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晓农 《党史文苑》2006,(6):14-19
引子 了解中央苏区斗争史的人都知道顾作霖.对于顾的政治身份可以作这样的定位:他是中央苏区共青团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青年领袖;又是闽赣省的主要领导人和创建者,为这块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顾作霖是在广昌战役中拖着病体倒在火线上,于瑞金中央红色医院去世,成为牺牲在中央苏区的级别最高的中共领导人,因为顾是中共六届五中全会当选的中央政治局委员.  相似文献   

2.
引子了解中央苏区斗争史的人都知道顾作霖。对于顾的政治身份可以作这样的定位:他是中央苏区共青团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青年领袖;又是闽赣省的主要领导人和创建者,为这块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顾作霖是在广昌战役中拖着病体倒在火线上,于瑞金中央红色医院去世,成为牺牲在中央苏区的级别最高的中共领导人,因为顾是中共六届五中全会当选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多少年来,顾作霖给人的印象是左的。盖其原委有两个方面,一为顾作霖曾是王明“左”倾中央派在中央苏区的“心腹”人物,二为事实上他一直是忠实执行了“左”倾中央一…  相似文献   

3.
在惨烈的中央苏区革命斗争中,无数革命先烈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在这些先烈中,顾作霖是党内领导职务最高的人,他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共青团苏区中央局书记、红军总政治部代理主任,去世时只有26岁。现在的人们对这个名字已经陌生,回眸血火交织漫天翻滚的历史烟云,一个充满着战斗激情的顾作霖向我们走来……  相似文献   

4.
1931年4月,王稼祥与任弼时、顾作霖一起,作为中央代表团被派往江西中央苏区。王稼祥到中央苏区后,在同毛泽东的接触和交往中,认识到毛泽东所代表的路线是正确的,逐步地从第三次“左”倾路线中分化出来,公开地站到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上来,从瑞金到延安,  相似文献   

5.
正1931年4月17日,少共(共青团)苏区中央局在江西省宁都县青塘成立,中共苏区中央局委员顾作霖兼任书记。少共苏区中央局的成立使一度停顿的苏区共青团工作又重新恢复起来,并使之发展壮大,成为苏区共青团的最高领导机构,在中国共青团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受立三路线影响,苏区团的工作一度陷入停顿1930年3月初,周恩来离开上海赴苏联向共产国际汇报工作,留下中央政治局常委兼秘书长、宣传部长李立三主持中共中央工作。6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李立三领导下通过了  相似文献   

6.
<正>《青年实话》是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苏区中央局(简称少共苏区中央局)机关刊物,于1931年7月1日,在中央革命根据地永丰县龙岗创刊。少共苏区中央局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少共中央局秘书长魏廷群先后担任主编。少共中央局领导人顾作霖、凯丰、张爱萍、陈丕显以及曾镜冰、萧华、刘志坚等经常为该刊撰稿。1933年初,上海少共中央迁入中央苏区与少共苏区中央局合并后,《青年实话》成为  相似文献   

7.
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1931年4月,任弼时与王稼祥、顾作霖等作为中央代表来到中央苏区,任弼时任苏区中央局委员兼组织部长。在党的组织工作上,任弼时不仅抓党的领导机关建设,而且非常重视基层党支部建设。他常说:"党支部是党的基本组织,是党与群众的连环。党的一切决议,必须经过支部的执行,因此,必须健全党的支部。"他批评了那些不重视党支部作用的党组织负责人,提出一定要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相似文献   

8.
陆定一,1906年生于无锡,19岁在五卅运动的浪潮中,加入共青团和共产党,从此成为一名职业革命家。他在中央苏区时任苏区共青团宣传部长,长征时任《红星报》主编、总政宣传部部长、陕甘支队政治部宣传部长等职,对长征的政治宣传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陆定一出身于诗书世家,文章写得  相似文献   

9.
任弼时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成员。他对事业和工作恪守"能坚持走一百步,就不该走九十九步"的准则。叶剑英说:"他是我们党的骆驼,中国人民的骆驼,担负着沉重的担子,走着漫长的、艰苦的道路,没有休息,没有享受,没有个人的任何计较。他是杰出的共产主义者,是我们党最好的党员,是我们的模范。"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1931年4月,任弼时与王稼祥、顾作霖等,作为中央代表来到中央苏区,任弼时任苏区中央局委员兼组织部部长。  相似文献   

10.
陈丕显同志离开我们整整5周年了,然而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创造的辉煌业绩,永远镌刻在共和国史册上,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 少年时期,陈丕显就受进步思想影响,追求革命真理。他13岁踏上革命征程,从此,足迹遍及祖国大地。他活跃在中央苏区,日夜操劳苏区共青团的建设;他转战  相似文献   

