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民科学素质"是指公民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具备科学精神和科学世界观以及用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判断、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2010年开展的第三次贵州省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我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54%,比2005年的0.61%和2007年的1.10%有了提高。这两组重要数据,集中体现了"十一五"期间我省科普工作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正>科技实力代表着贵州发展的现在,而科普素养则意味着贵州发展的未来。贵州坚持创新驱动新引擎、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步,一大批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引领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朝着更具质量和内涵的方向迈进,与此同时,却隐藏着令人堪忧的科普素养。2013年,贵州省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我省拥有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仅为2.34%,  相似文献   

4.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公民首先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十五”计划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实施“十五”计划的法制保障。我国已经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干部的法律素质,当前显得尤为突出。法律意识是公民对法律的认识或认同,法律素质则是指公民掌握法律知识、运用法律的综合能力。任何法治国家,都要求自己的公民具备相当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这是现代法律文明的基础,是公民整体文明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建设…  相似文献   

5.
杨光  邢栋 《新长征》2011,(4):50-51
在现代社会中,掌握科学思想和科学语言像掌握其他思想与表达思想的手段一样,对一般人来讲,已成为必不可少的了。公民科学素质作为人的素质重要组成内容,其提高不仅会为人口素质加分,而且还会带动公民各方而素质水平的提高,培育健康的现代公民、因此,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是实现社会长效稳定、树立良好社会风尚、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指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这就表明,学生应具备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有层级规定的。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提出了培育“四有”公民的思想,并把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四有”公民的基本内容。江泽民继承了邓小平“四有”公民的思想,把培育“四有”公民确立为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还把这一任务提到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与命运的高度。  相似文献   

8.
公民素质与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公民素质是真正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公民素质的基本要素是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必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奠定社会和谐坚实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9.
刘军  张波 《当代贵州》2016,(6):40-41
正在公民科学素质先进县(市、区)创建活动中,盘县着力构建大联合、大协作工作格局,实现科普宣传、培训、网络、基地"四个全覆盖",公民科学素质得到明显提升,成功走出一条一产转型、二产升级、三产优化的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公民意识的强弱和公民素质的高低,与国家兴衰,社会的发展和安定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公民素质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生产基础之上的一个国家的社会成员各方面素养的总和,如公民的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等,这是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方针政策时不能忽视的因素。公民意识是指公民对自身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法律地位和价值的自我认识与反映。公民意识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意义上说,公  相似文献   

11.
在领导人才成长的过程中,主观因素和客观条件,都起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主观因素——领导人才成长的潜在基础领导人才成长的主观因素,应包括后备领导人才是否具备作为领导者的基本才能和素质,及其在成长过程中能否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和强化自己以具备领导人才的才能和素质等。领导人才应该具备作为领导者的基本才能和素质,这是领导人才成长的主观因素方面最基本的一点。作为领导人才应该具备哪些基本才能和素质呢?从时代的要求和未来的趋势看,除政治素质和自然素质外,主要的应具备五种基本才能和素质:一是具有战略眼  相似文献   

12.
公民意识、公共精神、公共文明是衡量一个国家公民素质高低和社会风气是否优良的重要杠杆.从公民意识到公共精神再到公共行为文明是社会公德建设的基本视角,也是建设现代公共文明的基本视角.增强公民意识是大力弘扬社会公德、建设现代公共文明的前提和基础;培育公共精神是大力弘扬社会公德、建设现代公共文明的关键和核心;养成公共行为习惯是大力弘扬社会公德、建设现代公共文明的目标和愿景.  相似文献   

13.
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是公民道德素质的现代化。卢展工书记提出的“三平”精神对人生动力、职业追求和社会理想的深刻揭示,不仅提出了现代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而且明确了实现中原崛起、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向。弘扬“三平”精神,不断提升公民个体的道德素质,贵在深刻领会,更重在踏实践行。  相似文献   

14.
根据培养大学生公民人格素质的需要,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通过中国近现代历史教育,培养大学生科学正确、全面辨证的历史观,在塑造大学生的"历史人格"的基础上,着力提高他们的现代公民素质。  相似文献   

15.
崔勇  葛茂林 《党史博采》2008,(4):21-21,36
根据培养大学生公民人格素质的需要,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通过中国近现代历史教育,培养大学生科学正确、全面辨证的历史观,在塑造大学生的"历史人格"的基础上,着力提高他们的现代公民素质.  相似文献   

16.
不断提高公民法律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转发〈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四个五年规划〉的通知》明确指出:“提高全体公民首先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是贯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公民法律素质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综合性概念,涉及公民的法律信仰、法律意识、法律知识、法律情感、法律行为等各个方面。由于公民群体性和层次性的不同,对公民法律素质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作为普通群众的公民,对其法律素质的要求更多地体现为对法律基本知识的一般了解,对法律规范的自觉遵守,对他人违…  相似文献   

17.
赵建强 《新湘评论》2010,(11):30-31
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和探索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无数矛盾、困难和问题。如何总揽全局、把握中心、统筹兼顾,正确处理矛盾,科学推动工作,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与素质要求。  相似文献   

18.
宋戈 《新长征》2007,(10):48-49
胡锦涛总书记在“6.25”重要讲话中强调,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我们所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偕相处的社会。而所有这些目标的实现.都有赖于人的索质的提高,而人的素质的提高又有赖于公民教育的效果。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说,公民教育是以人为本之本。公民教育作为社会的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19.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要抓物质文明建设,又要抓精神文明建设,而且要“两手都要硬”。教育要发达、科学要昌明、文化要繁荣,既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又是提高公民素质的重要条件。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对公民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整个社会的公民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科学文化、民主法制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公民才能对各种社会行为公正地作出道德与不道德、合法与非法的评价.从而对偏离道德的行为和违法违纪的行为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增强对消极腐朽东西侵蚀的免疫力。增强法律意识与民主法制观念,有效地抵制消极腐朽…  相似文献   

20.
近日,上海市政府对外发布《上海市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工作方案(2006-2010)》。根据这一方案,到2010年,上海公民的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