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1 毫秒
1.
对于毛泽东东征战役的行踪,一些权威著作如《毛泽东传》、《毛泽东年谱》、《毛泽东军事活动纪事》、《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史》等,大都记其大概,内容比较简略。另有个别著作,记述这段史事错讹甚多。所幸的是,红一方面军东征战役的  相似文献   

2.
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红军东征耿仲琳田逢禄唐群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不久,毛泽东作出了红一方面军东征的战略决策,这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红军进行的东征战役,表明我党我军决心以坚决的民族革命战争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把国内战争同民族战争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3.
红一方面军主力在东征战役期间,一度使用“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的称号。但是究竟于何时开始启用这一称号,历来说法各异。一些参加过东征战役的老革命家回忆是1936年1月底,毛泽东在延长主持召开军委会议,研究东征作战方针,正式组成了“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而近年来出版的各种有关著作和工具书,均把此事系于1936年2月。上述诸说,均不够准确。红一方面军改编为“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的准确时间,应  相似文献   

4.
孟兰英 《党课》2013,(23):120-121
“东征战役”前发出时代强音 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了陕北。刚刚在陕北站稳脚跟的中共中央召开了瓦窑堡会议。会后,立即组织了“东征部队”,准备东渡黄河对日寇作战。1936年1月26日,部队挺进至陕西省清涧县袁家沟一带进行休整并发布了《东征宣言》。2月23日,红军以“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的名义,在政委毛泽东、总指挥彭德怀指挥下渡过黄河,发起了“东征战役”。  相似文献   

5.
黄瑶 《党史博览》2009,(12):42-47
在战争年代,林彪提倡学习毛泽东军事著作是为了打好仗 在战争年代,林彪是非常注意学习毛泽东著作的.尤其是军事著作。毛泽东的一些军事著作,比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是十年内战的经验总结;指导抗日战争的《战争和战略问题》、《论持久战》中也包含了十年内战的宝贵经验.林彪作为红军主力部队的指挥员,参加了井冈山斗争、转战赣南闽西,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长征和东征.对于毛泽东撰写的军事著作,有切身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正由于原属红一方面军的第五、九军团已编入左路军,到俄界的中央、军委纵队和第一、三军团只有8000余人,中央决定将其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先遣队(即陕甘支队),彭德怀任司令员,林彪任副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王稼祥任政治部主任,杨尚昆任政治部副主任,并由彭德怀、林彪、毛泽东、王稼祥、周恩来组成"五人团"指挥  相似文献   

7.
战争年代,毛泽东和林彪两人都以擅长兵法谋略而著称,但二人在平津战役中却有两次鲜为人知的分歧。平津战役前,毛泽东主张打太原,而林彪却主张"暂不攻太原,以稳住傅作义";平津战役第二阶段,毛泽东主张"先攻塘沽后攻天津",林彪则根据实情主张"先攻天津后打塘沽"。这两次分歧,毛泽东都从实际情况的战略大局出发,听取了林彪的建议。后来,平津战役的胜利表明,胜利不仅需要战士的英勇奋战,还需要上下沟通,将帅协谋,齐心协力。  相似文献   

8.
正三大主力红军在陕甘地区的会师,是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的重大战略决策。红军广大指战员在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的正确领导和指挥下,排除张国焘的破坏和干扰,终于在1936年10月胜利会师陕甘,实现了党的重大战略决策,完成了历时两年的伟大长征。这是中国革命和中国工农红军发展史上的伟大事件,意义十分重大。红一方面军举行东征战役为了扩大党和红军的政治影响,推动红二、红四方面军共同北上,红一方面军按照党的瓦  相似文献   

9.
正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为了以实际行动促成全国抗日的实现,1936年2月17日,发表了《东征宣言》,并组织中国人民抗日先锋军东渡黄河抗击日本侵略军。1936年2月20日,黄河刚刚开始解冻,在政委毛泽东和司令员彭德怀指挥下,红一方面军打响了渡河东征战役。21日下午,东征红军全部渡过黄河天险,进入山西。于是,在三晋大地上历时75天中,这些天兵天将与阎锡山部队智勇对决,南征北战,文师武将各显神通,写就  相似文献   

10.
忆第二次打长沙裴周玉长沙战役的决策战斗在湘鄂赣边境的红三军团与战斗在湘赣边境的红一军团,于1930年8月23日,在浏阳永和市会师后,合编成立红一方面军,朱德为总司令,彭德怀为副总司令,毛泽东为总政委,滕代远为副总政委。同时,成立中共红一方面军总前敌委...  相似文献   

11.
林彪在我党历史上是个非常复杂的人物。他一生跌宕诡奇,曲折多变。他自黄埔从军后,以其聪明才智由见习排长迁升连长、营长、团长、纵队司令、军长、军团长,成为毛泽东麾下的一名战将。1932年他任红一军团军团长时年仅26岁。此后他参加指挥了红军反“围剿”战斗、平型关大战、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作战和解放海南岛战役。1955年毛泽东为十大元帅授衔时,林彪排名第三位,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元帅。“文革”中,毛泽东又将他定为接班人。然而,就是这个林彪,在长征途中曾妄图撤换毛泽东的领导权,公开与毛泽东决裂。  相似文献   

