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黔西南州通过调减低效农业产业、产销对接做强市场保障等举措,积极稳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黔西南全面推行"五步工作法",牢牢把握"八要素",积极稳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截至4月12日,全州已调减低效农作物面积87.28万亩,其中已种植高效作物面积67.9万亩,退耕还林面积19.38万亩,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种植面积扩大到430万亩以上。调整结构发展高效农业"去年,是我们种植百香果的第一年,完成了5000亩百香果核心园区建设,其收入就达1000万元,相信今年会更好。"贞丰县鲁容乡党委委员蓝治清介  相似文献   

2.
李鹏举 《当代贵州》2013,(23):49-49
盘县民主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不同海拨、不同区域种植烤烟、茶叶、马铃薯、核桃、油茶、刺梨、蔬菜、中药材等,不仅使农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还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起到促进作用。以"乌蒙茶海,生态民主"为定位的民主镇位于盘县南部,海拔1500至2300米,年平均气温13.6℃,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境内无工矿企业,现有林地面积1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7.8%。预计到2017年,森林覆盖率将达到60%以上。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贵州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来抓,重点推进蔬菜、茶叶、生态家禽、食用菌和"一县一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全省农业产业扶贫取得阶段性成效。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全省农业产业加速发展,生态家禽、蔬菜、茶、食用菌四大农业产业,共带动83.5万贫困人口发展。其中,生态家禽出栏1.47亿羽,蛋产量23.46万吨,产值126亿元,带动脱贫21.3万人;蔬菜种植面积累计1687.37万亩(次),产量2462.91万吨,实现产值  相似文献   

4.
正普安县扎实推进"农产富民"战略,做大做强烤烟、茶叶、草地生态畜牧等农业产业,强势打造助力脱贫攻坚的硬平台。普安县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扎实推进产业扶贫,不断发展壮大烤烟、核桃、茶叶、畜牧业等产业,让广大老百姓享受到产业发展带来的实惠,让普安四万多贫困人口看到了脱贫的希望。以"策"生财助推农户脱贫今年41岁的潘方海是普安县江西坡镇细寨村典型的贫困户:家里五口人,三个孩子上学。没有技术的潘方海平时只能在  相似文献   

5.
我是顺龙乡虎皮寨村的茶叶专业户袁太洪.我16岁便离开村子四处打工,奔波了6年,增长了不少见识.望着村寨里延绵起伏的群山,我总在想:拥有如此丰富的土地资源,为什么还要受穷呢? 村子里的高山终年云雾缭绕,很适合种生态有机茶.茶叶一直是村里的传统产业,但由于种植规模不大、品种落后等因素,村民在茶叶种植上始终挣不到大钱.要规模发展茶叶,必须成片集中种植.我准备将家里的耕地全部种上良种茶,家里人却一致反对.父亲说:"一本二本,庄稼为本.茶叶不能当饭吃,万一卖不掉怎么办?"我拗不过,只好答应先拿30亩荒山做试验.  相似文献   

6.
正由于办事公道,群众信赖,2013年经过群众的"公推直选",我再次当选为马路岩村村支书。马路岩村是一个典型的旱作农业村。针对缺水的村情,我号召全体村民扬长避短,重点带领群众发展核桃、大葱、烤烟、葛根等旱季农业。目前,这些产业发展初具规模,种植核桃1500亩、大葱200亩、烤烟300亩、马铃薯1000亩,发展种养殖大户10余户,辐射带动群众300余人。去年马路岩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7425元。群众发展的积极性上来了,但相  相似文献   

7.
正脱贫攻坚每一场"硬仗"都是很不容易的,但最难的是产业扶贫,贵州利用春耕生产的有利时机,坚决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攻坚战,大力推进产业扶贫。2月23日,2018年贵州省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令发布,要求打好脱贫攻坚"四场硬仗"。其中,最难的一场硬仗是"产业扶贫":贵州利用春耕生产的有利时机,坚决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攻坚战,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完成玉米调减500万亩,蔬菜种植1400万亩(次),投产茶园560万亩,食用菌种植  相似文献   

8.
正为严格保护500亩以上坝区种植土地,实现坝区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了《贵州省500亩以上坝区种植土地保法》。2019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9年将以500亩以上坝区为重点,以特色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绿色化为方向,以市场为导向,发展"专精特优"农产品,打造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区。如何用好500  相似文献   

