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铜仁高新区以园区促产业聚集、以产业强城镇支撑。汉方制药、阿里巴巴农村淘宝等300余家企业落户于此聚集发展,一座现代化的生态科技新城雏形初具。  相似文献   

2.
《奋斗》2013,(9):27-28
正按照省委、省政府"产业项目三年决战"的战略部署,哈尔滨市把抓产业、上项目,调结构、转方式,打基础、攒后劲作为实施"北跃、南拓、中兴、强县"战略,实现哈尔滨科学发展新跨越的关键点和突破口。哈尔滨市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优势,通过建立规划引领、创优环境、创新驱动、园区承载、招商引资、金融支撑、人才引进等环环相扣的产业建设推进新体系,构建了市场主导、资源开发、资金引进、存量扩张、科技引领、系统推进的产业建设新格局。  相似文献   

3.
普定县紧紧抓住全省打造100个产业园区的机遇,以普定经济开发区为全县工业发展平台,立足资源优势,促进各种所有制企业向园区聚集,形成一批集中度大、关联性强、集约化水平高的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制约因素与解决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庆市文化产业创意园区发展中深受产业聚集力不强、知识产权保护较弱、创意企业融资难、创意人才短缺等因素制约,亟需采取优化市场环境、完善激励政策、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加强金融支持和人才开发与储备支持等举措来加以有效化解。  相似文献   

5.
文化创意产业园是文化创意产业聚集的重要载体。福建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若干有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但是也存在着园区功能定位不清、产业链不完整、产业体系构建不合理等问题。应在加强园区功能布局与规划的基础上,从文化创意氛围、资金支持、价值链共享、知识产权运用保护和发展硬环境等方面给园区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万山紧紧依托悠久的民族历史文化和优美的自然景观,按照"大旅游、大产业、大文化、大市场"发展理念,每年投入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项经费1000万元,精心包装旅游产品和路线,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汞工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生态农业观光产业园区",打造"万山国家矿山公园"为核心的旅游品牌,努力构建"一村、一谷、一城、二园、二文化"的旅游大格局。近年来,万山区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强势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把文化项目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提升文化"软实力",形成推动经济发展的"硬支撑",让百姓切身感受到文化发展所带来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7.
刘臣 《奋斗》2010,(4):11-12
<正>富锦市积极把握全省"八大经济区"建设机遇,做好四个对接,建设五大功能区,提供六个保障,努力实现发展的战略布局、发展目标和产业重点与全省经济大发展的目标同向、快发展的脉搏同步,全面加快富锦科学跨越发展步伐。一、精心谋划,做好"八大经济区"规划的四个对接一是在总体规划上进行有效对接。通过从审视资源禀赋、产业发展基础、项目建设前景、城市功能定位等多角度出发,根据打造一个既延续"十一  相似文献   

8.
<正>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牢固树立"人才战略为先"的理念,全面推动人才总量增长、素质提高和结构优化,在更高起点上探索一条人才成长与区域发展互相成就的共赢之路。一、把"筑巢"作为首要工程,以发展的自信赢得人才的公信。一方面,高质高效推进产业化,以产业聚集带动人才聚集。将招商与招才、引资与引智有机结合起来,重点培育形成新材料及制品、高端装备制造、新信息等六大优势工业产业,拥有各类企业上  相似文献   

9.
合肥高新区于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高新区,是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和合肥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西部组团的核心区域。历经23年的建设和发展,合肥高新区在完成最初的"要素集群"向"产业主导"方向转变的前提下,形成了电子信息、智能家电等八大重点产业,围绕八大重点产业的蓬勃发展,聚集了大量不同类型的人才,逐步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科技人才最为聚集的区域,产业人才已经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经济增长和创新能力最为关键的要素。目前,随着全国各地的高新区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和竞争也就随之而生。合肥高新区与苏州、武汉、无锡等先发高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存在规划目标不够具体、人才政策体系尚不完善、人才载体平台尚不健全、人才的服务配套措施不够完善、人才市场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等方面的问题。高新区作为建设合肥市"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和"合芜蚌人才特区"的排头兵和先行者,如何充分利用政策叠加优势,破解制约高新区重点产业人才发展的瓶颈;如何规划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人才发展战略,增强重点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如何更好的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推动高新区加快"建设中科智城,打造江淮硅谷",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0.
《实事求是》2007,(4):I0002-I0002
国家级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成立于1992年8月,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全国54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也是新疆唯一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区成立以来,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宗旨,立足新疆资源优势转化,大力发展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初步建成了全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和现代化的科技新城区,成为新疆经济发展的新亮点。高新区形成了“钻石城中央商务区+产业区火炬创新创业园区+北区工业园区+500库区高新工业园区+区外园区”的总体发展格局。钻石城中央商务区主要聚集人才、金融等社会资源、重点发展总…  相似文献   