12.
红一方面军长征到达俄界的时候,由于原属一方面军的第五、九军团已编入左路军,中央、军委纵队和一、三军团只有8000余人。中央决定将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先遣队即陕甘支队,彭德怀为司令员,林彪为副司令员,毛泽东为政治委员,王稼祥为政治部主任,杨尚昆为政治部副主任,并由彭德怀、林彪、毛泽东、王稼样、周恩来组成5人团指挥军事,同时  相似文献   

13.
红军东征前后中共与张学良、杨虎城的关系江丽今年是红军东征60周年,也是西安事变发生并和平解决60周年。60年前的年初,即1936年2月20日,毛泽东、彭德怀率领红一方面军,高举"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的义旗,渡河东征,抗日讨逆,在接近抗日前线的山西...  相似文献   

14.
徐畅 《党史博览》2023,(1):55-58
<正>渡江战役,是继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后,解放战争中对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追击的第一场战役,也是人民解放军战争史上规模空前的强渡江河的进攻战役。在香山革命纪念馆“红色电波中的领袖风范——毛泽东同志香山时期发布电报手稿”专题展览中,展示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香山期间运筹帷幄、指挥渡江战役时发出的珍贵电报手稿。这些手稿再现了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香山运筹帷幄、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作为一个伟大军事家,在中国革命战争的舞台上,凭借其超出常人的导演技巧和能力,导演了一幕幕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活剧,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在其早期的军事生涯中,毛泽东还具体指挥过许多战役战斗,这引起战役点战斗几乎都成了旷世难导的佳作。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毛泽东的军事生涯,也经历过一些挫折和失败。毛泽东本人也说过,10年内战期间,他指挥过的作战中就有败仗。他在1956年党的八大预备会议上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是犯过错误的。此如打仗,高兴圩打了败仗,那是我指挥的;南雄打了败仗,是我指挥的;长征时候的土城战役是我指挥的,长征时候的土城战役是我指挥的,茅台那次打仗也是我指挥的。”毛泽东这里所说的4次败仗,其具体情况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6.
四渡赤水战役是长征期间中央红军在川黔滇边地区进行的一次出色的运动战,也是我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范例。毛泽东是四渡赤水战役的主要决策者和指挥者。遵义会议后,毛泽东重新进入党和红军的最高决策层,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四渡赤水战役中,毛泽东在周恩来、朱德等的协助下,从敌强我弱的客观实际出发,指挥中央红军采用灵活多变的运动战的战略战术,不断变化作战方向和作战目标,“走”“打”结合,与十倍于己的敌军巧妙周旋,寻找有利战机消灭敌人,最终挫败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计划,带领中央红军成功实现了渡江北上的战略意图。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王稼祥、彭德怀等亲历者,都在不同场合谈到过四渡赤水战役的历史,并高度评价毛泽东在部署、指挥战役中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7.
孟红 《党史纵览》2011,(12):14-19
红军何去何从? 1935年12月中旬,中国共产党在瓦窑堡召开了八天政治局扩大会议。会上,毛泽东提了一个石破天惊的思路:东渡黄河,挺进山西,先发展,后巩固。1936年1月30日,毛泽东主持召开延长会议作出部署,由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叶剑英任参谋长,将红一方面军全军1,3万兵力全部投入东征。随即,1936年2...  相似文献   

18.
正太原解放战役发起于战略决战之初、结束于渡江战役之际,是战略决战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太原解放战役始终得到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高度关注和重视。目前关于毛泽东决策太原解放战役的研究较为丰富,但对当时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代总参谋长周恩来在太原解放战役中组织、指挥作用的研究几乎没有。在深入查阅周恩来相关著作的基础上,笔者发现太原解放战役前后,周恩来关于太原解放战役进程的电报有七八份之多,涉及  相似文献   

19.
山西抗战特殊局面的开创与形成与毛泽东的谋划、决策、指导是分不开的。1935年12月,他起草的《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中明确提出,将红军的发展方向放在东边的山西和北边的绥远等省,其中关键的一步是在山西开辟新的根据地。1936年2月,红军东征战略第一步完成之后,毛泽东开始谋划并实施在山西全省创建根据地的战略。东征战役中期,毛泽东明确系统提出"经营山西",在山西全方位建立发展抗日根据地。在发展山西根据地的同时,毛泽东不失时机地通过多种渠道对阎锡山进行争取工作,促使阎锡山作出联共抗日的决定。毛泽东及时与阎锡山商定八路军入晋抗日和国共两党两军密切合作协同作战有关事宜,精心部署八路军在山西的战略展开,真诚与友军同舟共济,协同作战,推进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战略,真正实现了山西抗战特殊局面的开创。  相似文献   

20.
胡国强 《党史文汇》2005,(12):22-25
一 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了二万五干里长征,胜利到达了陕北革命根据地.12月23日至25日,党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会议.会议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国内阶级关系的变化,讨论并决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问题.会后,立即组织了"东征部队",准备东渡黄河对日寇作战.1936年1月26日(即农历正月初三)"东征部队"由陕北子长县出发,挺进至清涧县高杰村的袁家沟一带,部队在这里休整了16天,并庄严发布了<东征宣言>.2月23日,红军以"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的名义,在政委毛泽东、总指挥彭德怀指挥下,渡过黄河,发起东征战役.毛泽东著名词作<沁园春·雪>就是部队在袁家沟期间写的.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从延安飞赴重庆与国民党举行和平谈判.谈判期间,毛泽东会见了柳亚子.柳亚子向毛泽东"索句",毛泽东于10月7日将9年前创作的这首<沁园春·雪>录赠给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