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多彩贵州”、“黄果树瀑布节”两大品牌活动,着实让贵州风光一番。那原生态的音乐资源让业内知名人士大为赞赏、让音乐爱好者惊羡不已。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城市面貌打破外界对贵州“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的传统看法。扣在贵州人头上的“黔驴技穷”和“夜郎自大”成语成了历史,贵州给外界一个全新的印象。由此想到,北京是首都,上海是国际都市,广东福建是侨乡,这些城市自远古在国内国际上都有较大的影响。但更多的藏在“深闺”的内陆城市,怎样才能有效推介出去,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展示独特魅力,是值得认真思考的。一…  相似文献   

2.
马克尔 《当代贵州》2011,(27):25-25
我是第一次到贵州,没来贵州之前,大多数是通过电视、网络了解到一些贵州的信息。在我的脑海中,贵州始终就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的景象。但是踏上贵州土地的那一刻,我就感到了现实和想象的巨大反差,贵阳完全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城市绿化好、市民精神好、空气清新,这是很多发达省市都无法相比的。  相似文献   

3.
夜郎水     
生命起源于何处?追问的结果将溯源至水。尽管水不是生命,但它是培育生命最初形态的温床。这已是尽人皆知的科学意义上的认识。可水对生命进一步的价值,只有在自然界生命的无数次轮回中才能体会得深切:没有水,便没有生命。贵州“天无三日晴”,还会少水么?然而事实又是那样的让人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委在党代会报告中提出了“越是贫困落后的地区,越是要对外开放”,这正是邓小平同志开放观的具体体现,对贵州的发展是关键的一环。首先有形象问题,贵州应更鲜明地进一步打出对外开放的旗帜,我认为有以下三个问题急待解决: 一、吏有实效地做好对外宣传,解决贵州中看不中听的问题。历史上留给贵州的评语,是封闭落后的形象。如:“夜郎自大”和“黔驴技穷”,再加上“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等,听起来,贵州实在难于在人的脑海中留下美好的形象。但凡亲自到贵州看过的,无论国内国外,都惊  相似文献   

5.
灵性贵州     
一个“黔”字,最易让人想起“黔之驴”,想起“黔驴技穷”,想起“夜郎自大”。世人对“黔”误读久矣,甚至殃及它所代表的贵州。黔本无驴,何来“黔驴技穷”?而“汉孰与我大”乃滇王之语。可见,“莫须有”不仅模糊了贵州之美,也氤氲了贵州之贵。  相似文献   

6.
王庆  肖正愚  王东 《当代贵州》2007,(11):57-59
地处祖国西南腹地的贵州,也许是上苍潜意识的赋予和恩赐,让这“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的土壤蕴藏着闪闪发亮的物种——煤炭。正是煤炭的禀赋,贵州各族人民日常生活总是少不了她的“温暖”。可是,当素有“煤海”之称的山西在如火如荼地开发煤炭时,贵州依旧坐在“金山”上忍受贫苦的煎熬。当“大炼钢铁”年代让贵州的青山变成一片片光秃秃的“和尚坡”之时,当煤炭也能够冶炼钢铁的“神话”告诉贵州的大众时,一个提升煤炭利用方式的“煤气”着实叫人们产生了一连串的惊奇和疑问。于是,一个叫“煤气”的概念开始逐步在贵州发生扩延。从煤气工程筹备处(筹建处)——煤气工程指挥部——贵阳市煤气公司——贵阳燃气公司——贵州燃气集团……贵州能源耗散结构中的“燃气”链从容自如地描绘着贵州人千百年来的“生活图”;从煤气——煤气 石油液化气——煤气 石油液化气 天然气,从一个传统管理体制下的企业到一个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集团公司,从一个以贵阳为初级市场到全省有序扩张并跨越贵州山门的产业,贵州燃气主演了一场贵州企业发展的“大戏”。这,对于贵州的新型工业化战略而言,贵州燃气的成长甚至带动了一个产业的兴盛。20年前,燃气仅仅为贵州人茶余饭后的“天方夜谭”,而今成为了拥有资产近8亿元的产业集群。是否讷于言者,必敏于行?先哲有言:山不到我面前来,我就到山的面前去。让我们走近贵州燃气,去探究贵州燃气“演奏”的“长歌”。  相似文献   

7.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就是因为这句长期广为流传的顺口溜,使许许多多从未到过贵州的人对贵州产生了恶劣的印象:偏僻、闭塞、愚昧、贫穷。时至今日,它仍象一层浓浓的雾罩障碍着外地人审视贵州的目光,那明显的揶揄和讥讽甚至使一些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感到丧气和自卑。在他们的眼里,贵州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地方。 其实不然。世间任何事物都是矛盾对立的统一体,优能变劣,劣能转优。  相似文献   

8.
雳州美,贵州美,h美、水美、入七美。准说天无三日清?气候宜人知青城。谁说他无三亚平2公增铁路畅通行。谁说人无三分银?小康生活日日新。什么模部自大?什么黠驴技穷?都是伤口的误会,都是不真实的传闻。贵州美、贵州美,贵州的山水会更美。“五目过后胜江南”,到人的预宫啊,后入系完成!来完成!D贵州美(歌词)@尹邦良  相似文献   