9.
大塘新生记     
正雷山县大塘镇因地制宜进行产业规划布局,抢抓春耕生产的有利时机,积极发展蔬菜、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坚决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攻坚战。"种玉米不赚钱,种什么呢?""大家都种茶,卖得出去吗?"3月3日,一场关于"脱贫攻坚春风行动暨大塘镇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意见征求会"在黔东南自治州雷山县大塘镇政府大院热烈进行。现场,"调减玉米种植"的意见一提出,上百名群众就"炸了锅",议论开来。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我种植了30亩茶场,现在产销两旺,创收10余万元应该没有问题。"近日,岑巩县天星乡天星村党支部书记杨治尤一边加工丰收的茶叶,一边高兴地说,今年茶叶质量好,供不应求。岑巩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所产茶叶品质极佳,但一直以来,茶叶生产处于"散、弱、小"的状态,形成不了规模。近年来,该县不断创新茶叶发展思路,通过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整合当地茶叶产业资源,优化茶叶产业结构,通过推进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11.
正织金县持之以恒调结构,产业革命成效凸显,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018年新增种植蔬菜46.9万亩、食用菌2.3万亩、牧草10.08万亩、水果4.1万亩、茶叶1.5万亩、中药材1万亩。春耕时节,大地苏醒。一条平缓的柏油路一直延伸到织金县后寨乡偏岩村。村里的香菇种植基地大棚里,宋泽军正和工人们边采摘香菇边聊天。"在基地工作已经两年了,今年大年初二就来上  相似文献   

12.
2001年,夹关镇党委、政府提出"南茶北桑"发展思路,地处夹关南岸的韩坪村开始发展茶叶产业.2002年3月,当了18年民办教师的张兴志辞去工作,率先种茶10余亩.在他的带动下,韩坪村群众种茶积极性高涨,到2005年全村茶叶种植面积已达2000余亩.  相似文献   

13.
正茶叶、辣椒、蓝莓等种植面积均位居全国第一,百香果、猕猴桃、火龙果等种植面积进入全国前三,2020年农业增加值增长6.3%,增速继续位居全国全列。一组数据,折射出贵州农业产业发展风风火火、风生水起的现状——2020年贵州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仅5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6%至17%。一组数据,也直击贵州农业产业发展痛点——  相似文献   

14.
小草大事业     
面对"入世"的挑战,新年伊始,国家相继推出农业加快实施六大产业发展计划等重大举措,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明显加快.权威人士指出:近三年,全国共调减粮食作物面积8000万亩,增加经济、饲草饲料作物面积8877万亩;种植业格局正向粮食、经济、饲草饲料"三元"生态农业结构迈进;经济作物和饲草饲料作物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比重首次突破30%!  相似文献   

15.
<正>印江自治县茶叶发展变革探索新路子,16家具有代表性的茶企及政府共同出资组建国有混合制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抱团发展。茶叶是大自然给予印江的最好礼物,独特的气候、海拔、土壤非常适合茶叶生长。梵净山翠峰茶色泽嫩绿鲜润、匀整、洁净、鲜醇爽口。然而,印江"散户"的种茶模式,在追逐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种植面积盲目扩大,管理技术却没有跟上,茶叶品质得不到保障。以至于印江翠峰茶的"好口碑"却没有迎来"好市场"。  相似文献   

16.
在农业结构调整工作中,长垣县丁栾镇党委政府通过抓“理念转变、土地流转、政策扶持”等措施,使农业结构调整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镇农业产业结构凋整面积达4500多亩,其中高效农业种植面积4200多亩,蔬菜大棚240座,超额完成县政府下达的“高效农业种植面积2000亩、蔬菜大棚160座”的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7.
正1998年回到大屯村时,周绍军的内心着实经历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当时"外出老板富半边",作为全村第一个在广东当上老板回来的人,本该在县城买上4个地基,修起高楼,过上"农转非"日子的周绍军,看到乡亲们还埋头捡柴桠,靠着种一亩水稻收一箩米过日子,心里不是滋味,一狠心就把房子建回了村里。周绍军所在的贵州省石阡县龙塘镇大屯村,有着平缓的山坡和肥沃的土地,早在很多年前就有外地的专家说,这是种植茶叶的宝地。"茶叶虽好,却  相似文献   

18.
文县中寨乡兴隆村党支部书记何奕呈投资140多万元开发村后黄豆坡,建成800多亩经济林果园和畜禽养殖场。同时,还带动全村300多户农户投资200多万元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全县农民用于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投入累计达1亿多元,已建成的80多万亩特色产业,每年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1.4亿多元。文县利用其独特的自然优势,积极引导农民在发展茶叶、核桃、花椒、党参、冬春蔬菜、淡水鱼养殖等特色产业上投入,坚持"谁投入、谁受益"。同时,积极宣传发展特色产业的先进典  相似文献   

19.
正贵州是全国茶叶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是全国茶叶质量最好的省份之一。截至2018年年底,贵州茶园面积752万亩(其中投产面积561万亩),产量36.2万吨,总产值394亿元。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正是品尝贵州春茶的好时节。"如果大家要喝没有污染的茶就到贵州来。"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时发出邀请,他  相似文献   

20.
<正>临城是山区县、国家级贫困县,丘陵山区占全县总面积的85%。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发展壮大薄皮核桃产业作为调结构、兴产业、惠民生的重点之一,靠"一产"优势发展"二产"、带动"三产",推进"由一进三""接二连三",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临城被命名为中国薄皮核桃之乡,全县薄皮核桃已发展到20万亩,人均1亩核桃林,产值近5亿元,带动1万多户农民增收,辐射带动太行山十余县发展薄皮核桃产业;核桃占到新增绿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