者之间的风险沟通,目标是对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的有效回应。构建稳评利益相关者参与模式,需要政府树立稳评合作治理理念、将风险沟通贯穿于稳评全过程、提高各利益相关者稳评参与能力等。  相似文献   

7.
社会组织作为一种实现民众意愿,由民众自发组成的非营利性团体,可以有效弥补新型治理模式下政府失灵的困境,在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中有着各级政府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社会组织是公民有序参与、合理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载体;社会组织可以发挥减压阀和稳定器的积极作用;新型治理模式需要社会组织的广泛参与。  相似文献   

8.
政府治理的纵向整合机制与社会力量参与的横向协同机制之间互动关系的结构性断裂问题,是当前地方政府治理与社会自治难以良性互动的主要诱因。针对政府治理与社会自治在民主决策、协商沟通、有序参与、协同治理和制度规范等方面存在的机制衔接困境,通过"礼让行人"实践中地方政府治理与社会自治良性互动的个案呈现,可揭示建立有效的利益表达与政府回应、对话沟通与共识凝聚、自发参与和有序动员、单方治理与多元协同、道德自律与法规强制等社会治理衔接机制,是实现地方政府治理与社会自治良性互动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9.
构建新时期失地农民利益表达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失地农民现象逐步演化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社会性问题。而建立失地农民的利益表达机制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实现公平正义的现实选择、达成公共参与的重要途径和保障政治稳定的疏通渠道。通过构建有效的失地农民利益表达机制,使其能够拥有平等的利益表达权利,自主、自由和充分地进行利益表达,是促进失地农民走出困境的一种有效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宜特色。这其中,现代生态农业是重要的产业发展方向之一。但在很多资本下乡型生态农业项目中,农民游离于项目之外,未能有效地参与发展过程、公平地分享发展成果,成为了现代农业发展中的"看客",而现代生态农业也因未能将当地农民有效纳入产业体系而遭遇乡土困境。为此,新时代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过程中,应积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通过推进以参与共享为核心理念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构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项目深度合作与利益共享的多种链接机制,实现农民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有机对接,进而改善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社会土壤,以实现现代生态农业项目在乡村社会的落地生根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群体性参与是指一定范围的社会利益群体以临时集结的方式进行的公共参与活动,其诱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利益的多元化、行政决策利害关系人的多数人状态、其他参与途径的不畅通.群体性参与是公众的一种参与方式和利益表达方式,本身不具社会危害性,与群体性事件并非完全等同,但是,如果引导、规范与处理不当,则容易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对参与人员,甚至对社会造成重大的损害.为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有效规范群体性参与,有必要借鉴国外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共同代理人制度",以有效地提升行政程序的效率和群体性参与的理性化,并有利于解决利益冲突引起的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2.
当前,社会治理需要调动多元主体及其掌握的资源,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从而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然而,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多元利益相关主体的参与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诸多优势的同时,也给社会治理带来了一些困境。基于多元主体参与视角可将这些困境总结为多头管理困境、资源投入困境、集体行动困境和收益分配困境等,在实践中应采取政府主导、利益驱动、制度设计与责权利对等等对策予以应对。  相似文献   

13.
如何实现有效的公共物品供给是城市社区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由于城市社区公共物品在消费上具有非排他性的特性,以及城市社区"陌生人社会"的社会结构,要求以利益博弈的视角看待城市社区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从旧楼增设电梯的案例不难看出,由于缺乏相关的利益协调机制,城市社区公共物品的供给往往陷入囚徒困境,只有理清利益博弈关系,促成利益协调机制的形成,防止公共物品供给过程中囚徒困境的产生,才能保证公共物品供给的质量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张铣 《求实》2014,(11)
当下我国公民网络参与行为产生的影响力已超出了虚拟世界的疆域,扩展到现实社会中。然而,如何认识和对待这种影响力乃至于互联网自身在我国并未取得共识。而在协商民主理论视角下,结合我国的政治实践和网络发展现状,将互联网定位为公共领域的建构平台具有充分的理论正当性和现实可行性。以此为前提,方能有效厘清我国公民网络参与所面临的困境并觅得妥当对策。在困境突破环节,围绕公共领域"宜疏不宜堵"的对策核心,应充分重视和发挥政协在困境突破中所起到的桥梁作用和引导作用,消弭公民网络参与的负面影响,进而使互联网真正成为我国建构公共领域的依托。  相似文献   

15.
试论网络民意对公共决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网络促进社会民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它对公共决策的影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民意在政府决策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网络民意和公共决策本身所具有的利益性,使它们之间呈现出矛盾性和冲突特征。为此,应该在民主协商和对话交流的途径下寻求双方的平衡与协调,统筹各方利益,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网络政治参与:协商民主的新形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政治参与体现了协商民主的精神与理想,是协商民主的新的实现形式。网络的自由、平等、开放、包容等特性,有利于公共领域的生成与维持。网络成为公民与政府直接或间接对话的重要渠道,影响了政治决策过程。网络政治参与能突破协商时间、空间和代表性的限制,打破权力精英对协商议题和话语权的控制,照顾少数群体的利益,为弱势群体找到利益表达的新渠道。  相似文献   

17.
公共行政话语理论倡导的真实、真诚、切合情境的“少数人的对话”等主张,对创新我国县级政府公共决策、化解公众参与决策困境提供了有益启示:这就是要扶植县域社会组织、开发县域网络话语表达平台、重视县域公众制度化话语表达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8.
从提升社会认同的视角分析社会利益关系的协调,实际上就是全方位动员各管理主体,明确各自的定位,多渠道运用各种机制,建构整体性的、有效的、集体合作的社会利益关系调适系统。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积极要求、是社会利益关系的内在要求。在社会利益关系调适系统中,应该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地位、政府的主导地位、社会组织的中介作用和公众的基础作用,紧紧抓住完善社会治理结构这一突破口,并加强相关的各项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9.
李鹏  卢再鸣 《唯实》2007,3(11):46-49
社会转型期的利益矛盾调适,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的关系;畅通信访渠道、培育合理的利益协调与表达机制;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构建维护社会稳定的"四位一体"工作责任机制。  相似文献   

20.
执政党利益整合视角的社会管理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益整合是执政党的重要功能,贯穿于社会管理之中。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进入转型时期,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执政党社会管理遇到了许多不适应问题。执政党只有调适整合功能,改进社会服务,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才能实现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实现社会利益关系的和谐,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