9.
伴着西部大开发的擂擂战鼓声,我们踏上了西去的行程,头脑中想像着贵州的荒凉与落后。群山环绕曾阻挡过西部人前进的脚步,但是,禁锢打破之后,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雄伟壮观、豁然开阔的画面—— 如果说“三不沿”——不沿海、不沿江、不沿边,“地无三尺平”是对贵州地理环境描述的话,那么“三低两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商品经济市场发育率低、劳动者的文化低和文盲率高、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就是对其社会经济状况的概括。一项统计数据表明,全国每8个贫困人口,就有1个在贵州。贵州的贫穷落后有自然条件的原因,更主要的是思想…  相似文献   

10.
<正>10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重新诠释了历史上"天无三日睛,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的当代含义,这是对贵州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充分肯定。近些年,"有山有水有优良空气","三有"的贵州正在成为一个"聚宝盆",变身让人向往的观光度假花园、寄托乡愁故园、改革创新田园。而曾几何时,贵州被贴上"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的"三无"标签。10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  相似文献   

11.
平心而论,"天无三日晴"恰好是贵州得天独厚之处,是贵州气候资源的优势。倘若不是因为贵州"天无三日晴",贫瘠的喀斯特地区就不可能变得绿油油的,贵州就不会有这么多青山绿水,更不可能有如此丰富的水资源。  相似文献   

12.
正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坚持"尽锐出战、务求精准",向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发起总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千百年来,贵州被贴上的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的贫困标签。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贵州贫困群众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但由于历史、地理等方面原因,贵州仍长期是全国贫困  相似文献   

13.
《当代贵州》2011,(19):35-35
“将琐碎点化成细腻,让每一个人的危难病苦都在关爱中化解。她将繁杂演变成单纯,让每一天的杂乱纷呈都在关注中浓缩。小善积成大爱,和睦生成和谐,她用一个人的力量改变了社区6000人的生活感受和价值信念。”这是“第三届中国十大杰出母亲”颁奖词之一,而获奖者是来自贵州黔西县一位大家都称之为“喻妈妈”的社区党支部书记喻朝芬。  相似文献   

14.
在欢庆建国五十周年的大喜日子里,回顾贵州经济发展的成就,令人欢欣;总结其经验教训,使人难忘;面对现时贵州经济与全国的差距,引人深思;展望未来的前景,催人奋进。 历史成就与经验教训 解放前“人无三分银”的贵州,经建国五十年的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辉煌成就,以下几组  相似文献   

15.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去过贵州的人经常会听到当地人这样介绍贵州的省情。“栈道悬绝壁,铁索横大江。”走在贵州崎岖的山路上,人们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搭乘西部大开发的快车,贵州省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一条条高速公路相继通车,绵延千里。但,高速公路上有阴影。2002年以来,一条条令人震惊的消息相继从贵州传出。先是贵州省原交通厅厅长卢万里畏罪出逃境外,不久卢万里被带回国内。紧接着贵州省原副省长刘长贵被“两规”,最后带出贵州省原省委书记刘方仁的严重腐败问题。在贵州一系列腐败大案要案中,刘长贵无疑起了承上…  相似文献   

16.
一、贵州后进状态的涵义 长期以来,贵州后进状态作为一种独特而令人困挠的地域现象,。一直是我国区域发展研究领域中颇受关注的问题。那么,贵州后进状态的涵义究竟是什么呢?大致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视角来认识贵州后进状态。 1.历史的贫困与落后 自古以来,由于贵州地处偏僻高原,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因而被视为蛮荒之地,并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的说法。尽管解放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但由于历史基础薄弱,至今仍处于相对贫困和落后的状态,而在许多边远地区,目前仍有600多万人口生活在绝对贫困状态中。这就是  相似文献   

17.
民心工程 光耀千秋——贵州实现行政村村村通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全省结束“无电村”的历史时刻,我们被贵州电网人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精神所感动,我们为那“万家灯火、南网情深”的理念所叹服。在实施“村村通电”工程的2007年中,贵州电网人的艰辛劳作,贵州电网人的“以人为本”,贵州电网人的社会责任,给现代企业发展与创新思维提供了生动的范本。  相似文献   

18.
贵州古有“夜郎国”之称,据说“夜郎自大”的成语即是说贵州本来又小又穷,还要妄自尊大。解放后,扬眉吐气的贵州人却说,夜郎不能自大。但也不能自小,要自爱自重,自力自强。近年来,贵州各族人民根据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从贵州实际出发,在“山”上做文章,画出了又新又美的图,谱出了又新又美的曲。从过去的“三无”世界(天无三日睛、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走向了温饱天地,正向小康进发。在群众文化建设上,省文化厅提出了符合本省实际的主旋律:喝茅台酒、吃民族饭、跳夜郎舞、唱时代歌。自1992年以来,省文化厅在全省开展创建艺术乡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县以下农村的群众文化建设,这  相似文献   

19.
公路“三乱”能治好──贵州省治理公路“三乱”纪实段延辰他山之石被人称之为“地无三尺平”的贵州,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已修公路32398公里;不仅打通了东西南北通道,而且还修了号称“西南第一路”的贵黄高等级公路。公路运输蓬勃发展。然而,近年来却...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中马建交45周年,通过举办马耳他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等一系列活动,有利于展示贵州多彩文化和良好形象,进一步与马耳他扩大交流、增进友谊、加强合作,让贵州的朋友圈越来越大,让多彩贵州风行天下. 11月10日至17日,在贵州省文化厅、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马耳他圣詹姆斯国家艺术中心组织下,贵州省非遗传统技艺传承人再次走进马耳他开展传承人巡回手工坊互动交流活动.使“部省合作”项目——“2017马耳他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暨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持续升温,再放异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