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05年3月中旬,贵州电视台“今日视点”栏目播放了《最贫困的地方享有最温暖的阳光》。这是一部反映贵州新阶段扶贫开发的7集系列专题片,讲述贵州省委领导亲自挂点极贫乡镇,从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找准基本增收门路和提高劳动者基本文化素质三个方面入手,一点点引导基层困难群体摆脱贫困,步入温饱和建设小康。该题材的创意人、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陈华祥称该片基本反映了贵州最高领导人的执政力度与执政特点——最高决策层在抓大事、谋发展的同时将基层的困难群体纳入视野,亲自帮助扶持他们;该片编导陈海宇介绍,这是贵州电视台创作人员在重大时政性新闻报道上的一次较为成功的探索——在充分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做到了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
2005年3月中旬,贵州电视台"今日视点"栏目播放了<最贫困的地方享有最温暖的阳光>.这是一部反映贵州新阶段扶贫开发的7集系列专题片,讲述贵州省委领导亲自挂点极贫乡镇,从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找准基本增收门路和提高劳动者基本文化素质三个方面入手,一点点引导基层困难群体摆脱贫困,步入温饱和建设小康.  相似文献   

3.
正贵州将打好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硬仗,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对象实行全员培训,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确保贫困农户住房基本保障。8月6日,省委书记、省长孙志刚在全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上强调,贵州要重点打好基础设施建设硬仗、易地搬迁扶贫硬仗、产业扶贫硬仗、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四场硬仗。  相似文献   

4.
《党建》2007,(7)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1968年7月1日,郭沫若先生亲自题写台名的贵州电视台正式开播,成为全国最早上星的省级台之一。  相似文献   

5.
金兆林 《唯实》2005,(4):48-49
村级组织是我国最基层的组织, 不少人习惯地称这个基层组织的"头儿"们为"九品官"。这是一个人数多达近400万的特殊群体。他们不在编,不脱产;既是农民,又担负着教育农民、引导农民和管理农民的责任, 他们是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他们的能力,直接影响着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因此,搞好"村官"培训,是我们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工作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持续加强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落实的重要举措,是加快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7.
贵州经济发展总的特点是资源富有、经济贫困、结构失衡。这就从本质上决定了贵州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思想应当是通过结构调整,达到开发资源,改变贫困的战略目的。这对一论题,我在《中国经济文库》、《当代论文选》、《中国跨世纪改革发展文献》等刊物上发表的《对贵州经济发展的几点认识》、《把握规律,探索路子》、《论西部开发》等文章中已经作了论述,本文仅仅是对贵州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指导思想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关于工农和城乡结构调整问题 贵州近十分之九的人搞饭吃,四分之一的农民连温饱都尚未解决,95%以上的自然资源在农村,这是贵州最大的省情。这一最基本的省情决定了贵州尚处在从农业文明开始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历史时  相似文献   

8.
正脱贫攻坚是习近平总书记心里最牵挂的一件大事,他非常关心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问题。4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在本次会议上,总书记强调,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直接关系攻坚战质量。总体而言,贵州与全国形势一样,经过多年努力,不愁吃、不愁穿问题已基本解决,但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中国的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与此同时,以下岗待岗失业人员及农民工为主体的困难群体正在我国社会悄然形成,并且呈扩大趋势。困难群体在面临物质困境的同时,也存在严重的精神动力缺乏问题。不但承受着物质贫困的压力,而且还遭受着精神贫困的煎熬。他们不仅需要物质关怀,更需要精神关怀。要使困难群体走出困境,还需要激发困难群体的精神动力,在全社会的支持帮助下,通过自身的艰苦奋斗,摆脱贫困,进入社会主流群体。一、以人为本,切实解决困难群体的实际困难和最基本需求困难群体由于生活十分艰难…  相似文献   

10.
正黔东南州抓住脱贫攻坚扶志、扶智"牛鼻子",紧盯勤、能、富三项目标,探索形成就业扶贫"三扶三转"(扶志转勤、扶勤转能、扶能转富)模式,探索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就业扶贫工作新模式。黔东南州是贵州贫困发生率最高的地区,截至目前,贫困发生率为13.6%,仍有55.6万贫困人口、1510个贫困村。如何通过扶志、扶智,有效激活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成为摆在黔东南州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道关键课题。  相似文献   

