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建工作也是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高度重视这一领域党的建设工作,象江总书记要求的那样,抓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开展党的工作,加强党的建设。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是我们党的工作的一个重要阵地。巩固和加强这一阵地,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是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内容。削弱或丧失这一阵地,党就会失去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实施政治领导的基础,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会失去应有的依托。说到底,这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牢不牢,…  相似文献   

2.
李韬 《发展论坛》2003,(3):75-77
进入21世纪,美国经济一蹶不振,股市一跌再跌。“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美国的航空服务又遭重创,这对美国经济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反观刚刚过去的上个世纪的最后十年,美国经济却是一片繁荣景象。自从1991年3月走出第九次衰退的低谷到2002年底,美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了118个月。这是美国自1854年以来历次经济周期中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扩张期。美国的这次经济扩张呈现出“二高”、“二低”的特点,这就是高经济增长率、高劳动生产率和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在这十年当中,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约为3…  相似文献   

3.
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是中央确定的今年经济工作的一个重点。为了贯彻落实这一重大决策,特编发这组文章。  相似文献   

4.
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是中央确定的今年经济工作的一个重点。为了贯彻落实这一重大决策,特编发这组文章。  相似文献   

5.
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是中央确定的今年经济工作的一个重点。为了贯彻落实这一重大决策,特编发这组文章。  相似文献   

6.
於常勇 《当代党员》2008,(12):62-64
20年前,上海裹在浦西的“螺蛳壳”里局促了上百年,浦西的对面是片抛荒的乡村,上海的希望被浦东生生阻隔,直到这片乡村拿到“第一新区”这张牌,才带动了整个长三角的崛起;10年前,天津东部的滨海地区,是一片望不到边的盐碱地,天津困在这片没有一条路、没有一棵树的荒地里,步履蹒跚,直到这片荒地拿到“第二新区”这张牌,才带动了整个渤海湾的崛起。自此,中国的南部经济航母有了“深圳号”,东部经济航母有了“浦东号”,北部经济航母有了“滨海号”,独缺一艘西部经济航母。而现在,重庆北部新区有望拿到“第三新区”这张牌,成为西部经济航母。  相似文献   

7.
荣昌地处成渝经济走廊,近年来经济发展活跃,发展速度加快。这主要得益于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目前,荣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已达2.26万个,其中私有企业517家,股份制企业27家,个体工商户2.15万户。2004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中的75%是由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非公有制经济在荣昌的经济格局中已是四分天下有其三。这是非常鼓舞人心的一组数字。近几年,在抓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主要有以下几点启示和体会。  相似文献   

8.
鲁志民 《奋斗》2000,(4):30-31
江泽民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并且对讲政治这一主题进行了精辟而又深刻的论述。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为经济服务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没有强有力的政治做保证,经济建设是搞不好的。因此,讲政治的目的是要把经济搞上去。  相似文献   

9.
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 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这是党的十六大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10.
刘泉红 《前线》2012,(2):17-19
201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今年经济工作必须“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这是中央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情况新变化作出的战略部署。实体经济是一国社会财富和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础,是大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稳增长的重要根基,是避免和应对金融危机的根本举措。可以预计,实体经济在未来较长时期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相似文献   

11.
一、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就是经济全球化。在世界经济发展的这一极其引人注目的历史进程中,世界各国更加开放,经济更加市场化。但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历史进程,同样具有两重性。这是因为,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发展的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在高技术领域占有十分明显的优势,而发展中国家在总体上则处于弱势,虽然也面临着技术跨越的机遇,但在经济、科技方面,更多的是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此,我们必须高屋建翎,站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新高度,来审视并把握好经济全球化这把双刃剑。 …  相似文献   

12.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这对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这一方针的制定,确立了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为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区情,加快我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近两年来,我区加大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自治区党委制定了《关于进一步…  相似文献   

13.
在世界经济逐步走向一体化的新形势下,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扩大对外开放,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适应这一要求,我们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坚持以招商引资为主线,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重点,积极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加快了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现结合我市实践,就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谈几点粗浅认识。一、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是加快发展的现实选择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前进的动态过程,在其发展中不断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流通的最大化、效益的最大化,这既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4.
《理论与实践》2002,(11):29-29
20多年来,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东西部地区经济差别有所扩大,这是我们面临的又一个突出矛盾。而开发西部,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全国发展的大局,关系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具有重大的经济和政治意义。因此,从1999年起,党和国家提出并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我们要继续坚持实行这一战略。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理论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十五大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新发展,是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当代中国的坚持和运用。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主体必须是公有制,这要坚定不移。同时,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必须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这也要坚定不移。如果不把这两个坚定不移统一起来,只讲一面,就会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就建不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和领会江泽民同志的这一…  相似文献   

16.
刘建 《求实》2000,(1):29-30
县级是宏观与微观、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的结合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对于振兴全省经济乃至全国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那么,如何才能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通过对广丰等地的考察,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我认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路子很多,但始终离不开人、市场和环境。人、市场、环境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的优劣,决定了县域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因此,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就必须着力优化这三大要素。一、以人为本,着力人为事在人为。无论何时何地,人都是决定的因素。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充分调动人的…  相似文献   

17.
商务部与重庆市签署《共建内陆开放型经济合作备忘录》,探索内陆地区科学发展开放型经济新模式,这是促进重庆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重庆当前应该着力抓住这一新机遇,通过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探索统筹城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依靠开放推进吉林经济再上新台阶程松彬省委六届四次全会根据全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明确提出在前三年经济上台阶的基础上,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使全省经济再上新台阶。这是全省人民的众望所归。然而,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并不轻松,需要我们不仅要振奋精神,更要理清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一、“入世”后政府强化保护民族经济职能的必要性首先,从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化的关系来看,必须强化政府保护民族经济的职能。中国“入世”意味着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经济全球化与保持和维护民族经济的独立性和安全性是相辅相成的。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国民族经济的持续、稳定、安全的运作和发展,是全球经济体系持续、稳定、安全运作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其次,从发展民族经济与参与全球自由贸易的关系来看,保护性地发展民族经济是联接这两者的中介。对于中国来说,发展民族经济与参与自由贸易是一对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是,一…  相似文献   

20.
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是中国经济地理格局重塑的时期,形成了以上海和香港两大城市为中心的产业聚集和城市聚集现象,由此,中国的内陆城市和地区基本按距这两大聚集区的距离为半径,呈现出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梯度差距。云南地处西部,远离这一中心,出口和制造业均落后于全国,处于梯度差距的末端。因此,要改变云南的这一地位,就应当主动地参与中国经济地理重塑的过程,将云南快速建成中国西南的贸易和经济大通道,推动云南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