11.
正广昌是中央苏区北大门,中央革命根据地全红县之一。在距广昌县城南面驿前镇70华里处的高山松林中,静静地躺着一位红军烈士,他就是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中英勇牺牲的红军高级将领、原红三军团红五师政治委员陈阿金。陈阿金(1898—1934),原名陈海金,江苏省阜宁县新河乡小徐村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早期工人运动领袖之一。1927年夏,中共中央第一批选派陈阿金等50多名优秀分子赴苏联学习。1930年7月,陈阿金回国后到达中央苏区瑞金,由此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相似文献   

12.
水新营 《党史文苑》2013,(12):28-32
萧华是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时最年轻的的开国上将,年仅39岁。他12岁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4岁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在中央苏区,17岁的萧华担任了少共国际师政治委员,成为红军和人民军队历史上最年轻的师政治委员,铸就了人民军队历史上的一段非凡传奇。萧华在中央苏区的的成长进步.自然离不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央苏区领导人的关心和提携。当时。被誉为中央苏区红军四大领袖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对萧华的成长进步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怀。  相似文献   

13.
李虹 《世纪风采》2008,(10):38-39
八一建军节与项英有着直接的联系。项英是工人出身的工人运动领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早期领导人之一、新四军的创建人和主要领导人之一,他于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奋斗了一生。八一建军节诞生于1933年,它的第一个节日的庆祝活动,是在中央苏区首府——江西瑞金举行的。  相似文献   

14.
中央苏区相识,同遭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排挤,携手农村调查,合写《怎样分析阶级》,结下患难之交王观澜是浙江临海人,1925年在当地学校加入共青团,次年转为中共党员。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被党组织派往苏联学习。在莫斯科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他反对王明的教条主义和宗派主义,积  相似文献   

15.
在1931年1月召开的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王明依仗共产国际东方部副部长米夫的撑腰而上台。为了全面推行其“左”倾路线,王明向全国各地派出诸多“中央代表”或“中央代表团”。其中派往中央苏区的代表团,正式名称叫做“六届四中全会代表团”,成员有党中央政治局委员任弼时、顾作霖和党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王稼祥,被赋予的使命是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并参加苏区党和红军的领导工作。实际上,就是要用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路线取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因此,六届四中全会代表团在中央苏区的主要活动,也就不能不集中反映在对待毛泽东的态度上。  相似文献   

16.
<正>江西省广昌县是当年中央苏区北大门。在距广昌县城南面驿前镇70华里处的高山松林中,静静地躺着一位红军将领,他就是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中英勇牺牲的红军高级将领、原红三军团红五师政治委员陈阿金。陈阿金(1898—1934),原名陈建金,江苏省阜宁县新河乡小徐村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早期工人运动领袖之一。1927年夏,中共中央选派陈阿金等50多人作为第一批优秀分子赴苏联学习。1930年7月  相似文献   

17.
正在长期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历程中,王稼祥与周恩来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无论是在中央苏区的艰苦岁月,还是在"文化大革命"的特殊时期,周恩来对王稼祥一直关怀有加,王稼祥对周恩来也极为尊重。同为中央苏区红军四大领袖之一1925年冬,王稼祥受党组织派遣,到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夏又进入莫斯科红色教授学院读书。他是在中共六大期间认识周恩来的。周恩来当时是中央主要负责人之一,王稼祥是红色教授学院的学生,两人并没有更多的接触。  相似文献   

18.
3、青年的导师 共青团领袖 1924年8月,任弼时从苏联回到上海。  相似文献   

19.
1931年至1934年,项英一直在中央苏区工作。关于项英在中央苏区的功过是非,党史界至今尚未有专文论及。本人愿不揣愚陋,试就本题,略述管见。项英是1930年12月底,奉中央组建苏区中央局的重任,由上海经福建进入江西中央苏区的。在中央苏区的四年中,他勤勤恳恳,忘我工作,为革命建树了不可磨灭的功业。他在中央苏区的主要功绩是: 第一,组建苏区中央局  相似文献   

20.
《党史博览》2002年第1期曾发表过一篇题为《遵义会议前后的三个“三人团”》的文章,说的三个“三人团”是:长征出发前夕由博古、李德、周恩来组成的具有最高指挥权的“三人团”;长征途中下放军团行军的由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团”;在遵义会议后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负责军事指挥工作的“三人团”。而在这三个“三人团”之前,还有一个“三人团”,即1931年4月,中共中央派到中央苏区由任弼时、王稼祥、顾作霖组成的中央代表团,当时被人称为“三人团”,这个“三人团”很少被提起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