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江淮》2011,(4)
策划人语文化是什么?文化是一种坚守,文化是一种传承,文化是一种尊重,文化是一种尊严,文化是一种包容和爱心,文化是流淌在每个人血液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文化是人类认识世界和  相似文献   

2.
孙书敏 《实践》2010,(10):50-51
<正>草原文化是以草原为区域,以游牧生活为主要生活方式,以蒙古族精神为主要精神特征的文化形式。草原文化产生于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状态中。历史随着时间流逝,文化形态也生生不息地沉淀和更新,只有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才会出现文化形态的定格。流动的草原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只有物质文化作为历史遗留了下来,而不具有物质形态的流动的文化则消失在时间的隧道里。作为特定的历史流传物,文学作品是一种生命体验的记忆,它以完全的经验体验的方式,记忆下了草原文化在生生不息的生命状态中的产生和发展。从物质文化到精神文化,草原文学以文字符号的形式记忆下了一个完整的草原文化。因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化是一种致力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形态,它通过内在机理的方式制约着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从而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进而促进人类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转变;生态文化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重要的价值追求,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基础,对当代和谐社会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赵园媛 《世纪桥》2009,(15):147-148
特定的文化往往与特定的生活方式、特定的社会行为密切相关。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人们在一种差序格局中有机地团结在一起;现代的城市社会是一个“陌生”社会,人们在一种团体格局中机械地结合在一起。当迫于生存的压力,农民不得不离开“熟人”社会,向城市社会流动,则必然产生一种猛烈的文化冲击。当我们试图理解这种文化冲击,并且缓解它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将目光投向这文化的最深源。  相似文献   

5.
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内容。是展示社区居民精神风貌的民心工程.也是弘扬先进文化的具体体现。作为城市居民在特定区域内形成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总和,社区文化在引导价值观念、传承民族文化、规范行为方式、教育娱乐群众、促进社区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和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许华 《求实》2008,(Z2)
汉语别称词的文化特征包括显性特征和隐性特征两个层面. 与汉民族的生产生活习俗、群体组织和制度规范等显性文化特征不同的是,所谓隐性文化特征是指汉民族深层次的文化精神及其文化结构,包括思维方式、心理模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人伦观念、致知途径等等,尤其是指以语用主体的思维方式、心理模式和价值取向等作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所谓文化模式是指特定的民族、社会或地区的诸文化特征长期相互联系、磨合而形成的并被特定时代人们普遍认同的协调一致的组合状态与构成方式。虽然文化创造是人类的一种有意识的行为,但任何文化模式都是历史的产物,都是各种文化特质交互作用的结果 ,是在一定的文化生态环境中长时间逐步形成的。关于这一点,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文化模式论的创始人本尼迪克特是这样阐述的:“一种文化就如一个人,是一种或多或少一贯的思想和行动的模式。各种文化都形成了各自的特征性目的,它们并不必然为其他类型的社会所共有。各个民族的人民都遵照…  相似文献   

8.
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特定的政府行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宏观调控也经历了一个日渐完善的过程。2004年,我国宏观调控呈现出由直接、单一调控方式向间接、多种调控方式转变,实现了被动调控向主动调控的转变,同时也实现了调控对象市场由国内向国外的拓展。  相似文献   

9.
将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是以一种价值思维而不是实用思维去认识文化,把握文化建设的方向.文化建设应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分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创造性和与时俱进性的基本特征,把握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最终应当坚持以人为本思想,坚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坚持吸收多元文化,坚持文化的先进性和广泛性的统一,坚持文化的人本性与市场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廉政文化是运用文化的力量来促进反腐倡廉工作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是我们党从文化建设入手,拓展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工作领域的重要举措,是反腐倡廉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余栋华 《唯实》2011,(3):29-34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特征,国内外学者倾注了极大的注意力,然而,至今却没有能从本质上揭示文化概念,严重迟滞了文化研究的进展,因为一个准确的概念往往是一门科学成熟的标志。从历史唯物主义视阈对文化概念进行揭示:文化是人类的生活方式,包括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2.
一、文化养老的基本内涵1、现有概念辨析。参照已有研究成果,"‘文化养老’是一种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人文关怀的养老方式"是学者们普遍使用的一种提法,然而,这种概括虽然揭示了文化养老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但是从语义上考察时,将限定性形容词组去掉后,该提法的核心内容是"文化养老是一种养老方式",这显然不能将文化养老的本质属性与内部特征表述清  相似文献   

