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立旭 《湘潮》2023,(3):8-11
<正>毛泽东在20世纪60年代作出了搞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实行这个决策,中国有了安全的战略后方,同时也形成了中国的威慑力。中国能有后来几十年的国家安全,其中就有三线建设的因素。回顾历史可以更深刻认识到,毛泽东是伟大的战略家。在核威胁下形成的新思路20世纪60年代,中国面临严重的国家安全威胁。首先威胁中国的是苏联。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苏联在中苏两国边境挑衅不断。  相似文献   

2.
刘明钢 《湘潮》2011,(1):50-50
20世纪60年代.中苏两党之间发生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意识形态大论战。1964年3月。罗马尼亚试图调停中苏之间的关系,派代表团来中国进行访问。毛泽东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罗马尼亚客人。  相似文献   

3.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30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时期_洋务运动是什么性质的运动?它对中国历史的进程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它能使中国走向富强吗?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把握中国近代史的运动规律,澄清当前史学界某些是非观念具有重要意义。洋务运动是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相结合的“怪胎”洋务运动之所以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并非偶然的事情。它是在中国已经沦为半殖民地,清朝政府日益成为帝国主义侵略的工具的条件下产生的历史现象,是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相结合的产物。从帝国主义方面来看。清朝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失败后,签…  相似文献   

4.
《红岩春秋》2012,(5):6-6
2012年8月5日,是《重庆日报》60岁生日。 60年前的8月5日,这张报纸作为中共重庆市委机关报创刊。时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的邓小平同志在即将奉调中央任职之时,亲笔为其题写了报头和贺词。自此,《重庆日报》与中国、与重庆、与时代同步,沐浴岁月风雨,跨越世纪界河。  相似文献   

5.
采访前记 吴自良,中国物理冶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8年获美国匹兹堡卡内基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50年12月回国。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所副所长、研究员、上海冶金所第十研究室甲种分离膜研究室室主任。20世纪60年代,他领导研制成功分离铀同位素用的甲种分离膜,为中国的原子能工业和国防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中苏关系恶化后,苏联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对中国实行战略性包围,试图压服中国。  相似文献   

7.
马涛 《湘潮》2023,(4):14-16
<正>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农业战线的新星——大寨不仅中国人耳熟能详,而且为许多外国领导人和国际友人所瞩目。周恩来陪外宾三访大寨更是被传为佳话。20世纪60年代,阿尔巴尼亚和苏联关系恶化,苏联中断了对阿的援助。阿无法实现五年计划的目标,于是向中国求助,并提出了庞大的援助清单。当时中国刚刚度过三年困难时期,面对这份长长的清单,周恩来决定邀请阿代表团去“七沟八梁一面坡”的大寨参观,  相似文献   

8.
夏飞 《党的建设》2009,(11):59-60
毛泽东在上世纪60年代做出了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就是搞"三线建设"。"三线建设",使新中国有了一个安全的战略后方,同时也形成了一定威慑力。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们国家能有几十年的安全,不能不说是享受了"三线建设"的好处。"三线建设"在世界军事史和经济史上是前无古人的。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周边局势。1960年中苏两国关系急剧恶化,苏联在中国北部边境陈兵  相似文献   

9.
百家言     
《求是》2010,(6)
<正>潘维:中华体制树大根深自1840年始,我国明显积贫积弱,到21世纪初,中国建设以成绩单震惊了世界,中华民族的复兴成为事实。无论持续了40年的中国革命,还是持续了60年的中国建设,百年经验昭示一条铁律:迷信洋教条,  相似文献   

10.
斯夫 《党员文摘》2006,(3):8-10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交接之际,中国的国际环境进一步恶化。1969年1月20日,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中美关系不但毫无松动,且又雪上加霜。美国侵越战争继续扩大,美机、美舰仍不时侵入我国领空、领海。  相似文献   

11.
<正>在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大地上,一个闪光的名字——雷锋,传进千家万户,传遍神州大地,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形象,深深地印在亿万人民的心中。从1963年3月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倡导开展学雷锋活动至今,学习宣传雷锋事迹、传承弘扬雷锋精神的学雷锋活动从辽宁逐渐走向全国,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走过了一个甲子。60年时光荏苒,60年沧海桑田,学雷锋活动伴随新中国的发展一直持续进行,并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60年来,雷锋精神如同一曲穿越时空、催人奋进、激荡人心的永恒旋律,不断激励人们攻坚克难、奋勇前进……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中国在短短几年间,在各地举办了1600余所“五七”干校,用来安置下放劳动的几百万千部与知识分子。近年来,  相似文献   

13.
谢志远 《湘潮》2006,(7):42-45
20世纪60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单方面将新疆大片地方划为有主权争议的土地,否认中国在这些地方的主权。为了粉碎苏方的谎言,一位历史工作者赶往新疆,经过3年努力,出版了反映新疆历史的第一部专著——《新疆简史》,以铁的事实证明了新疆所有土地自古以来属于中国。这个人就是湖南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中亚史研完专家、中亚史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王治来先生。  相似文献   

14.
从1949到2009,60年的时光,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一瞬,但对于中国、对于中国人民来说,这60年却充满奇迹,这60年却意义深远。正是在这弹指一挥的60年间,中国为人类社会演绎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巨变,走过了其他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向世界展现了正在东方崛起的一个崭新的文明古国的实力和风采。  相似文献   

15.
曹仲彬 《新长征》2009,(10):51-5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也是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60年前,我才18岁,正在北平读书,有幸正赶上建国某些活动。今天,为纪念建国60周年,我特意回忆几件亲身经历的事情:  相似文献   

16.
穆阿妮 《广东党史》2011,(12):13-15
在20世纪60-70年代的那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中,学习“老三篇”的热潮几乎让每个中国人读到了毛泽东1939年12月21日在延安的写的《纪念白求恩》一文,于是白求恩这个名字在中国不胫而走,家喻户晓。2009年他又被中国网民评为一百年来对中国帮助最大、最受中国人民爱戴的国际友人之一。被评为“中国缘·十大国际友人”的还有:救助25万中国平民的德国人约翰·拉贝,热爱中国的国际奥委会终身荣誉主席萨马兰奇,为中国红军和毛泽东赢得世界性影响的美国人斯诺,让中国古代科技扬名世界的英国人李约瑟,加入中国国籍的著名记者波兰人爱泼斯坦,在中国生活奋斗60年的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抗战时期国际援华医疗队成员印度人柯棣华,泰国王室中的“中国通”诗琳通公主和帮中国农民致富的日本大分县前知事平松守彦。而白求恩则以票数最多排名第一,由此可见,不管是在抗战时期还是今天,白求恩精神永远值得我们中国人学习与弘扬。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毛泽东的肯定和支持下,中国出现了一个特殊的医务人员群体——赤脚医生。他们活跃在我国大江南北的农村,为广大农民看病治病。但到80年代,他们又悄然消失了。  相似文献   

18.
(一)60年只是宇宙时空的一瞬,中华大地却是天翻地覆一甲子。6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湖南和平解放,从此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60年来,湖南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发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世人展示了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辉煌。  相似文献   

19.
亲历中越关系正常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家忠 《湘潮》2010,(4):36-39
<正>1950年1月18日,刚刚成立不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同越南民主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中国是第一个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后并与之建交的国家。20世纪60至70年代,中国作为越南的大后方,全  相似文献   

20.
梁正 《党史文汇》2013,(8):56-56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我在北京市平谷县的山区人民公社工作了近7年,耳闻目睹了几位农村干部清正廉洁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