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干部“带病上岗”是某些腐败现象发生的重要原因。干部“带病上岗”有其前期症状,其病因与既得利益集团的庇护有关,也与干部选拔评估失准及监督不到位等有关。预防干部“带病上岗”,一要建立必要的监督机制,实行干部财产公开制;二要加强干部的思想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2.
当前,由于识人不准、考察不细等原因,有的干部刚刚被提拔到新的领导岗位,群众就反映其有严重问题;有的干部犯了错误后,一查早就劣迹斑斑.针对这种现象,有人形象地称之为"带病提拔"、"带病上岗".为此,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一个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问题是,有些人早就有不廉洁行为了,但得到提拔和重用.社会上有人把这种现象说成是‘带病上岗'和‘带病提职'.干部群众对此反映强烈."虽然"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的干部是极少数,但影响很坏,严重损害党的形象,破坏组织工作的声誉,必须下大气力,从改进工作、完善制度、加强监督等多方面入手,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3.
自2002年《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颁布以来,各级党委(党组)认真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质量明显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得到有效遏制。但是,少数地方和单位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行为和“带病提拔”的问题。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要切实防止和纠正考察失责、‘带病提拔’和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问题。”解决“带病提拔”是强化“带病提拔”责任追究。分析目前“带病提拔”责任追究存在的难点及其原因,寻求强化“带病提拔”责任追究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4.
最近一段时间,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要防止和纠正干部“带病上岗”、“带病提拔”。中央组织部专门印发了《关于切实解决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几个突出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六条措施。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一定要按照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和《意见》的要求,采取切实措施,坚决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干部“带病提拔”虽然是个别现象,但影响恶劣,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个别地方或部门的领导干部用人凭个人好恶,不坚持原则,千方百计提拔群众早有议论和反映的干部;有的是…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反腐败力度的不断加大,各媒体披露了一些领导干部违法违纪案例,其中不少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老问题”新发现,刚刚提拔到新的领导岗位就“东窗事发”,即所谓“带病提拔”。之所以出现“带病提拔”问题,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病”情隐蔽性强。社会生活日益多样化,干部交往手段越来越  相似文献   

6.
上医治未病。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坚持源头治理,是最为关键的一招。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提出加强动议审查、强化任前把关等针对性举措,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砌上了又一制度“防火墙”。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您好!我们在组织部门工作。最近,结合本职工作,对某些干部“带病”上岗(即带着问题走上领导岗位)的现象,进行了深入思索。特致信贵刊,抛砖引玉,以期引起有关方面关注并扭转这一现象。曾庆红同志曾经尖锐批评干部“带病”上岗的现象:有的人刚刚被提拔到领导岗位,群众就反映有严重问题;有的干部犯了错误,一查就发现早已劣迹斑斑。可见,把好干部选拔、任用入口关,防止干部“带病”上岗,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近年来,在一些领导干部中揭露出来的案件触目惊心。这些人堕入腐败的泥潭固然是他们长期放松自己世界观改造…  相似文献   

8.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必须遵循的总章程,也是防止和杜绝干部“带病上岗”的基本准则。认真学习宣传好《条例》,提高贯彻执行《条例》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是防止和杜绝干部“带病上岗”的重要前提。乐都县委在按照《条例》要求,强化监督,防止和杜绝干部“带病上岗”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南阳市委把选准用好干部、把好干部任用关,作为解决干部“带病提拔”问题的根本途径,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创立并实行了通力合作的“发现”与“把关”、预防与整治于一体的治理体系,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0.
林利育 《党建》2009,(6):41-41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这对于坚持新时期干部选拔任用的根本标准,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好人用好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防止干部“带病上岗”,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作为基层党委,在干部选任工作中如何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防止干部“带病上岗”呢?笔者认为,必须要做到“三个坚持”。  相似文献   