13.
王兆萍 《理论研究》2004,(12):30-32
贫困文化具有以下性质它在我国是一种传统文化,但不是反文化,具有社会性、相对性。因此贫困文化作为一种文化,本身没有好坏优劣之分,必须把它放置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进行客观地评价。一方面要看到贫困文化使穷人陷入“自我设限”的藩篱,扼杀了他们行动的欲望和潜能;同时也应看到其积极的方面,贫困文化作为贫困人口的一种生活方式,它是穷人谋生的手段和工具,是平衡理想和现实的调节器。  相似文献   

14.
王栾周 《新长征》2006,(6):25-26
荣辱观作为一个道德观念,它内含着社会和个人对待特定事物和人物的价值判断,主要反映了人的道德价值、生存价值、社会价值。现在,我国社会正处在社会变迁和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多样化的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以及多样化的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等等,必然在社会各层面尤其是在青年中产生多样化的思想观念。他们一面受积极文化的熏陶,一面受不良风气和社会思潮的冲击,很容易产生信念的彷徨迷茫,存在不同程度的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困惑和混乱,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有所混淆。这些价值错位、道德失范等现象的出现和蔓延,影响着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影响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观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杨娜 《理论与当代》2016,(B12):65-66
一、现在国际上主要存在两种旅游扶贫方式 一种是PPT模式,一种是ST—EP模式。PPT(Pro—Poorro洲sm)是“有利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的简称,是英国国际发展署(DFID)在年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强调贫困人口从旅游发展中获得包括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在内的综合净收益。是一种旅游发展和管理方式,其并不局限于某一具体的旅游形式,强调充分利用各种能为贫困人口带来净收益的旅游类型。  相似文献   

16.
刘耀峰 《学习月刊》2010,(14):80-80
互联网是人类社会空间最伟大的发明和革命.它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而且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表达方式和交际方式.并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网络文化。互联网的应用,打破了区域,连通了世界,促进了世界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7.
执政能力可以分为制度性的能力与个人性的能力两种。四中全会决议所列五种执政能力,是按权力作用的客体、对象与范围来划分的,是指某种具体的专业的执政能力,而党作为执政主体自身应具备的素质能力,也可以用抽象程度更高、因而涵盖性更广的概念来划分。即可分为制度性的体制功能性的能力与个人性的素质能力两种。前一种是组织机构的机制和专业化水平、各种政治规章制度的合理性和效率性、各种政治运行机制的制度化水平等等制度性的功能的能力,后一种是党的各级领导人员及普通党员的个人素质的能力。执政方式是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其中制度性的能力与执政方式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8.
文化自信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又为文化自信的实现提供了重要助推。基于文化自信的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的转换与创新进行的探讨,是一种尝试,也是一种创新。在文化自信视域下,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的转换与创新需要把握几个基本前提:注意把握文化的基本属性与政治的基本站位,注意把握理论逻辑的严密性和话语解读的规范性,注意在不断继承和借鉴中对原有话语方式进行转换和创新,注意面向话语客体的客观实际和面向现实的生活世界等。对这些基本前提的把握是进行实践工作的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19.
对当前文化生产力研究中存在问题的哲学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海峰 《求实》2006,46(5):31-34
对文化生产力的研究需要科学的思维方式。本文认为,目前在对此研究的思维方式上存在两个问题,即简单归类的方法和历史割裂的方法,这对文化生产力研究都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片面性。本文认为,科学的思维方式应该是:把文化生产力置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将文化生产力内涵的逻辑发展与历史发展相结合,采取一种历史的、发展的、全面的思维方式。只有如此,文化生产力才能得到准确定位,生产力理论研究才能进一步得到深化。  相似文献   

20.
目前,腐败正呈现出一种普遍化、流行化、社会化的趋势。究其原因,除了体制层面的因素外,还因为它获得了一种文化上更有力、更稳定的支持,使腐败容易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和生活方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行为模式之中。当前的集团性腐败、体制内腐败以及人们的羡腐心理等等,都是“腐败文化”滋长蔓延的可怕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