11.
胡意达 《实践》2009,(3):32-33
一、统筹城乡发展.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劳动力向二、三产业集中"的思路.阿拉善盟完善中心城镇和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进一步提高聚集人口、承载产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正普定县紧紧抓住全省打造100个产业园区的机遇,以普定经济开发区为全县工业发展平台,立足资源优势,促进各种所有制企业向园区聚集,形成一批集中度大、关联性强、集约化水平高的产业集群。初冬时节,行走在普定经济开发区宽阔的工业大道上,现代化的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载满原料和产品的货车穿梭于各家企业……在这里,热火朝天的景象驱散了冬日的严寒,让人感受到生机与活力。近年来,普定县紧紧抓住全省打造100个产业园区的机遇,以普定经济  相似文献   

13.
高磊 《奋斗》2013,(4):11-12
正近几年来,全省正在着力构建以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交通运输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煤化石化、矿产经济、林产品加工、现代服务业等"十大重点产业"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产业布局调整优化,重点产业项目基地建设稳步推进、产业链条有序延长。各类产业项目工程和园区建设的迅猛发展对资金需求和融资服务日显迫切,金融在助推全省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快速、有序发展过程中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与东部地区进行项目对接、地区部门对接、大企业对接、院校所对接的"四个对接"活动,是谋求九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举措.要增强承接的主动性和有效性,选准产业转移的突破点,实现九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5.
马大才 《当代贵州》2013,(25):42-43
项目带动的发展思路为安顺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必将引领安顺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做好自身特色的"底层设计"安顺市紧抓战略发展机遇,统筹市域规划,鼎力打造黔中经济发展三大集群带,以东部战略增长极、安顺工业核心区、南部生态发展极为发展引擎,以产业园区为依托,以点带面、以面带片,整合周边资源,发挥项目经济的联动效应,为全市经济社  相似文献   

16.
依照国内外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的基本轨迹,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集中一集聚一集群。贵州省目前产业园区发展的总体状况处于由集中向集聚发展的过渡阶段,如何在产业园区内形成产业集聚,引导产业园区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区域经济增长极的作用,是园区建设发展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对产业集聚与产业园区的关联分析,提出贵州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八面来风     
《当代贵州》2009,(17):12-12
贵阳市:力推磷煤化工产业发展 一是优化生产力布局,综合利用磷化工资源。二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建立资源开采、基础产品、精细化工等多层次共同发展的产业模式。三是抓实项目申报的相关工作,并做好与国家产业振兴规划的对接,争取进入国家投资盘子,保障国家支持项目的市级财政资金配套。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遵义市新蒲新区紧紧抓住贵州省实施大数据战略和遵义打造以大数据为引领的智能终端产业聚集高地机遇,大力建设遵义软件园。目前,软件园已初步完成科技人才城、大学城分园、虾子分园、大学城众创空间"一园多点"布局和园区产业发展规划。遵义软件园成立以来,已完成1.5亿元产业创业基金的募集申报,入驻企业15家,落地总投资约7亿元,孵化大学生创业项目17个,累计带动就业近千人。依托人才产业优势,完成"一园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临汾市坚持"事业要发展,人才要发力;经济要转型,人才要先行"的人才理念,咬住强县不放松,一鼓作气抓引深,深入推进人才强县,深度对接转型跨越,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聚焦发展需求,把人才强县的重点转在人才强"带"上2012年,临汾市委、市政府决策和建设的"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以下简称"经济带"),覆盖2200平方公里的沿汾区域,贯穿6个县(市、区)和2个开发区,建设51个各类产业园区和19个重点小城镇,包含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的  相似文献   

20.
《江淮》2010,(11)
<正>近年来,池州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产业、项目、园区和环境为依托,以人才集聚引领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以高层次人才引领区域创新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