11.
目前,有些干部早就为政不廉,仍在推荐、考察和讨论决定等环节时却未能发现问题,导致其中少数人继续得到提拔重用。人们称这种现象为“带病上岗”。为什么不廉洁的干部在提拔使用时没有被过滤剔除出来,反而“带病上岗”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少数地方党组织选拔任用干部没有正确把握用人标准。特别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急于改变落后现状,在用人上片面强调大胆起用能干“大事业”、“敢闯”、“敢干”的“开拓型”干部,而对干部的“德”重视和考察不够,把一些虽然能力较强,但政治素质差,思想作风有问题的人,选拔到领导岗位。二是干部考察…  相似文献   

12.
考察是选拔任用干部的基础性环节。考察准确,任用就得当,考察失真,任用必然失误,任用失误,则贻害无穷。最近,平原县委组织部成立调研组就如何加强和改进干部考察工作,防止干部“带病提拔”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13,(15):70-71
“发生初次腐败行为的平均年龄为47.48岁。带病提拔的省部级官员,其平均经济腐败时间在10年左右,绝大多数是5年到15年之间。”2012年12月中旬,一则题为《“带病提拔”官员初次腐败多在47岁》的新闻令舆论哗然。  相似文献   

14.
为防止干部“带病提拔”问题的发生,山东东平县注重抓好干部任前经济责任审计,切实发挥好倒查结果评价、警示、整改三个作用,加强了干部队伍廉政建设,树立了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06,(10):44-44
现在,全国许多地方正在进行换届工作。各级党委一定要加强对换届工作全过程的监督检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防止干部“带病”上岗、“带病”提拔。要加大执纪力度,严肃查处换届工作中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行为,对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案件,发现—起,严肃查处一起,努力形成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确保换届工作顺利进行。要综合运用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手段,按照组织人事工作程序对当事人作出处理。对“跑官要官”的,要严肃批评,记录在案,并取消其被推荐、考察和作为候选人的资格,情节严重的要进行组织处理;对行贿“买官”的,—律先免去职务,再按有关规定处理;对受贿“卖官”的,要依纪依法严惩;对在民主推荐和选举中搞拉帮结派、拉票贿选的,要坚决查处,已经提拔的要从领导岗位上撤下来,坚决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深入贯彻执行,进一步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防止和克服“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有效解决干部“带病提拔”问题,山东省委组织部最近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等问题的暂行规定》,对干部的推荐提名、酝酿、考察、讨论决定等环节明确提出了12条具体规定。《规定》要求,要严格执行干部推荐有关规定。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经过民主推荐提出考察对象。民主推荐必须同时采用会议投票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两种方式。个别特殊需要的领…  相似文献   

17.
正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逐渐成为常态,对党员干部的提拔任用也有了新的标准,"重患"干部被拒之门外,大批优秀干部脱颖而出,纯洁了党的队伍,为党的事业注入了活力。然而,在选拔任用干部时,有的单位混淆了"病愈"与"带病"的界限,把受过处分的干部简单等同于"带病"干部,弃之不用,这是对"带病提拔"的误读。"带病提拔",是指干部在提拔前或提拔过程中存在经济、生活、作风等违纪违法行为,但组织在考察时未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8月29日,新华社对外发布了《意见》全文以及中央组织部的答记者问。对于这一防止"带病提拔"的制度性新防线,社会舆论反响热烈,评价积极。"带病提拔"是对一些干部"边腐边升"现象的一种通俗说法,反映出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16,(12)
正干部"带病提拔",不仅直接损害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和战斗力,而且直接影响党风政风及一个地方、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政治生态。各级党委(党组)要从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战略高度,把防止干部"带病提拔"作为干部工作的聚焦点、攻坚点,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果断的措施,严格履行主体责任,坚持原则,敢于负责,不给"带病干部"以可乘之机。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菏泽市委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始终把学习贯彻落实《干部任用条例》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健全完善制度,强化有关程序和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干部“带病提拔”,促进了干部队伍建设和经济社会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