11.
杨俊 《理论与当代》2016,(B12):78-80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工程,是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建设“不让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人掉队”的全面小康社会。贵州是全国全面小康建设任务最艰巨困难最大的地区,到2015年底,贵州仍有493万贫困人口,占全国5575万贫困人口的8.83%,贫困人口之多、贫困发生率之高、贫困程度之深处于全国前列。省委提出要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2.
始终坚持"三个代表"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执政的科学理念和正确抉择,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具有决定性作用和重大意义。一、始终坚持"三个代表"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努力方向和价值取向(一)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努力方向1、执政要努力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顺应时代历史发展潮流。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是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最重要的基本力量。先进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脱贫攻坚已经进入最为关键的倒计时阶段。非常之时应有非常之举,贵州持续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方法创新,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确保脱贫质量和成色。聚焦最困难的地方、紧盯最困难的人群、扭住最急需解决的问题,贵州紧密结合实际,探索出一系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新"战法"——  相似文献   

14.
正贵州省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面临着贫困群体规模大、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发展能力弱等一系列矛盾和挑战。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结合贵州省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创新方式方法,以"战法"创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具体来讲,呈现出"四个注重"特征:注重发展农村产业。发展农村产业,是脱贫攻坚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近年来,贵州掀起了一场振兴  相似文献   

15.
司马龙 《党课》2007,(2):73-76
“村官”是生活在中国农村最基层的一个“官员”群体。“村官”虽然称不上“大官”,但他们手中的权力却不容忽视。因为我国共有68万个行政村、9亿农民,有500万名包括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在内的村官——这个庞大的干部群体掌控着农村政务乃至村民生活的大事小情。而近年来屡屡爆出的很多农村“两委”干部制造的几十万、数百万、乃至上千万的贪污大案,令社会震惊。“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村官”——一个最贴近老百姓的舒导群体,他们的腐败直接关系民心的向背,严重动摇党的执政根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而要完成这个重大历史任务,遏制“村官”腐败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6.
“一个贫困母亲脱贫致富算不了数,只有让广大贫困母亲过上了幸福文明健康的生活,这才是实施‘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的宗旨。”这是我省人口与计生部门开展向实行计划生育的贫困家庭的母亲们传递爱心、造福社会活动的生动写照。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自然和人口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贵州的经济基础脆弱,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至2001年,按每个家庭4.4人计算,全省313.46万贫困人口中有贫困母亲71万多名,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 自1995年4月“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在我省实施以来,我省先后在  相似文献   

17.
正新一轮扶贫开发,啃的是"硬骨头",趟的是"深水区",打的是"攻坚战"。在改扶贫"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的过程中,六盘水市钟山区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发力,紧盯最贫困的乡村、最困难的群体、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根本上破解制约群众脱贫致富的瓶颈,从根子上斩断"穷根"。  相似文献   

18.
杨彦荣 《当代贵州》2014,(27):34-35
正因我省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人均耕地少且土地贫瘠,部分农村困难群众存在季节性缺粮的情况。针对这一省情,2011年全省全面建立实施农村低保季节性缺粮户粮食救助制度(以下简称粮食救助制度)。粮食救助制度的全面建立实施,有效地补充了农村低保制度,解决了农村低保户季节性缺粮问题,增强了社会救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大了对农村低保户中特殊困难群体的救助力度,进一步筑牢了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安全网,托住了民生底线,改善保障了基层民生。  相似文献   

19.
正基层工作很重要,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希望大家都重视基层工作,关心基层党员,为基层搞好工作创造条件。——习近平营口市站前区着眼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坚持"一把手"亲自抓、亲自管,认真做好"三级联建""特色名片""保障升级"三篇文章,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确保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全面建设、全面过硬。打造"三级联建"工程,激活农村党建工作"一盘棋"  相似文献   

20.
正半年时间,省人社厅选派的76名干部扎根基层,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为推动全省就业脱贫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贵州通过农村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大力促进转移就业、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工作的实施,有120万农村贫困劳动力已实现就业创业。截至2018年6月底,需要就业帮扶的农村贫困劳动力还有40余万人。为深入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助力贵州脱贫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