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6 毫秒
1.
中共桂林市委三届六次会议和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文化立市、旅游兴市"战略,明确了桂林文化与旅游的科学定位,破解了桂林旅游发展中的诸多难题,体现了市委政府的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同时也显示出桂林在发展观上的根本性转变,为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这一重要战略决策为桂林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在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过程中,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过程,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加大环境建设力度等来破解难题。  相似文献   

3.
龙胜"十二五"纲要要求:突出抓好大力实施"旅游兴县"发展战略,以桂林大旅游圈为依托,以旅游市场为导向,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景区(点)建设及旅游效益为中心,大力整合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构建多元生态旅游体系,着力打造旅游精品,创造旅游品牌。如今,龙胜旅游遇到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应当在整个桂林旅游发展中展现自己鲜明的特色和个性,既要实现中国旅游强县的目标,又要在桂林旅游北线中发挥龙头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广西经济发展重点南移,北部湾经济迅速崛起,区内外优势城市快速发展形成的竞争压力,加上被排除在南宁主导的"4+2"的模式之外,使桂林经济发展逐步被边缘化。凡此种种情势,造成了桂林经济发展的困局。桂林要从经济围城中突围的最佳的路径选择,就是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经济转型的最强引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5.
桂林作为农业大市,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大的战略影响和深刻的现实意义。"十二五"期间,桂林必须立足本地实际,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按照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努力探索一条符合桂林市实际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实现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  相似文献   

6.
桂林拾穗     
桂林拾穗薛保勤甲戌初冬,从古都西安飞赴南国名──桂林,参加全国省级纪检期刊工作会议,全国25个省、市、区的期刊"老总"们齐聚一堂共商办刊大计。期间,忙里偷闲,走马观"景",寻访桂林山水,磕问人文景观,观感不薄,以诗言之。一山绕楼群楼簇峰.婷婷飘然碧水...  相似文献   

7.
根据自治区、桂林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与自治区加快"14+4"产业体系建设规划,桂林市第四次党代会对全市今后5年的发展作了全面部署,提出了要举全市之力加快打造桂林国家高新区千亿元产业园区的宏伟目标。为了解高新区打造千亿元产业园的优势与存在困难,我们在2011年11月20日至30日对桂林国家高新区打造千亿元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8.
桂林拾穗     
桂林拾穗薛保勤甲戌初冬,从古都西安飞赴南国名──桂林,参加全国省级纪检期刊工作会议,全国25个省、市、区的期刊"老总"们齐聚一堂共商办刊大计。期间,忙里偷闲,走马观"景",寻访桂林山水,磕问人文景观,观感不薄,以诗言之。一山绕楼群楼簇峰.婷婷飘然碧水...  相似文献   

9.
不是旅游     
前年,孙处长在桂林认识一位叫约翰的英国朋友。闲聊时,约翰说:"我发现中国人喜欢旅游,是吗?"孙处长纠正道:"我不是旅游,是开会。"去年在杭州,孙处长恰巧又遇到了约翰。  相似文献   

10.
灵渠·桂柳运河折射出历史、社会、自然、美学、宗教、哲学等文化,灵渠·桂柳运河的研究、保护及开发,关乎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生态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桂林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开发利用灵渠·桂柳运河文化,主动融入和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可裂变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效应。  相似文献   

11.
镇域经济连接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具有促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的功能。经过多年高速运行,桂林多数镇域经济发展趋缓,内生动力不足。因此,桂林要实现"两个建成"的宏伟目标,镇域经济"升级版"的打造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语境中,科学技术能够改变经济发展方式,能够使我国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精神和审美风范的崭新的发展模式。广大人民群众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审美欣赏既是当代的,也是富有想象力甚至是超前的。  相似文献   

13.
作为国际旅游名城的桂林市,要加快工业的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当务之急是要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步伐,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现代工业。要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促进传统企业向技术密集型和高新技术企业转变。  相似文献   

14.
唐代是桂林石刻发展的初兴期,其中山水纪游石刻占有相当比例。李渤是唐代桂林石刻作品最多的人,其题刻集中于隐山和南溪山,均为山水纪游石刻,生动描绘和讴歌了桂林的山水风光。桂林山水之殊胜,使歌咏之题刻文化兴盛;桂林山水题刻的兴起,使桂林山水更加闻名遐迩。  相似文献   

15.
《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是桂林市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建设"美丽桂林"的基本路径与行动指南。本文追溯历史、求证现实,论述"国际旅游胜地"与区域性文化旅游中心城市的地位与定位之间规律性必然联系,以"双子星"区域文化发展模式提升桂林的城市地位,复兴以桂林学术文化为核心价值的桂学,使桂林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旅游文化的领航者与区域性文化中心以及国际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16.
桂林近城名山洞府分布大量以摩崖为主的石刻,其中以宋代为最,达到了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山水纪游石刻占主要地位的宋代石刻遍布桂林各风景点的山崖洞壁上,数量众多的宋代石刻是当时游览活动盛极一时的直接表现,刻石纪游成为宋代桂林山水游览的一种时尚和普遍现象;桂林宋代山水游览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独具特色,达到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奠定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历史文化基础。宋朝时期桂林政治地位的上升、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大规模、大范围的山水开发营建是宋代桂林山水游览兴盛的主要原因。桂林石刻的兴衰历程也正是桂林山水游览活动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7.
桂学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桂学又称广西学,是广西学术文化的简称。狭义的桂学叫桂林学,特指桂林的学术文化,主要研究从古至今桂林地区,或者说广西北部地区的学术文化及其发展,包括所涉领域的学术积累、学术气氛与学术动向,旨在概括桂林学术发展特点及学术精神,提示桂林学术思想传承历史,积极建立起立足于21世纪的新鲜的科学的桂学。  相似文献   

18.
疏解提升桂林老城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区党委关于“保护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的战略决策,为桂林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而运用经营城市的理念,深化对城市资源的认识,坚持文化立市,立足于发挥桂林历史文化资源与自然山水资源有机结合的优势,通过疏解提升老城,进一步发掘、整合、配置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来提升桂林老城的品位,保护桂林城市发展的“根”与“魂”,进而推动临桂新区建设,是桂林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桂林的远古先民为孕育桂林建筑文化提供了丰富的人文背景,灵渠的开凿使桂林传统建筑文化实现了质的飞跃。唐宋时期桂林城建文化发展进入鼎盛时期,桂林城市呈现山环水抱、自然天成的格局。桂林山水要保持独特魅力,必须在前些年实施两江四湖工程,显山露水、绿化美化和改造城市的基础上,进一步重视传统建筑文化精华的传承与创新,找准定位,突出标志,自主创新,以和谐的建筑神韵彰显桂林人文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