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其基本点之一,是在“代表”的对象上强调“最广大人民”而不是一部分人,更不是少数人。这个问题的提出,并不是个别词句的增减,而是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比如,面对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形式“四个多样化”的新情况,如何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如何在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引导“先富”帮“后富”,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如何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在公有制实现形式的诸多变化中体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等等,都是值得认真研究的大课题。 其基本点之二,是在“代表”的内容上强调“根本利益”,而不是暂时利益、局部利益。  相似文献   

2.
进入新世纪的第一年,我们党即喜迎建党80周年。回顾历史,有挫折,有弯路,更有辉煌和成就;总结历史,更有助于我们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什么时候实践了“三个代表”,我们的事业就顺利,就辉煌,一旦偏离或违背“三个代表”,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三个代表”更是新时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也是我们做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三个代表”中,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基础、是关键,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动力、是保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根本,是归宿。三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3.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说到底,就是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努力实现、发展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各种利益。这是我们党在执政条件下坚持党的性质、实践党的宗旨的集中体现,是党的一切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鉴于此,笔者就如何当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谈点浅见。一、把握“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两个特征1.代表人民利益的广泛性。“最广大人民”这一概念的提出表明,我们所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不是一部分、或者是少数人的利益。把握这一特征,我们就能在实践中正确处理好各种…  相似文献   

4.
江■孟福贵领导干部要做代表人民利益的表率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是新时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 ,是广大党员干部做好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其中 ,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的根本 ,是我们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领导干部要做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表率 ,就不能停留在口头上 ,必须落实在实际行动中。时刻想着人民的利益我们党是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之外 ,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忠实地代表人民的利益 ,时刻想着人民的利益 ,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 ,全心全意…  相似文献   

5.
解读“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的人民由全体“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所组成,人民利益是政治、经济、文化利益三位一体的统一,“代表”是委托、表达、引导、服务四者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6.
李烁 《实践》2006,(6):39-39
“三个代表”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终是为了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发展经济、深化改革和做好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党员干部在代表职工群众利益上要当模范、做表率。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思想,集中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贯穿于其中的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广大 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而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则忠实地代表着广大人民的利益,它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在旧中国,农民阶级占人口的大多数,它虽然也是被压迫被剥削的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但由于…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最好的纪念,就是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三个代表”,其中,忠实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的落脚点和归宿。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利益,是党的奋斗纲领和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共产党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首先,必须要通过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先进的制度,有效的机制,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集中起来,将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凝聚起来,动员、组织群众为根本利益进行有效的斗争;其次,必须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再次,必须从严治党,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社会需求日益增长,城市治理结构创新问题显得尤为重要.面对传统公共行政困境,政府作为核心力量主导城市治理的同时,积极引导、吸纳市场主体和民间社会力量进行复合联动治理,成为当前我国城市治理的机制创新.其中,“多元主体复合”和“机制有效联动”是复合联动治理的重要特征.杭州市上城区复合联动服务的实践表明,实现复合联动治理机制创新一方面需要规范多元主体间的关系,另一方面需要解决政府主导带来的诸种弊端.完善复合联动治理机制,需要明确主体间的职责分工和分类复合标准,做好复合组织形态构建;完善相关的制度设计,健全外部监督机制;规范内部运行机制和利益协调机制,推动形成复合联动治理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三个代表”是我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和发展。但是在学习和宣传这一思想的过程中 ,在“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这一问题上 ,不少人包括高等院校的不少学生提出了一个十分现实而又尖锐的问题 :现在党和政府部门中出现了许多腐败现象 ,有的领导干部贪赃枉法 ,一些落后地区的人们及城市的不少下岗职工生活困难 ,这能说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吗 ?笔者认为 ,对于这样一个敏感的问题 ,很有必要从以下方面正确引导。一、看中国共产党是不是忠实地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 ,关…  相似文献   

11.
从利益关系看执政党的群众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执政党的群众基础是一个典型的转型期问题。从利益关系角度看,这一问题的形成最根本的在于,随着经济一社会转轨而来的利益分化、利益来源多样化,执政党在社会资源掌握、分配上的地位发生了变化。近年来,社会上围绕党的群众基础问题有不少说法,我们必须从“现实—历史”、“市场—国家”和“中国—世界”等多个向度,来选择与确认转型期执政党的群众基础。执政党要通过利益整合,健全和完善转型期群众基础的巩固机制,寻求新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的国家利益观是其外交思想中最有特色的部分之一,具有明显的共生性特点。其共生性主要体现在中国的国家利益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相统一,独立自主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统一,以"一国两制"、"南北对话"、"共同开发"为主的策略方法等方面。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的外交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在实践中更好地发展了邓小平的国家利益共生观。  相似文献   

13.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挑战,我国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发展首推职能转变与体制创新。文章从目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中存在的诸如:行政主导型干部人事制度、部门权力与利益挂钩、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方式、规范政府行为的法律体系不健全等深层次问题入手,在深入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政府职能转变与管理创新的新思路:管理理论由“管制”转向“服务”;管理范围由“大政府”转向“小政府”;管理体制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对党的执政能力内涵的研究有“综合说“、“关系说“、“层次说“、“形态说“等观点,对党的执政合法性问题的研究有“合乎法理论”、“人民拥护论”、“实质与形式统一论”等观点,对党的执政资源与环境的研究有“执政条件总和论”、“物质与手段总和论”等观点,对党的执政能力的评价研究则提出了“四维一体”、“三大主题”、“一个总标准、三个具体标准”等量化体系。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破解"三农"难题,实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政策。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随着多中心的治理秩序的逐步确立和政府传统治理模式的转变,农村民间组织获得了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契机。而农村民间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所扮演的"黏合剂"、"主力军"、"蓄水池"和"安全阀"的角色,将会促使其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6.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江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的核心内容.这就需要领导干部必须正确处理好人民群众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领导人民与服务人民三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党内激励机制和社会激励机制同向地从精神激励为主向利益激励为主转换。对自身合法权益的勇敢追求是广大党员新觉悟的显著表现。但党内激励机制转换过程中严重的紊乱和矛盾,也向党的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共产党人超越"经济人"的路径的两个关键环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体系的真正建立。  相似文献   

18.
"乐于助人"、"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老人摔倒无人敢扶"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景象,这虽然是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失范导致的短暂社会现象,但也应该引起我们对社会公德和法律冲突的思考,积极探索"扶老困局"的消解路理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利益整合是党内民主发展的内在动力,利益关系的不协调是党内民主发展的主要障碍。适应党内利益整合的要求,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发展,要改革和完善党内权力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决策机制,构建通畅的党内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构建党员民主权利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0.
党内法规执行责任制是强化管党治党、推进政党法治、健全“制度之治”的重要制度安排,是党内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内法规执行责任制规定(试行)》的出台,标志着党内法规执行责任制的正式确立,形成了以执规责任主体、执规责任类型、执规责任保障为基本要素的制度结构。党内法规执行责任制蕴含着“政治权力与政党责任相统一”“政党法治与良法善治相统一”“从严治党与依规治党相统一”“问题导向与治理效果相统一”的理论逻辑,为制度形塑提供了理论基础。党内法规执行责任制有效推进了国家治理现代化、法治中国建设协同化、党的建设科学化、党内法规建设实效化等实践进程,这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党内法规执行责任制的功能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